行气玉佩铭,我研究这个有一段时间了,本来以为是个简单活,没想到越研究越复杂,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直到现在,我仍然对这段话似懂非懂,开始的几句似乎明白,到了后来,基本都是在猜。主要原因是我的功夫太浅,古人的功夫太大。解释这段话,我是蚍蜉撼大树。
本来我已经计划放弃写这篇博文的计划了,但我嘴欠,已经说了出去,好几个朋友在问。泼出去的水,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了。于是只好厚着老脸出来写几句。
这个东西的断代,郭沫若说是战国,于省吾说是东周晚期,我个人倾向于于省吾的观点。
郭沫若对这段话的翻译是:“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我对郭沫若的解释不能认同,我认为他明显的犯了许多错误。我一个字一个字解读,查阅了《说文解字》等资料。有的字,根本查不着,我就拆字,搞清楚每个组成部分本来的意思,然后在组合在一起。
我发现,行气诀文字简洁,是因为在金文时代,每个字本身的内涵非常丰富,古人把一个字刻上,很多意思已经说了,无须像现代人似的那么多废话。
我对这段话的解释,以我学练的马贵传的董海川的内功为背景知识。我自认为和行气诀很多是能够呼应的。(至于那些张老道长所说的“气功大师、二师”,我比较鄙夷。请绕行,勿扰。)
市面上管这个叫行气玉佩铭,我不喜欢,我喜欢叫它行气诀,或者行气颂。以下我按照自己的称呼去说。
行
这个字直接点出练气的核心。它是由两个相反的部分组成,右半边实际就是左半边反过来。左半边那个彳,原意是小步走。右半边的意思,是停止不动。说文解字:“步止也。从反彳”。行这个字,在后世语言中,只有左半边的意思,右半边的意思消失了。
但行气诀的作者,显然是用的这个字的原意。
那么练气,为什么是又要小步走,又不动呢?很多人认识的练气,就是一股气在身上四处游走,觉得这就是练气,其实这根本不是真传。
真传的练气,是有动有不动。
真传练的是先天气。先天气是可以生长壮大的,但它是不动的。好像一棵树,它会慢慢长大,但它不会四处乱跑。
这个行字的右半边,说的就是先天气的不动。那么左半边的小步走,说的是什么?说的是身外的天地日月在动。
练气的真传是先天气在身内是不动的,但身外的天地在动,我用天地日月的动,来练我身内的先天气,这样先天气就会慢慢长大,这就是练。我体内的先天气,是根本无须去导引的。
练八卦掌的走圈,一开始都是觉得自己在转,但慢慢就觉得自己其实没转,是周围的世界在转,自己心里也完全安静下来,这时候就是开始真正的练了。春晚那个小彩旗,发微博说转圈的时候心里像打坐一样,极其安静,还有人讥讽她,其实那是真实的感受。外行人不懂而已。
真正的练,就是把身内的不动和身外大自然的动沟通了,天地日月在练人的气,不是人自己在练自己。
气
这个字太牛了。我一直没有对人形容过先天气的感觉,就是不知怎么说,这个字一下就点透了。
这个字外边是气。
气字的原意是云气。类似云那种飘飘的气。站在山顶,会看到云气飘飘,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字里面是个火。这一下点出要害。
先天气是纯阳之气,它是火。
云气是属阴的,没有纯阳之物的力量。但先天气与后天凡火又有许多不同,首先它不是后天的凡火的那种一跳一跳的样子,它是像云气一样慢慢的升起来,而且后天凡火是烧的,但先天气是滋润的,这两点上又像极了云气,所以行气诀的作者,直接把这两个字一合,活灵活现的表现出了先天气的样子。虽然像云雾一样慢慢升起,但它是纯阳的,力量非常大,能把身体的经络打开,虽然是大力的,但又是滋润身体的。这就是先天气的样子。
费了半天笔墨,才说了两个字。先到这里吧。
原文标题:行气诀之二
从第三个字开始,就是正式开始练功了。
因为行气诀语言非常简洁,属于A则B,B则C的模式,所以每个字的含义就非常重要,一个字代表一个阶段,一旦错了,就是大问题。
这与其它青铜器的铭文不同。一般青铜器的铭文,都是在描述一个事情,比如周王说什么了,赏赐什么了之类的,这样的情况即使一个字错了,因为有上下文,大体意思还是不会错的。但行气诀都是一个字概括一个阶段,没有其它文本作为纠错机制。
推荐阅读:古文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文言文《越女论剑》解@萝卜酒
www.tucaod.com
行气诀这块玉是私人物品,显然目的是物主自己明白就行了,没准就是他师父传的口诀,物主自己喜欢,就刻在玉上了。
我也是参照自己练功的体会在猜测,我心里很希望是抛砖引玉,能引出精通金文和武术的高人,出来指点几句。但网上鱼龙混杂,蠢货也实在是不少。
所以我声明一下,以下几类人就无须发言了:
- 相信呼吸之气是练功重点的人;
- 相信郭沫若的译文的人;
- 相信督脉升任脉降的小周天的人;
- 相信楷书是汉字好字体的人。
这几类人请保持沉默,勿扰!
