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观点 | 电力之外 —— PoS 不是救世主
密码学货币圈子内外,越来越多人寄希望于权益证明(Proof-of-stake,PoS)既能为我们贡献密码学货币的优点、又能避免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的耗能属性。这种愿望终将落空,因为 Paul Sztorc 在 2015 年就在 “nothing is cheaper than proof of work” 一文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了(中文译本)。PoS 只是混淆了成本,但不可能消除它们。在此,我想讲讲为什么 PoW 就像民主制:它是最坏的一种办法,但却是唯一能用的。
本文不讨论密码学货币的安全性是否 “值得” 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仅关注 PoS 是不是一个有效率的方法。
最好的密码学货币会用最便宜的办法获得安全性
要想合理地比较 PoW 和 PoS 我们需要把成本(碳足迹)和好处(区块链安全性)都考虑进去。
什么是碳交易市场概念?碳税碳排放交易_碳中和_碳捕捉_碳足迹@代观
所以,我们的问题既可以是 “要想获得给定的安全性,权益证明的环境成本是否更低”,也可以是 “给定成本,权益证明能获得更高的安全性吗”?这两个问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在本文中,我们会采取第二种问法:
公理 #1:对环境最友好的密码学货币,应该是购买安全性时效率最高的那个。
货币不是魔法。货币要流通就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性,而获得安全性的办法有效率之别;而效率最高的技术,也会有最小的环境碳足迹。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思考角度,因为它让我们联想到一条深刻的经济规律: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一条区块链,花费了 X 元在安全上,那就意味着矿工会花费总计 X 元来竞争这个奖励。
公理 #2:如果一种密码学货币购买了价值 X 元的安全性,其验证者(为获得奖励)将总计有价值 X 元的花销。
这是一条牢不可破的关于竞争的经济规律。任何花费少于其所得的矿工,都会被那些愿意花费更多的矿工击败;而任何花费多于其所得的矿工,最终都会破产。一条区块链花费 X 元在安全上,最终总会导致矿工花费 X 元来保卫这条区块链。不同类型的开支的比重可能会变化,但所有开支加起来就会是 X 元。这差别就跟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
电力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
人们说 “比特币浪费能源” 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需要用电来驱动生产比特币区块的挖矿设备;讽刺的是,一方面,这部分能源显然不是比特币网络运行所用能源的全部,而只是一部分;另一方面,这部分又是最直接用来保护区块链的部分,因此是 最少 浪费的。要全面计量比特币的碳足迹,我们也要考虑硬件成本(制造和报废的成本)以及正常的商业运营的成本(要装修一个体面的办公室,还要飞来飞去参加比特币大会)。后面这两类成本更模糊,更难以估计。但要理解整个系统会造成什么影响,它们也是同样重要的。
神吐槽tucaod.com:可能很多人看不懂这句话,需要理解比特币耗电挖矿原理。就好像美元为什么能在全世界用?几十艘航空母舰来保证美元全世界通用。比特币矿机挖矿就好像军备武器一样,保证比特币系统一直在线运行。因为费电原因,矿工会去寻找电费更低的场所去维持矿机。早期挖比特币耗电高,币价低,挖比特币都是用发电厂的废电(比如说风电,不可能停,晚上没人用电厂也会运行,那么这部分电力就是浪费的,会低价卖给比特币矿场)。由于现在比特币价格过高,导致挖矿利润太大,影响实体企业用电,所以国家出手驱逐矿场。
公理 #3:要考虑一个系统的碳足迹,你必须考虑验证者开支的所有方面。
这三类活动,每一种都会有浪费。比特币网络无可避免会出现孤块,那挖出这个孤块的能量就浪费掉了。有些硬件造是造出来了,但运行效率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有些运营开销是必要的,有些则只是换个地方喝喝茶。一种开支越是与验证区块链的实际工作紧密关联,它换得区块链安全性的效率越高。类似于机器在自由度更少的时候效率会更高:多一个部件就会多一些无用功。经济系统也是同样的道理 —— 结构越多,效率越低。
神吐槽:碳足迹碳追踪我也不是很懂,简单来说就是 用风电挖出来的比特币就是绿色清洁比特币。用煤炭发电挖出来的比特币就是重度污染不环保比特币,需要额外交税。碳足迹碳追踪就是解决交税和判断比特币是否环保问题。
举个例子:为了与某个大客户打好关系而出差,可以抽象成提高整个业务的效率,因此也对购买安全性有帮助 —— 但它的作用非常间接,而且其购买安全性的效果可能不如在电力上的同等支出。一种密码学货币越是把安全预算直接花在电力上,其安全性就越高;越是把钱花在商业运营商,其安全性就越低。挖矿企业的 CEO 可能对于这家企业自身来说是必要的,但他们对网络的安全性贡献不大。
公理 #4:一种开支越是与验证区块链的实际行动相关,其购买安全性的效率越高。
