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比特币是为了储值还是交易?ICO区块链监管_凡是没有监管的金融活动往往都是灾难的开始_清华数字资产研究中心_吴忌寒

回顾历史:比特币发展应选择扩容

吴忌寒自2011年开始加入比特币社区,并接触到区块链技术,2013年与詹克团一同创立比特大陆。

发展至今,比特大陆在区块链技术中一个非常古老、也非常底层的工作机制证明的领域已占据世界领先的位置,整个公司的发展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往前发展。今年11月1日,是中本聪发布白皮书、区块链技术宣告诞生十周年,作为参与到这一历史进程和创业过程的人,吴忌寒首先回顾了比特币和区块链的发展,并分享心得。吴忌寒表示,过去十年中,区块链领域至少出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吴忌寒《区块链发展带来的反思和启示》的演讲。

比特币的最初设想与挑战:币值不稳定未解、先发优势已丧失

比特币诞生之初是一种致力于创造点对点的、无国界、没有中央权威控制的超主权货币,无论是电子货币、超主权货币,或者类似于黄金的保守货币,回顾其诞生及发展过程,需要思考其最初设想是怎样的以及实际情况如何。

比特币的最初设想是有一个非常固定的发行曲线,总量、上限完全固定,因为货币政策的保守性,这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因为比特币非常有价值,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储和使用;

同时点对点的交易不受中央权威管控,是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货币。

随着使用人群的扩展,其货币属性会越来越强,比特币的社区就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从小到大发展起来,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广——这是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之后整个社区对未来的愿景。

那么,十年过程中这个愿景受到了什么挑战?

市值不稳定带来的支付挑战

大家发现比特币的币值不稳定,导致用它做储存和支付时挑战很大。

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人的经济并不是很宽裕。例如,美国的家庭中只有30%左右的家庭手头有一千美元的储蓄可以用来做应急支出,其他绝大部分人群都要依赖于信用卡、短期借款等,或者跟朋友借钱以便急用。如果手头持有的货币购买力大幅度收缩,这类人的生活将无法有效地管理。美国尚且如此,如果是生活在非洲、南美洲部分贫困国家和地区的人又怎样去使用这样一种价值大幅度波动的货币来作为日常生活的使用?

对于这个疑问社区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从统计上看,比特币在过去这些年的发展中,随着市值增长、时间流逝,波动性总体在降低。

利用这种相关性推论,如果比特币市值发展到足够大,波动性就会降低到足够低;若波动性降低到类似美元和欧元,或国际外部市场中主要大市值的主流主权货币之间的波动性,那么普通消费者将比特币用于日常的储存和支付也就不存在大问题。

第二种答案,彻底承认这种现象,即这种价值波动巨大的货币不能被用来进行支付,那么比特币就是价值存储工具。

但是这个概念本身也有巨大争议:既然价值巨大波动怎么能够叫价值存储工具?

原来叫价值翻倍工具,因为比特币的价值在过去这些年总是翻倍上涨;而在这种价值存储工具美好概念的背后,整个社区却陷入了一种为了炒作而炒作,承认这种资产就是用来投机的虚无主义困境当中。

两种不同的答案也会影响整个技术发展的路径。

如果比特币在某一天随着市值的成长,波动性相对稳定,能够用来作为支付工具,就会推动区块链扩容。而如果认为比特币本质上不适合作为支付工具,那么虽然人们投资了比特币,但最好的支付方式还是日常的信用卡,因此比特币显然也就不需要扩容。

先发优势受到严峻挑战

比特币作为最早的电子货币,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无论是品牌,或是自身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先发效应,都使其具有很强的竞争壁垒。所以,相对于其他的竞争货币而言,比特币市值在相当长时间之中均在90%、95%以上。

众所周知,具有网络效应特点的竞争格局当中,通常而言“老大”很难被挑战,这样的一些产品、企业、服务,他们的网络如此之强大,以至于任何挑战者都无法替代,是因为消费者的习惯难以迁移。但是,数字资产领域里比特币的先发效应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挑战,市值占比从90%以上一路下滑到40%多。如果说真的具有网络效应,比特币很好地保护了自己,不应该面临这样的困局;