我的目的,是沟通金文与武术。我的师父们是文盲,有内功传承但不懂文字。张老道长说了“无道不成字”,可惜老道长专注于楷书,不通金文。这让老道长的解字工作大打折扣。楷书是汉字的坟墓。文字到了楷书,很多原有意思都消失了,唯有回到金文,才是到了我国优秀传承的正统源头。
金文是真正的活文字,有真实生命的文字。我的解读局限于我自己的功夫,局限于我的知识,必然有错误。但我相信这个方向是有意义的,是对得起先祖的。
天
这个字外面是宝盖头,意思是表明屋子里面,也可以引申为内部,内里那个字是“天”。
这个字的意思是,内里的天。整个行气诀,练功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天”,但没有了外面这个表示内部的宝盖头。第一个阶段和最后一个阶段,是呼应的。
那么什么是“身体内部的天”?我认为就是头。我以前说过,八卦掌里头为一身之根节。练功首先就是头要对了。头对了,肩松胸空,正确的东西才能开始。这是基础。
从气的角度说,八卦掌把头叫上九宫。意思是头有九宫。这是道家的说法。当然练的时候,没有那么复杂,不用去管它九宫。
头练对了,就到了下一个字。
牛
这个字的意思,郭沫若解释为蓄,估计是因为他看到右上部分是个畜字。所以他就说是蓄。
这个字的左半边,是小步走,右下边是止,意思是脚趾。右上部分这个畜字,最早在象形的意思是指家里养的牛。两个环代表牵着牛鼻子,下面是田,就是牛在田里。整个字的象形,就是一头牛,在田里走着。这是形容一种踏实、温顺的样子。古人讲家养为畜,野生为兽。
人练功,头对了,开始练就是要像耕牛一样,踏实、温顺、用功。缺一不可。还有一些东西,读者自己去想。我只能呵呵。
然后再下一个字。
神
这个字郭沫若说是伸。其实是神字。这个字左边是示字,表示祭祀,右边是个申字。申字中间那一竖,有人认为是表示闪电,但我认为,是表示古代祭祀的时候,把献祭的动物劈成两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练功,要学会让天地做主,自己就像祭天的祭品一般。其实无论是否乐意,事实都是如此。人又能怎么样?所谓神,就是当自己把自己当作祭品,没有自己的主张。把自己交给天地。其实这样做了,反而得着真的自己了。如果做闪电讲,也能说的通。气在体内,有时候会像闪电一样。因为它要疏通。
下
再下面一个字,就是下。
原来我很多博文都说过无数次了,气要下到地里。人的心不达到上面说的神,肯定气浮着,根本下不到地里。只有“神”了,才会气下去,下到地里。
定
再下面一个字,就是定。
现在人对于定的理解,偏于佛教的定。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外面的宝盖头表示身体内部的,里面其实是个正字。
正字的意思,是上面一个一,下面一个止。意思是止于一,或是跟着一走。综合起来,定字的意思是,身体内部跟着一走。就是抱元守一。
行气诀说的很明白,要气下去,然后才会抱元守一。现在有的人气都浮着,空谈守一,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固
再下面一个字,就是固。
固的意思是四面都守住了,别人攻不进来。练武术的喜欢说八面支撑,八面支撑的前提是里面守一。练武术有个误区,就是五藏未定的时候,就忙着练往外的发力或者支撑,这样练非常伤身。一定要里面已经是一了,再说外面的事。
乙
这个字外面是乙。乙的本意是形容春天草木从地中蜿蜒慢慢长出来的样子。说文解字:“象春艸木冤曲而出,陰气尚彊,其出乙乙也”。里面是日。综合起来,就是太阳从地里慢慢像春天的草木一样长出来。
我在原来的博文里说过,气下到地里面,慢慢地里会反弹出气来。就是这个意思。有人在原来的博文里问我,杨式太极怎么留住地里反出来的气?你看看这个字,是不是就明白了??
