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硅谷银行破产挤兑原因?怎么提钱兑换现金 @政事堂2019@井底望天

美国区块链技术

井底望天:朋友圈

硅谷银行的事情再说几句吧。主要问题就是长短配处理上面,没有留下足够的腾挪空间,本身投进去的长配资产也不能说是坏资产,主要还是以美国十年期国债为主,但是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美联储激进升息政策下的国债价格下跌导致的浮亏。你如果没有资金流问题,这些浮亏都不是个事情,但是如果因为要变现而被迫抛出去,那么就变成真正无法躲避的亏损。以银行的商业模式,估计没有哪家银行可以经得起储户挤提的。
从资产的质量来看,基本上存储户的存款,大概98%的额度,最终都会拿回来。当然麻烦就是破产清盘程序比较花时间,很多企业这个月15号的工资要发。如果美国政府不出手,对科技初创企业行业的实际打击还是蛮大的。另外一个附带情况,就是会导致美国企业和个人,整体性的离开中小银行,大规模集中到“大而不能倒”的主干银行。从而摧毁了美国经济基层的活力。
那么造成这个困境的主要就是美联储的勒脖子政策,现在还只看到银行的麻烦,以后可能国家的麻烦都不会缺席。
当然要解决这样的资金流不足的办法,最好也是大量外部的资金的注入。而去年欧洲不少资金,就是因为战乱躲过来了。说起这个,中国主导的伊朗和沙特的和解,就正好与这种思路对撞了。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红色

硅谷银行(SVB)遇到了什么问题

推特:徐冲浪

https://twitter.com/xcl2022/status/1634185680590098434
@xcl2022

作为前20大的银行,昨晚硅谷银行美股开盘暴跌50%,硅谷银行(SVB)遇到了什么问题?为啥昨天引发了美股和加密货币的暴跌?

帮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1、这家在加州长大的银行并非传统的大家认知中的网点银行,通过吸储和贷款利差盈利,它是没有2C业务的,只面向B端企业和机构,主要客户都是VC和创业公司

2、因为商业模式的特殊性,前几年处于利息较低的周期,SVB在前几年低息吸收了很多存款,但是因为近几年科技、消费等各个行业的放缓,创业公司融资需求的下降,贷款放不出去,资产配置的时候,SVB直接把一半以上的资产配置在了美国国债和MBS上。按照融资成本0.25%来计算,1.5%-2%的稳定回报并不难看。

3、10年期美国国债如果能持有到期,SVB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到时候本金+利息正常回收,但问题是他现在无法持有10年左右,因为它缺少现金(想一下你拿了一手NFT,全部套牢,一点ETH都没了的场景)。长期债券价格的下跌,导致SVB出现了大量浮亏,逼迫它亏本卖出了18亿美金。

4、CEO比较骚的操作是同时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想要募资22.5亿美元,弥补掉这部分亏损,再为自家公司注入一些流动性。同时,他想要通过真诚地告知合作多年的VC目前银行的状况,获得信任和支持,让人不要提走钱。VC直接转身广而告之了,进入了“看谁跑得快”时间。

5、接下来迎接SVB的就是挤兑潮,我们在加密交易所FTX提款过程中已经体验过了。至于能不能活下来,不好说,原因是救你的成本太高,而回报太低,我有钱还不如自己现在去抄底国债呢。现在市场上都在一边提款到其他银行,一边等待一位类似巴菲特一样的救世主出来安定人心。

6、综合一下就是:
这几年互联网差不多瓶颈期了,除了AI和加密货币,几乎没有新玩意出来。
不光VC的钱投不出去,上游SVB也贷款放不出去,加息周期的结束遥遥无期。
SVB特殊的模式导致了几乎没有散户存款,FCID的理赔保险也照顾不到,只能自救。
CEO傻逼,寻求帮助中像SBF一样暴露了底牌,加重了挤兑。

硅谷银行的挤兑,只是开始

昨夜,美国第16大银行的硅谷银行引发挤兑,单日暴跌60%,美股KBW银行指数暴跌8.1%,创新冠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美国三大股指重挫2%左右,带动全球资本市场一片哀嚎。(截稿前,又跌了50%)