如果腾讯的支付工具占比出现巨大的下滑,那一定是它面临危机的时刻。比特币确实在过去这些年发展过程中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主要控制协议发展的开发团体认为比特币无法再通过简单的扩容来进行支付。

在吴忌寒看来,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巨大的错误,这种错误也给了很多后发竞争者巨大的机会。

比如,以太坊在2016年年底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很多主打快速、高容量等技术特点的新兴区块链资产也作为后起之秀飞速崛起,受到投资者很大的欢迎。

在这种格局之下,吴忌寒得出以下启示:

如果数字资产仍有流失,比特币的市值占比会进一步收缩。作为品牌效应最强的资产它可能还会增长,但是总体而言,在技术、社区治理上有重大创新的新兴数字资产会赢得未来大部分的增长,而保守的、拒绝发展网络支付、拒绝发展网络容量的技术路线,不会受到市场欢迎。

以太坊的崛起与危机:区块链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吴忌寒在演讲中提到了以太坊在2016年年底飞速发展的案例,他表示,在这一案例当中,既能看到网络效应保护的强大,也会看到如果犯错变迁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

以太坊发展的古老思想为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怎么理解?

智能合约是独立的程序。

计算机程序是跑在服务器上及特定的环境中,管理员可以拔网线,可以更改数据库的字段,可以对数值进行直接的操作,但是独立程序不会有这样的特点。如果人们通过聪明才智发现合同中有利的方面并加以利用,外面的人则无法干涉。

以太坊最早发展出来的形式就是智能合约,取代了中国股票市场“中证登”的角色,不再需要中介化的服务机构,有关权益份额都能够登记在独立的计算机程序当中,这就为当时的去中心化众筹打开了方便之门。抛开违法与否这一问题只看历史。

《伟大的博弈》书中描述的华尔街都曾涉及各种阴谋、违法乱纪的事情,金融创新前沿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作为产业界中的观察者,吴忌寒发现,虽然当时以太坊提供了这样的技术平台,但是实际上大家用于出资的货币是比特币,绝大部分项目若要完成筹资必定用比特币作为支付结算手段,而不是以太坊。

2016年年底,比特币网络堵塞问题极为严重,这时社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出现了货币使用平台的迁移——从比特币迁移到以太坊。今天以太坊远胜于比特币。

这一案例对我们启示很多,包括如今人民币国际化,但在国际贸易上,人民币在实际贸易支付中使用很少,其原因就是美元带来的网络效应。在国际贸易中需要的多种基础设施所用的货币单位是美元。涉及到物流、贷款、各种各样的中介服务以及很多支付结算、定价工具,货币单位、计算单位必定是美元。这不仅仅是因为美国有先进的军事技术,美国构建的网络效应也是很强大的。

所以任何新兴的主权货币,在国际化过程中一定要抱有充分的耐性,不一定急于挑战“老大”,扎扎实实的让自己的货币服务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和贸易,给社会和人类带来好处,用的人自然而然会增多,国际化过程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

比特币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虽然比特币诞生之初秉承的是做世界货币的信念,但它把很多的使用场景指责为垃圾交易,采取以自我为中心,拒绝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以太坊的诞生打开了新的应用场景,即去中心化金融市场的组织过程。

  1. 登记结算服务传统上一定是中心化的,被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取代。
  2. 智能合约的可编程性非常强大,可以做债权,也可以通过程序创造出稳定币。

新兴的去中心化的金融市场方兴未艾,但是吴忌寒表示,我们经历了去年ICO的泡沫热潮,参与到其中的很多人亏了很多钱,这是我们必须要进行反思的。

展望未来:区块链发展应拥抱监管

ICO狂潮后的反思:为什么一定需要区块链监管

ICO本身仍然是证券发行的活动,证券发行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严格的监管,为什么要受到监管?