在这里还要说一句,金文里日和月两个字很有意思。
上面左边是日,右边是月。有心人,好好想想,为什么日里是一个横,或者一点,月里是一竖??对应到我们自己的身体,又意味着什么?
【【 我的观点, 人练武术, 纵向总是来的快, 脊柱一收放就行了, 因为, 纵向是后天。 横向力人很难练出来, 横向属先天。 先天为阳, 所以在日内, 后天为阴, 在月内。 马贵外号螃蟹马, 听说他的横力就特别大。 这么多拳种, 唯独八卦掌从横力入手。 】】
【 明白了。 纵向练得再好, 也只是个兽, 一有横向就成龙了。 】
【【 后世文字, 月里面变成了横。 您说这害人不? 金文的精华含义都没了。 】】
【【 腰不松, 气到了丹田就卡住了, 下不去。 这就是很多人洋洋得意的“气沉丹田”。 最后就落个超级大肚子。 】】
【 哦, 原来是这样, 由此我想到了圣经里的窄门, 谢谢真人, 确实真正懂的人少之又少。 】
【 先生好! 日中一点是眼睛中的瞳仁, 月中一竖是人身的耳朵, 但有人也解释为眼睛。 以上当否请先生指点! 】
【【 我自己的理解, 在人体中横为先天, 为阳, 纵为后天, 为阴。 日月两个字外面的圆是象形, 里面的横竖是取意。 您看长寿功里面第四部, 象形太阳, 全都是横劲。 】】
【 日是横脉, 月是纵脉。 杨式把地里的气存到横脉里, 就留住了。 不知对否, 回头再感觉一下。 】
【【 太阳是个火球。 你把地里的气揉成一个球, 它就不散了, 留住了。 这球可大可小, 大了人在球中, 小了球在手中。 】】
【 申字中间那一竖, 可不可以理解为人的脊椎骨, 两边为人的两肋, 意为上下贯通。 】
【【 好。 不要止于此。 】】
【【 要谢去谢张老道长, 是他把这么好的功法公布于世的。 八部金刚一定要天天练。 坚持就有效果。 八部金刚练出来的东西往里走, 进骨头的。 】】
原文标题:行气诀之三
接着说行气诀。
上次说完了太阳从地下如春天的草木般升起,下面这个字好理解,左边是立,右边是长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可以站立的长远。再下面这个字就有意思了。
目
这个字郭沫若说是退,有的人认为是复,我认为都不对。和金文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根本不是那回事。每个汉字无论怎么变化,内在的那个最初的取意的思路是不会变的。
这个字左半边是彳,意思是小步走,右半边最下边是止,意思是脚趾在行走。精华在右半边的上面,那个字是 ,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舉目使人也”。那么行气诀里这个字想表达的意思就明确了:一个人小步走着,用眼神指挥别人。我功夫没那么大,没法给出更透彻的解释。但古人的意思是很明白的。眼神不单是练功的关键,也是打人的利器。
原来有个传说,wenge期间老毛去南方视察吹风的时候,林彪派了个得力干将,暗藏了微型武器,想借着见老毛的时候干掉他。那人上了火车,和老毛握手,老毛和他一对视,那人就尿裤子了,始终不敢掏出武器,最后乖乖的下车。老毛却发觉事情不对了,立即命令火车开走,本来要见许世友都取消了。这事不知道真假,权当一听吧。
神吐槽:故事意思我能理解,但这个故事一定是虚假的。
接着下去就是天。
这个字好认,但是古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想用天这个字来表达什么?一般的解释,总是说天这个字表示一个人,确实是,但可以比较一下甲骨文的天、人这两个字:
左边是天字,右边是人字。金文里也几乎一样。显然,古人的思想里,想表达人的时候,用的是侧面。想表达天的时候,用的是正面或背面。这里面有很深的思想背景。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马贵传的董海川的内功里,有类似的说法,很细致的。但我不能讲。
但我前面博文贴过的文字,要重新贴一下。
有心人,要好好去琢磨。练功要明理,否则练的很辛苦,却总是量变,没有质变。这里面还有个更深的问题,天这个字,人头的部位,为什么甲骨文里用一个方框?我没把握。但觉得和下面这个图片有关。
在 5000-8000 多年前的古人里,有一部分人头骨上是有一个洞的。最早是国外的考古学家发现的一个古人类现象,后来我国也陆续在青海、山东等地发现了一些。这个洞的边缘骨骼情况,表明这个人带着这个洞又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达到几十年。由此引发过一场争论,石器时代的人们,竟然会开颅手术?