今天一早,据说半个宏观研究圈都在火急火燎的查阅相关资料,就为了在《2008次贷危机或再现》的深度报告中,加上一句“正如我们所料”。

作为一个自媒体,本应该跟着煽风点火,制造点恐慌,但是政事堂觉得,还是要把底层逻辑经清楚更为重要。

2020年疫情爆发,从特朗普拜登,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在20-21两年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放水,在巨额的量化宽松之下,硅谷的优质企业广受吹捧,以零成本获得了大量的贷款。

这些硅谷的企业把从金融机构借到的钱,都存在了硅谷银行里面,硅谷银行拿到了大量存款,却面临硅谷企业没有信贷需求,便在美联储0%利率时期,买了大量1%利率的美债与房债(MBS)。

2022年,拜登政府开启了大幅加息,一年的时间内,将美联储利率拉至4.5%,并预计将加息持续到23年底并逼近6%,使得市面上的债券收益率升至5%~7%,导致买了1%债券的硅谷银行面临巨额的浮亏。

与降息周期的中国老百姓纷纷偿还高利率的房贷相反,加息周期的美国老百姓坚决不还低利率房债,硅谷银行变相为美国老百姓炒房支付了利息。

本来呢,只要硅谷银行一直抻着,账面上就看不到亏损。

但是,纳指2022年的下跌,导致硅谷公司账面资金持续下滑,美联储的利率激增,又导致大量的硅谷公司选择从硅谷银行取钱还债,引发了硅谷银行没钱偿还客户。

由于美联储加息,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过高,且可以预见到年底还会继续攀升,不愿意饮鸩止渴的硅谷银行决定断臂求生,打着出售0%利率时买的美债和房债,来支付客户的提款要求。

过程中产生的巨额损失,原计划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融资,结果好巧不巧,与此同时,币圈银行Silvergate宣告倒闭。

硅谷银行与币圈银行有着高度重叠的用户,恐慌迅速从币圈向科技圈蔓延,导致投资者印担心硅谷银行重蹈币圈银行的覆辙,纷纷取款,导致账面现金被提光,后续无法继续提款。

而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是硅谷企业,不在个人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内,无法取款迅速引发恐慌和踩踏式的挤兑,引发了股价的跳水。

硅谷银行的挤兑又令投资人怀疑其他银行也会重蹈其覆辙,带动了整个美股银行板块的下跌,然后又引发了美国三大股指的下跌,最终传递到了欧洲与亚洲的资本市场。

所以呢,理顺了这个逻辑之后,就会发现,这轮硅谷银行的导火索,并非是08年次贷危机包装不良资产的次级贷,而是金融机构在加息前期,搞了长短期错配。

为什么要把硅谷银行这事儿掰开来讲呢?因为真的很重要。

所有在2020-2021年,美联储放水期间,收了大量美国0%利率热钱的国家、央行、银行,又在2022-2023把这些钱按照长期规划“润”走,产生了长短期资金错配的,都将面临硅谷银行相似的窘境。

差异,不过是欧洲国家面临“存款”被美国企业取走的危险,亚洲国家面临“货款”不再被美国企业支付的危险。

总而言之,这一波的冲击,是结构性的全球“美元现金荒”。

在美国强力加息的大背景之下,区域内任何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都容易复制从币圈银行到硅谷银行的传染效应,引发区域内更大规模的美元资产踩踏式挤兑,引发类似于98年金融危机的局面。

如今,连美国自家的银行都被美联储的加息拉爆了,这意味着针对于全球新兴市场的雷爆潮已经不远了。

区别,在于谁在餐桌上,谁在餐桌旁。

被俄乌折腾的欧洲就不说了,对比隔壁首尔、河内、新德里、孟买、东京都这两年飙升房价,再看看这两年被按住的北京、上海。

就会发现,中国是亚洲主要经济体当中,为数不多没有利用2020年美国的短线热钱去炒长周期房地产的国家。

不仅慨叹,权威人士他们自12年以来布的这个局,如今终于到了10年收官的时刻。

接下来的半年,好好苟住,不要乱打弹药,坐等硅谷银行模式在其他国家爆的此起彼伏,届时我们再出手,全球地缘格局与利益的再分配,就要由我们来执刀来分割。

美国-红色

https://mp.weixin.qq.com/s/IFbuHiw1ukwDOW7xzlgNnA

政事堂2019

微信号
zhengshitang2019
功能介绍
另一个维度看世界

精选留言

张春波
来自山东
回过头看,大国棋手真是特么的牛逼。
而背后支撑大国棋手能够按照自己思路下棋的战略定力,战略实力更牛逼

政事堂2019
(作者)
如果不是去年中间折腾那一下,我们的优势会特别的大

流舟
来自四川
前两年一刀切的按住房地产也不见得是明智,但的确保护了穷人一把

政事堂2019
(作者)
是非常明智的,1,避开了长短期的资金错配,2,避开了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大宗上涨