这涉及经济学两个很重要的理论:

  1. 委托代理。凡是用于融资之后的活动,必定都是由少数的受委托人来进行经营和管理的,他们信息拥有的及时性和信息的丰富程度远胜于外部公众的投资人。
  2. 信息不对称。这里还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公众把自己的钱投入到ICO的项目当中,之后这笔钱该如何使用,陷于没有监管的状态。

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通过区块链不可能解决,因此ICO频频在淘宝上写白皮书,找一些名人站台,就可以筹集到巨额的资金,资金的使用也堪忧。

最著名的案例是非常著名的硅谷技术大拿出来融资,他们在法律的结构、创建过程中使用了瑞士的信托,瑞士的受托人直接把钱据为己有,而且在法律上振振有辞,这样的案例让投资人损失惨重。原因就在于这样的融资过程中缺乏一个监管方的存在。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就是为了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开展金融活动吗?

吴忌寒则认为,凡是没有监管的金融活动往往都是灾难的开始。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骗子往往会比踏踏实实做事的创业者吸取到更多的资源,资源被越来越多的骗子浪费掉,社会整体参与到市场的投资肯定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整个ICO的浪潮在年初破灭,被一些交易所下架,而吴忌寒表示,痛苦的过程还会持续发展,ICO已经跌到90%的币可能还会再跌90%,都完全有可能。所以,如果期待区块链的金融市场发展,出路很简单,就是要拥抱监管。

区块链拥抱监管之后是不是就不会带来任何变化?

答案是否定的。

区块链创造了金融市场,过去一年当中展现的魔力一点历史上前所未有,就是国际联通性。

各种ICO出来的币都是在跨国市场进行交易,可能同时在全球好几百个交易市场交易,这是之前难以见到的。

一种股票或者一种债券要在多个交易所上市交易对于发行方而言成本巨大,而区块链前所未有地提升了每个国家消费者接触金融资产的便捷性。这种跨国金融市场随着监管的介入会更加成熟,不会像ICO市场那么疯狂,会给市场效率带来巨大的提升。目前,各国机构对于金融市场监管权力的竞争可能依然是暧昧的、保守的,吴忌寒预计在区块链金融市场中,监管机构也应该更加明显地呈现出参与市场竞争的态势。

比如香港、纽约、伦敦、北京、上海、深圳的各个监管机构彼此之间在竞争,争夺未来金融交易活动到底在哪个市场发生。

在区块链市场上这点肯定将会更加明显,比如,美国有很多的从业者也在和监管机构探讨,ICO应该适用美国证券法的法律,也推出了在区块链上做证券发行融资的监管框架 - STO证券币发行Security Token通证

这样的新兴活动会大幅度改变或者进一步强化现今世界的金融格局,未来的金融活动有可能很多都在区块链上发生,资产也有可能更加便捷地被多国的投资人在世界各地同时交易,清算、结算效率大幅度提升,整个市场流动性大幅度改善,对于特别类型的金融资产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把风险类型特殊和有识别能力的专业投资人聚集起来参与投资的平台也很有可能在区块链上发生,比如数字版权类的资产。

整个版权资产的现金流很有可能都是电子化的,可以登记在区块链上,这种版权资产的创造过程是一种风险活动,也完全可以进行众筹,众筹之后数字版权销售的现金流也可以按照预先的股份比例完成分配,这样新型的合伙企业便有可能出现

另外,相互保险也是区块链领域应用很大的热门。

过去,相互保险是缺乏有关、有效的、低成本的技术手段来完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区块链的技术手段让技术协作更有可能发生,还有特定类型机构间交易的金融资产,包括风险、衍生品,这些以往缺乏中心化的交易所支持,如果有了区块链,资产交易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面对区块链所构建的金融市场,回顾发生过的ICO的悲剧,展望未来的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未来区块链市场会与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结合,同时会大幅度的提升效率。

吴忌寒相信,一些新兴的企业和创业者肯定也会有所作为。

因为这个世界的业务本质没有变,但是技术平台在不断发生变迁。技术平台发生变迁的过程中,不要产生一些过于奇异的想象,仍然要抓住金融从业者和各个方面的本质需求所在,抓住技术平台发生变迁的机会,肯定能够大有作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左)与捐赠方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忌寒(右)

本文为内容由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 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1月2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在成立大会上,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吴忌寒发表了主题为《区块链发展带来的反思和启示》的演讲。

分享到:更多 ()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