我觉得甲骨文里天这个字,表示人头的部分喜欢画个方框,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头上有洞的人,就是天。为啥?头上有洞的人,那时候应该是巫。巫是可以沟通天的。巫脑袋上的这个窟窿,现代人认为是开颅手术,我觉得不可能。如果那时候做开颅手术,这些人不可能在手术后继续活几十年。我认为多半是古代巫一边吃药,一边练某种功法,最后导致的结果。
行气诀之四
前两篇博文是即兴之作,现在言归正传,继续说行气诀。
说行气诀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没多少人真喜欢金文,没多少人真的在意老祖宗说什么,我费这么大力气写行气诀,就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我自己觉得有意义。除了工作是不得不做的事,其它时间就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后悔。我一个关联公司的同事,就在马航的飞机上,还不到30岁,人就这么消失了。人生就是这么无奈。趁今天还活着,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吧。
上次说到了天字。到了天,就是行气结束了。后面两句,是升华、是点睛。
机
天后面那个字是几。几的原意是指跪坐时候有靠背的坐具。有了几,跪坐时候立刻就舒服了,所以也就是机的意思。那么天机是什么呢,天机【】在上。
这个字被认为是舂,我认为是大谬,舂字金文是:
象形的意思里,有两只手抓着一根木头往下捣的意思。但行气诀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明明是本。
上半部分是本,下半部分是什么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下半部分是臼。但如果是臼,这个字的意思根本解释不通。把根本放在臼里做什么,去把根本捣碎吗?
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是楑。这个字和臼几乎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说文解字里,对楑的解释是,“叉手也”。两手交叉,就是楑!综合起来,行气诀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根本在两手交叉之处。
两手交叉是什么呢?还记得天坛斋宫的铜人吗?
两手一个纵向下,一个横向托,这两手交叉之处,即是气机交汇之处,就是根本,就是元始。
这个交汇元始之处,在现在内家拳里仍然有,比如汪永泉传的杨式太极里,有个乱环诀。
就是人在球中,球中有一个十字。这个球所有点都是虚的,唯有这十字的交汇这一点是实的。这个唯一实的点,在大球表面上任意驰骋。所画出的环,就是乱环诀。
行气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机的元始根本在上。
下一句话【】机的根本在下。
地心取力
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这个字是地。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个字和其它金文中的地,区别非常巨大。但他们不认识,而且因为句子里前面是天,顺着读下来,这个字就是地喽。纯碎是瞎猜!
这个字左半边的意思,是上下贯通。右半边最底下是个土字。土字斜上方,是右字。最上边那个半包围的框,也是右向流利的意思。右也有佑的意思,就是帮助。关键就是右半部中间那个是什么?那个部分是力字!
小篆的力是这样的:
行气诀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从土中取得的那个上下贯通帮助的力!说白了,就是内家拳所说的地心取力!
行气诀这句话的意思是,想从土中取得那个帮助的上下贯通的力,把交叉处的那个根本,放在下面。
剩下最后两句好理解,從之则生,逆之则死。按照行气诀去做,就是生,逆着来,必死。
所以嘛,可以不信我说的,但不要忽视老祖宗的话。网上总有人自作聪明,捧着什么小周天当个宝贝,还以为是什么秘诀。还牛哄哄的质问我,你不就这点吗?为什么不说透?我的忠告是,无知者无畏,你不怕死就去练。运气好的练通了,肯定立刻性YU亢进,四处找女人,和女人那个的时候,因为任督异常通畅,每来一次都是加倍消耗元气,最后精气奔腾,四散而亡。运气不好的,卡在玉枕过不去,脑袋膨胀,大的像个鼓,就知道什么是难受了。
还是那句话,不信我无所谓,但要听祖师爷的话。
还有不少网友,捧着古书视为经典。中国历史太长,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说真话的古书,比金子还少。太乙金华宗旨如何?说大实话的古书吧。
即使如此,张老道长接受访谈时候不也说,在大会讲的,不过就是书上写的那些。意思很明白,真东西老道长没说,六耳不闻道。
书上写的,大部分是错的,极少数真的,也是蜻蜓点水。
金华宗旨说两目之间是天心,你可知道,人身上除了脑袋上的两目,还有其它的两目吗?如果执着脑袋上的两目,为什么老道长又说,“要知先天真无极,把头放进肚子里”?