Alan
来自上海
在中国的呼吁与外交努力下,伊朗和沙特在北京举行会谈,两国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在两个月内重新开放大使馆和机构。
5条回复

政事堂2019
(作者)
1、中国版的戴维营协议,充当了支付宝,为后续俄乌谈判累积了经验和信用

政事堂2019
(作者)
2、正如之前中沙、中伊分别签署的几十年合同,未来中国跟乌克兰和俄罗斯也会通过签署长期合同,确保两国之间和平协议的持久

青菜
来自广东
12年什么局,给点提示呀[破涕为笑]

政事堂2019
(作者)
12年开始以副主任的身份,执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

LQ
来自上海
去年减持几千亿美元美债,这是有高人呀。

政事堂2019
(作者)
嗯,去年不减持的话,要亏成狗了

傻开心的卫卫
来自广东
圆方还跟你打了外贸下跌4成的赌[旺柴]

政事堂2019
(作者)
嗯,那个他输了我一箱酒

Zifi陇行者
来自北京
问题是美帝会容你来操刀分配?
4条回复

政事堂2019
(作者)
从开罗、雅尔塔,到98和08,都是美国主导,但我们都参与到了战后分配

未完待续
来自山东
既然是分配,就不是美帝一个人玩儿,一个人吃那叫独吞[呲牙]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来自湖北
想坐在桌旁边手里要有枪,目前担心的是一轮收割之后,我们的关键点位时出现现在对付毛子的套路

政事堂2019
(作者)
海峡在最近两年没啥大风险了。

左右
来自河北
儒家文化圈,还是能忍,能下棋,没有这底子,去年恐怕是要崩的

我在线上
来自广东
这三年中国制造大量出口,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但是外汇储备与美债并未增加,那么多的美元去哪了?有一种说法是,美帝加息一年多,那些借钱搞长短期错配的国家并没有如期爆雷,而是有中国的美元输血,所以接下来哪些能活下来,就看哪些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了

青石
来自美国
是这个逻辑吗?20年借了便宜美元,投资长周期产品的其他国家和机构,现在发现长周期产品的收益还不如短期美元利率。这进而导致浮亏和可能的新兴市场美元挤兑。这些挤兑最后有可能产生新兴市场的雷暴。
5条回复

政事堂2019
(作者)
是的,20年下半年吃到的廉价美元,只要买了长期产品,都相当于是在帮别人付利息了.....

H.Young
来自江苏
重仓房地产的黑石集团都违约了。
3条回复

政事堂2019
(作者)
黑石这一波搞不好还真得伤筋动骨

吴宏
来自江苏
回复 政事堂2019:黑石还得感谢中国政府,当初要接盘潘石屹的国内资产被我们叫停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hlb19870923
来自安徽
去年的折腾真是〝浪费弹药+暴露弱点〞

恭喜发财
来自辽宁
如果再拉爆一个贝莱德这样级别的就好了

政事堂2019
(作者)
这次美国应该会遵循too big to fail,不会让这种级别的倒了

大黑海豹子
来自江苏
千年世仇咱们都能让它在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下握手言和,这点小风小浪,可掀翻不了大海!

杨晓东
来自北京
多读一读《两次大危机的比较》

东东
来自福建
我们银行里空转的资金买了啥?

政事堂2019
(作者)
run

奉高
来自北京
不是债券价格,是收益率升至5%-7%吧
3条回复

政事堂2019
(作者)
嗯,收益率,我打错了么?

