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控制大宗商品价格钢材价格
昨天因为到1点了,就不方便继续展开讲。
央行和财政手里能动的政策,其实主要是偏需求端的,历史上的降准降息,通过流动性释放和货币派生,主要激发的是需求。货币政策主要激发消费需求,财政政策主要激发政府需求;
哪种政策主要是激发供给端的?发改委和工信部。发改委主要针对头和尾,一个是传统产能,一个高尖领域;工信部主要针对中间一块的产能,主要包括各种制造业。
之前我们也提过,目前国内需求整体只能说平稳,但是没有大幅明显恢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节假日数据都并不高,甚至大幅影响了一些可选消费(比如保险)的支出。——需求并不高。
我们的供给则是另一个景色,一方面是国外的需求抢走了一部分国内的供给,一个是三大限制(碳中和、供给侧、行业自生紧缺)约束了国内的产能扩张。举个例子,国内制造业贷款余额在不断上升,但是投资和投产,却一直没有恢复到疫情以前。
甚至有了粗钢这种案例,明明国内需求恢复,但是监管跳出来要限制产能,但是大家都悄悄增产,一方面增产,另一方面还教育市场这批货现在不买以后没机会了,所以出现了非常奇葩的“量价齐升”的调控效果。
包括碳中和明明很多关键指标是2030甚至2060年要达标的,有些人直接牙齿咬碎,说咱们明年就达标,表表我们的执行力。
所以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情况:一方面需求小幅低迷,另一方面供给被各种情况压缩,出现了“供给和需求双重收缩”,但是“价格依然维持高位”的特殊情况。
但是这里的核心情况,供给和需求双重收缩代表着什么,总量收缩了——所以经济下行压力好像加大了。
按照常规的经济体系,应该是让供给先扩张,供大于求带动价格下行,然后带动需求回升,实现新的供需平衡。——这里价格下来了,但是总量上来了(因为需求上升了),结果背道而驰。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供给跟不上,价格维持高位,真的需求被激发了,那后面怎么办?需求扩张,供给不扩张,那代表什么,通胀。最后说不定还让央行来当坏人,往回收流动性。
央行能管的了KPI以新能源为主的那个部门么,做不到的。
新能源不能当饭吃,供需缺口会越来越大。
——体现到冷酷无情的A股,就是新能源一枝独秀,一花开百花残。
这么理解,很多线索对上了。
喜看稻淑千重浪:新能源小将要打到旧经济老干部,不破不立,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原文微博@月风_投资笔记: 以后大家就靠吃电池活着是吧[怒]。
降准+限产
为了压降国内钢材价格,之前政府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但实际结果呢?6月单月钢材出口646万吨,同增75%。为什么?因为全球钢材都缺,国外钢价远远高于中国,再怎么加税出口也有利润。
看看最近的政策组合:降准+限产,然后还要控制大宗商品价格,这是要计入史册的。
Goliard:降准是为了提前对冲窗口期关闭后的冲击,限产是为了结构转型,控制大宗主要是为了降低全球放水短期对国内的影响,可能相互独立来看比较合适,不过多管齐下的综合影响到底如何能不能力挽狂澜真不知道,目前形势就这么错综复杂,这种情况下要单边走牛有点太勉强了吧[允悲]。
@ohuiuiohuiui:为什么出口有钱不让挣呢?
@微彰琦谈:我猜领导的想法是让钢企少出口钢材,国内钢价稳定下来,让国内的下游企业盈利改善一些。这个出发点也是好心,但逆市场化的指导大多数都被证明是无效的。
@逆否客:加税。
原文微博@微彰琦谈:这个有可能的,出口加税替代限产明显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