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的传奇】
我姨爹参加过抗美援朝,他叫刘品德。他是我奶奶的妹夫,我姨奶的老公。
17岁那年,他随部队懵懵懂懂地跨过鸭绿江,被编入了志愿军某兵团的工兵营。他们的职业和职责就是抢修、抢建供志愿军抢渡用的“桥梁”。
说是桥梁,其实是些简易桥。很多的使用寿命都是一次性。材料五花八门,有木头的,有铁的,也有石块垒的。职能方面有过人的,也有走坦克的…
而抢修,就是指原有的桥,被敌人炮火毁了,工兵要紧急修理,供大部队快速通过。有时候为了避免延误战机,工兵真的会用血肉之躯抬起桥,这样的伤亡会很大,看过电影《金刚川》的朋友,肯定印象深刻。
由于美国鬼子经不住造,自动退回“三八线”,并同我们的彭总签了停战协议。刘品德同志他是带着集体一等功,个人二等功的光环回国的。
回国不久的刘品德根据指示,随着工兵部队前往柬埔寨、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帮他们援建了各种形式的民用桥梁。
这样过了几年,由于刘品德同志受过腰伤,加上没啥文化,很难适应部队的现代治军目标,他便申请退伍了。
因为打过几次硬仗,组织上对他们那批的同志相当照顾,当时的档案是直接对接到所在省公安厅的。
没干几年,因为文化水平跟不上,加上又没系统的学习过公安专业知识,经组织上再三斟酌和反复考虑过后做了调整。
1962年,我姨爹刘品德同志,被安排回到原籍县公安局做了名刑侦科长。
30岁不到,当了县里的科长,对于刘品德的人生来说,这已经是祖坟冒青烟的高光时刻。
接下来他天天上夜校,时间久了慢慢也啃了些《刑侦学》、《法医学》、《痕迹学》这些晦涩难懂的书。
他的传奇故事,也就是从这会儿真正的开始…
1981年,长江沿线发生了百年未遇的大洪灾。肆虐的洪水,冲毁了318国道上的一座干线桥,这是一座混凝土结构的漫水桥。
40年前,虽说车不多,但国道不可一日无桥。地区和县里急得直搓手,那会儿不像今天有个基建狂魔的外号。只要钱到位,几天一座国道桥就像玩儿一样。
洪水退去,县长站在河边束手无策。
那天,刘品德也在现场,他目测过两岸的距离后问县长,如果搭一座过20吨的桥行不行?
县长见是他,连忙说太行了!组织上要求的任务就是在原址建一座10吨的桥,能顶半年就行。
洪灾导致河流改道,318国道计划也一起改道,而新桥选址会在另外的地方,但这里要搭建一座管半年的临时过渡用桥。
刘品德当场跟县长立了军令状,说10天之内可以搭一座3米宽,30米长,可以过20吨车,管到明年汛期之前的木头桥。
在场的群众一听,木头桥要过20吨的车,都觉得这个牛吹的有点上头。好在大家都知道他是抗美援朝工兵出身,立过二等功,也没什么好说的。
很快500多根旧房子上拆下的木梁到了现场,都有碗口粗,七八米长。刘品德现场安排人拉风箱,筑碳炉,把所有木头件拿到火上,燎成轻微碳化。
第二天50名青壮年民兵、党员也到场了。
刘品德叫人从学校借来木头黑板立在河边,他用粉笔画出核心结构件的框架图。然后安排会木工的根据尺寸,将木梁锯成不同长短的木段,再组装成相应的结构件。
群众们热情高涨,第四天河里就开始夯木桩。每根桩头夯进河床三米多深,然后将M型的组件用“铁扒钉”固定死在木桩上。
M件之间再用木喙子X型交叉固定,最后在M之上架梁,梁上横铺两寸厚的枫树板,板子上再铺稻草减震,稻草上再铺一层装满河沙的麻包。
结果,一条30多米长的木头桥,7天就铺好了。
验收那天,没有一台车敢过,后来刘品德自己开着县政府的北京吉普上桥。一边开车一边调侃说,这过坦克都可以。所过之处,桥板、桥墩、桥梁果然都纹丝不动,连震颤一下都没有。
为此事,刘品德成了地区的先进典型。第二年汛期过后,那桥竟然神奇的还在,只是有些木板和麻包冲不见了。
我爸说那个桥80年代他见过,据说后来一直到98年才彻底冲毁。当年县城做买卖的菜农,都会抄近路推着架子车走那座木桥。只是每年的汛期后,都要续一批新木板。
从此,刘品德在小县城里是传奇般的存在。青山依旧在,只是夕阳改,可惜有些人是不懂得惜福的。
快50岁的刘品德,犯了男人都爱犯的错误。因为作风问题被问责,接着被调到一个边远的乡派出所上班。
后来,由于伤病复发,同时跟我姨奶离婚。他在审理一件耕牛盗窃案时,心情烦闷的他,把一个偷牛贼打伤了,对方家人不停的告,派出所没法干,不到55岁他就退休了。
回到农村的刘品德闲不住,他包了村里的茶山,办起了县里的第一批茶厂,此时是1991年。
接着,国家改开的政策力度继续扩大。嗅觉灵敏的他找县里外贸局的战友,借贷款又搞起了县里的第一家罐头厂,专门生产“清水竹笋”、“糖水板栗”两种产品。
58岁那年,是刘品德的人生转折点。他找了个罐头厂上班,比他小20岁的离婚的少妇,他们一起起早贪黑的经营食品厂,还要了个儿子。
次年,他利用大别山区的特产金银花,开发了全国的第一款中草药茶饮叫“金银花露”(当时名字叫“金银花茶”)并注册了商标。
前几年,我在深圳的家乐福里还见过我姨爹的那个牌子,卖3块钱一瓶,当时我立马支持了一箱。现在只要是产地为湖北的金银花露,都是我姨爹的那个食品科技公司监制或者生产的。
2017年中秋节,我姨爹吃鱼,被鱼刺不小心卡到喉咙。当时没当回事,后来演变成炎症,导致伤病复发以及肺部感染。后来,经武汉协和医院抢救无效而去世,享年83岁。
好在家里的食品厂,罐头厂,食品科技公司都早已走上正轨,有现代化的专业管理团队。我姨奶生的子女,以及后来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一直在公司管理层,后面娶的二婚太太已退休,在家带孙子…
去年暑假回老家,看到沿街的路灯柱上都是“热烈庆祝XXX食品公司新三板挂牌”的灯箱广告。
据当地人说,他们上市了。而且是这个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编后】我那个姨爹在我读书时期,跟他有过几次交集,小时候忒喜欢他,他文化水平不高,但口才特好,是个故事篓子。老家村里跟姨爹一道儿朝鲜回的,还有个叫老邹的,瘦高个儿,我记忆里老邹永远没笑过。肩上一把猎枪,后面一条黄狗,屁股上拴着斑鸠,天天不落屋。后来再回去,老邹不见了,邻居们都说老邹被女儿接去武汉享福去了,从此再无老邹任何音讯。
向伟大的负重前行者们致敬~
张忆安-龙战于野:战争年代上战场,前30年搞建设,后30年赚钱。这位的人生简直就是共和国历史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