等风来
来自山东
回复 政事堂2019:收益率上升,就是债券价格下跌的原因,硅谷银行持有大量美债,因此损失巨大。

王大善人
来自福建
逆周期调节

优质资产-杠杆过大


从“硅谷银行”暴雷说起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钱庄的正义”与“银行股的价值”》,谈到银行危机的根源,以及现代银行制度最终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分别是谁。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因为我们很容易把“习惯”误当做“常识”。

今天旧话重提,我并没有新的观点。只不过,当前的场景下,也许会有更多人愿意摆脱“习惯”的约束,认真思索一下这个问题。

以下是正文:

===========

我的小说《木叶青玄》里有一个关于钱庄(银行)的设定:在一个“帝国崩解,门派林立”的架空世界背景下,经过几百年的商业竞争,最终天下最大的一家钱庄,叫通汇钱庄。名字不重要,重点在于,这是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永不放贷”的钱庄。

以下一段,是老家主决定“分家”后,对储户们所说的话:

丰临城,丰临商会。

一次例行公事的“月议”结束后,刚刚开始衰老的“薛瑞”,当真表现得如一个老人一般,没头没尾、自说自话地叙起了家常:

“我薛家的祖辈,做‘钱庄’生意的第一日起,就立下规矩——永不‘放贷’。什么‘天下第一大钱庄’,说穿了,我们就是‘看库房的’。只不过‘库房’中存的是金银而已。‘通汇钱庄’能有今日的体量,凭得就是‘薛家’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老老实实地‘看库房’,从不惦记将‘库房里的金银’拿出去做生意。

七百年前,天河以南有‘九大钱庄’,后来变成‘四大’,最终独剩一家。并非‘薛家’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或出了什么不得了的人,我们就是‘不偷东西’而已。

十二年前那场旱灾,‘北边库房’破了个天大的窟窿,也可以说,就是被老天爷伸手捅了个窟窿。即便那一次,我们也是用‘薛家’几百年积攒下的老底把窟窿填上的,没碰过‘南边库房’里半两银子。

哈哈,人老了就是话多。其实不用我说,诸位自然明白:只要我们不拿‘库房里的金银’放贷,‘现银’对比‘银票’的总数,就绝不会乱。所谓分家,不过是从此以后:南、北两边的钱庄,按月‘轧差、补欠’。算不上什么技术活儿。一块豆腐,如果是干净的,你从任何一处把它切开,它都是干净的。”

问:以上一段,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不偷东西。

通汇钱庄的老板“薛瑞”认为,钱庄将储户的钱拿去放贷,是一种“偷窃”行为。

这就引发了几个问题:

一、不放贷,钱庄怎么赚钱?

二、不放贷,经济怎么活跃?

三、为什么现代社会,找不到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银行?

我们一个一个讨论。

一、不放贷,钱庄怎么赚钱?

这个答案很简单,正如上文中的薛老板所说,银行的原初,是“仓库”。仓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什么?当然是“保管费”。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位储户,选择将钱存在“通汇钱庄”,不光没有利息,你每年还要付钱给钱庄。钱越存越少。

同理,你有一万桶石油,存在仓库里,每年要付保管费。如果你自己没能力用这一万桶石油赚钱的话,就这么一直存着,经年日久,总有一天你欠的保管费会超过石油的总价。到那个时候,一万桶石油就归仓储公司所有。

当然,除了仓储之外,钱庄还有另一个收入来源,就是“异地存兑”的收费。“异地存兑”的成本在“信息化时代”被极大压低。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暂略。

二、不放贷,经济怎么活跃?

一个“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钱庄,是不可能用储户的钱去放贷的(往外借出一个铜板,准备金率就不是100%)。但这不代表整个社会没有借贷行为。如果“钱庄”没资格用“储户”的钱放贷,那么,谁有资格用储户的钱放贷?当然是储户自己了。

钱的主人决定用途,钱的主人享受收益,钱的主人承担风险。看仓库的,就只是看仓库的。看仓库的,就只收保管费。至于仓库里的“货”该怎么用,库管员,请你闭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存”、“贷”这两个字被捏合到了一起,仿佛成了一个词。听得久了,好像还挺和谐。其实上,存和贷,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它们原本是分离的,也理应是分离的。

当然,“放贷”是个技术活儿。储户自己可能做不好,可能想找代理人。但这与钱庄的“100%存款准备金率”没有任何冲突。

储户A,将自己的钱借给了商人C,中间经过了代理人B。代理人B收取资讯费。整个过程,与“仓储公司”无关;整个过程,不会派生出新的存款!