所以,不要强猜,碰到真师要珍惜,没有师父要老实。网络上的那些论坛,不过是些蠢货集散地罢了,除了以讹传讹,没什么其它用处,不要在网上看点什么就认真。
行气诀之四 博文tucaod.com评论:
神往
博主,我现在做这个铜人的动作,感觉气血从丹田经屁股,到了脚跟,不知对否?
hf-duo
有一种长尾猴,仅仅靠尾巴末端打个卷,就能挂在树上。
南京梅花拳王祺先生教三体式,三体式基本要求松垮3里面讲了,上身不是靠前也不是靠后,而是往下座。我想,这与猴子的卷尾巴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么往下一坐,后脚跟马上有了向下的力量感。还有,向下坐的时候,后腰一定是笔直笔直的。
千辰
强猜“日里一横,月里一竖”,
请真人兄解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记得真人兄传八卦活腰功,说为人法地, 月亮绕着地球转,“氣要下到地里去”,或就是这月里一竖,抱一为天下式。
“天”字为正面的“人”,上面一横为“头”。真人说过“头”是根,地法天, 日里一横这一“横”或在头部。具体体悟如何自己没有体会,只是瞎猜。
汉字数字“一”为横,西方数字“1”为竖,两者合为“十” ,看到青铜铭文的“十”字是顶在“天”字头上,还有符号是人在“十”下跪拜。
基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死而复活,应有喻意,佛教亦有万字符。
“天法道”或在这“十”字上。“十全十美”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人”得“一”为“大”,
太极体用解:“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
真人兄说过先天氣只能先天补,
凡人“九死一生”,这一线生机,或在这一横一竖上
或要等真人兄开讲河图洛书才有答案。
真人兄慈悲,再造方舟。
- 神往
一横一竖,足够多,就是圆第十五个字为什么说外面是个“乙”字?样子上并不像。网上看到一篇相关博文,有甲骨文的考证,请真人兄看看是否对那两个字有参考。引用:
“蓄则神,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舂’为一个甲骨文字,上“本”下“臼”);【上宝盖头,下为“天”字】为功法的图语,也见于战国古玺;“通天”【一名天臼】是远古“绝地天通”之前医、巫通天之事在古代脉名中的遗留,上古有脉无穴,后世才把脉名引申为穴名。传说中颛顼“绝地天通”之后,“通天”是个特权,只限于重和颛顼两人,是部落联盟首领的特权,秦汉以后皇帝戴的帽子叫“通天冠”,也只限于皇帝一人使用;“天其舂在上”即汉魏的“还精补脑”,“地其舂在下”即踵息,“机发于踵”“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 先前提供了网址,被新浪删贴了,其博文地址可搜
“通天系列----古代医经道经论通天”2014-3-25
10:03 申字中间那一竖可不可以理解为人的脊椎骨,两边为人的两肋,意为上下贯通。有个老外做的汉字网站,有金文、甲骨文汇编,供真人参考,网址3-w,接着是chineseetymology,最后是o-r-g2014-3-26
10:18 -
神,把自己交给天地,多么好的领悟和入静得真我的方法!
-
先生好!《说文》是打开先秦祖宗智慧的钥匙,先生的方法真高!真正的儒道是知行合一,也可以说经典是古人体证悟道的纪录。现在对经典的解释是以宋儒·朱熹的解析为准,朱熹彻底放弃体证,以妄想解妄想,诚不足道。
现实社会确实需要先生这样的人才从体证出发,还古人以本来面目。
其实从体证出发来认识古人,在极常见的古文中也会发现修证的秘诀。如曾子的《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儒家和道家的修行本是一个方法。记得小时书上曾说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个“问礼”恐怕不是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那样吧! 2014-3-21
20:25回复(1)
行气玉佩铭,目前内丹派认为,这是【炼气期】的功法,丹派则从筑基后开始阐述,所以,基础还是需要自行学习。
头对一切都对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