也就是说:钱庄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不会影响借贷行为,不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任何问题。事实上,钱庄不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度,才会带来问题。

提问:如果“通汇钱庄”有一张“资产负债表”的话,那么储户的钱,应该记在“资产负债表”的哪一项下?(防杠:先不考虑古代的记账方式)

答案:不在任何一项下!

“储户”的钱,在“储户”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在“钱庄”的资产负债表上!

正如“仓库”里的货,在“货主”的资产负债表上,不在“仓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
三、为什么现代社会,找不到一家“存款准备金率100%”的银行?

首先,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家钱庄,就叫“通汇钱庄”和“宝商钱庄”吧。

“通汇钱庄”施行“100%存款准备金率”;“宝商钱庄”则会直接拿储户的钱去放贷。

也就是说,如果“通汇钱庄”所有的储户同时决定取款,最终所有储户都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因为“通汇庄钱”的“银票总数”与“仓库里的金银总数”完全相等。

而如果“宝商钱庄”所有储户同时决定取款,则只有一部分储户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金银。因为“宝商钱庄”的“银票总数”远远大于“仓库里的金银总数”。

但与之相对的是:你把钱存在“通汇钱庄”是没有“利息”的。把钱存在“宝商钱庄”是有“利息”的。

这个时候,请问你怎么选择?不一定,对吧。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一样。两家钱庄,各有各的吸引力。

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想追求一位小姐,你通过媒人告诉对方父母说:我年少多金,名下有一万两银子的存款。对方父母肯定要先问问:哦,一万两啊,是“通汇钱庄”的一万两,还是“宝商钱庄”的一万两?

在对方父母看来,“通汇钱庄”的一万两,是实打实的一万两。“宝商钱庄”的一万两……未来值多少可说不准。

然而,为什么现代社会见不到“通汇钱庄”的模式了呢?或者换句话说,在怎样的情况下,“宝商钱庄”可以稳胜“通汇钱庄”?

答案是:当有一个比钱庄更大的势力,承诺给“宝商钱庄”兜底的时候。可是,用谁的钱来兜底呢?那个更大的势力没说,你得自己领悟。反正兜底是强制的,不会跟你商量,不需要你同意。

这样的情形下,“通汇钱庄”就不再有任何竞争优势,也不再有任何生存空间。

现代银行体系,就是这么来的。

货币派生货币,逻辑上不必然、商业上不必须。它只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已。

顺便一说,可能很多人觉得一个“投资者”写小说,是不务正业。其实恰恰相反。当你自己试图写一个完整的故事、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时,才会更加清楚地意识到一些“更底层、更原初”的问题。

因为历史是流动的,哪怕架空世界的历史,也是流动的。你被迫要向自己交代,事情“一开始”原本是怎样的。
谈最后一个问题,说回到我的“正业”,说回到投资本身。前面讲了这么多,不就是说“现代银行体系”不靠谱吗?那“银行股”有价值吗?

答案是:有。

现代银行体系的不靠谱,主要是因为“派生存款”和“最终兜底”。我们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是对经济有害,而不是对钱庄的股东有害。

当然,不是随便哪个银行都有价值,也不是随便哪个银行都有人兜底。具体的选股,我就不能再谈了。那个给银行兜底的势力,管得很宽,比如基金经理不能谈个股。

https://mp.weixin.qq.com/s/LqQEQZKH82shB1R085xRdw

破晓笔记

微信号
poxiao0123
功能介绍
一些随想~
赵国超长沙
来自湖南
虽然看过不止一遍,但看到文末最后一句“比如,基金经理不能谈个股”,还是会心一笑。[偷笑][偷笑][偷笑]

happy
来自广东
请问木叶青玄第3⃣️部写完没,什么时候出啊?翘首以待啊![呲牙]

破晓笔记
(作者)
还在写,第三部比较长。

SONG
来自四川
为什么是对经济有害呢?循环存贷不是增加了货币的流动性吗?

破晓笔记
(作者)
你仔细想一下,100%准备金会影响流动吗?所有仓库都是100%存货,没有“真货派生假货”一说,这影响商品的流动了吗?

飞云
来自北京
奥特曼,兜底是兜底,但股东的钱可能亏光了。参考希腊银行,破产重组时,后来者以极低的价格入股,老股东亏光了。

破晓笔记
(作者)
真正的强兜底不是这样,而是不能说的那样。

分享到:更多 ()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