所以,有时候你看到人们讨论 ASIC 1 ,认为它们败坏了一种密码学货币对环境的影响,但实际上刚好相反。挖矿设备的专业化,使得单位硬件能产生更大的算力,也就意味着区块链的安全预算更少花在硬件上,更多花在电力上。这对效率来说是好事 —— ASIC 挖矿在根本上比传统的 CPU 挖矿要更清洁,因为 ASIC 在把能量转化为安全性的时候效率更高(也就是更便宜)。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误解了 “空间证明(Proof-of-space)” 类的密码学货币(比如 Chia)(它们使用内存而非计算力来验证区块链)对环境的影响。使用硬盘作为产生安全性的稀缺资源并不能降低成本,而只是让区块链的安全预算从电力中拨出、花到了硬件上。如果你仅看电力消耗来衡量密码学货币的碳排放,你会觉得好像我们有了巨大的进步 —— 但如果你把硬件的支出也考虑进去,你会发现这是效率的大损失。
当前世界上有许多闲置的硬盘,因此 Chia 等于是得到了一些补贴。但别指望这会永远持续下去。等到某种密码学货币成功把计算机内存货币化,GPU 上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会在相关硬件领域重演一遍。更重要的是,最终这个系统会比同等规模但基于 PoW 的系统要差,因为安全预算花在了开发硬件上,而这比直接花在电力上的安全预算的效率低。
推特:“ Tom's Hardware 已经报道了 Chia 价格暴涨和大容量机械硬盘的短缺。但更严峻的可能是固态硬盘(的短缺),因为你也需要固态硬盘来制作能够塞满大硬盘的 Bram Cohen BinggoTM 卡”
结论 #1:对环境最友好的密码学货币,就是把安全预算花在与验证工作最紧密的事项上的币。
锁定资本也是有真实开销的真实支出
Chia 和其它使用空间证明的区块链,还是比较容易能跟 PoW 相比较的,因为你很容易想象旧硬盘塞满垃圾填埋场的情景,所以你很容易确信,它们 “真的” 对环境有影响。但是,损失资本也对环境有着真实的影响。因为这些钱可以花在碳捕捉技术和碳效率研究,以及等等事项上。人们 “感觉” 它们是免费的(没有消耗的),只是因为人类不擅长思考时间价值(time-value)。如果资本真是免费的,那矿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获得了。
有时候你还会看到人们主张权益证明从个体角度看也会有浪费,但从社会角度看则是一种节约,就像 Dan Robinson 说的:
“假设你的宗教要求你用自己的牺牲来证明你的诚意。你可以把一头牛丢进火山口,也可以把它赠给陌生人。两件事情对你来说开销都是一样大的(因此都能满足戒律要求),但第一种的社会成本更高。”
事实正好相反。锁定资本对你个人来说不是浪费,因为 PoS 的质押算法会给你补偿 —— 这些资本没有被丢进火山,它为你赚取收益,以其他 ETH 持有者的利益为代价。锁定资本跟把它送给陌生人完全不同,因为根本就没有陌生人接手这些资金。验证者并没有 “把他们的资本平均分发给所有人”,实际上,是每个人都平等地为验证者的工作付了钱(形式是新挖出的 ETH)。而且,感谢公理 #2,我们知道验证者所得的支付 恰好等于 这些资金的成本。
另一方面,锁定资本从社会角度看 就是 一种浪费,因为这些资本不再能用来建造工厂、资助研究和做一切对社会有利的事。想想 2008 年的金融危机 —— 没有工厂被毁,也没有哪栋房子塌了,没有任何物质资产的损失。后果仅仅是资本损失 ——但这仍然是非常非常沉重的社会代价。资本是信息累积的特殊形式,凝聚的是关于资源最优配置的信息。损失信息与损失可触可见的东西并不相同,但同样是一种损失,甚至还要更糟。
所以,谨记公理 #1 和公理 #2,PoS 和 PoW 的公平比较应该是这样的:
权益证明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矿工的开支,只是把 PoW 系统支出在电力上的部分转成了资本开支。锁定资本的外部性,相比电力消耗的外部性如何,是复杂而微妙的问题 —— 但糟糕的是,PoS 系统的支持者往往假装电力是(系统运行)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
该有意误导的比较,摘自以太坊基金会博客。
令人失望。以太坊基金会很清楚,“平均单笔交易所耗能源” 是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指标,这样使用这个数据是有意欺瞒。关键根本不在于 PoS 系统是否使用了更少的能量 —— 确实更少,但这不是全部。有意义的讨论是:消耗资本更好,还是消耗电力更好?任何支持 PoS 而不讨论资本成本的理论,都在根本上就错了。
效率对比:质押 vs. 挖矿
在 PoW/PoS 的辩论中,PoS 支持者常常能占一种便宜:还从未有过完全去中心化的权益证明系统。这也意味着,PoS 支持者们可以任意幻想最终的解决方案可以多么有效率、多么优雅。已知的挖矿算法都不是完美高效的(例如存在 “自私挖矿” 问题),而且,同样没有理由相信 PoS 系统就能做到无懈可击 —— 但是,在解决方案最终完整成型之前,PoS 支持者都不用考虑验证者可能用来欺骗这个系统的 具体 策略。
耍弄系统的机会越多,安全预算与实际验证的关系就越松散。因为 “从未有人尝试过真正的权益证明”,我们首先不知道安全预算能多大程度被转化为锁定的资本,更不知道锁仓资本在生成安全性的时候有多高效。根据定义,PoW 是跟验证紧密耦合的,但 PoS,截至撰文直至,还没有得到完整的定义。
观察 #1:PoW 与安全性紧密耦合。但尚不清楚 PoS 能做到什么程度。
外部性:质押 vs. 挖矿
假设我们都同意,从安全性效率的角度看,锁定资本和挖矿的效率是一样的,那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就是 “外部性”。这也是我认为理性讨论的人仍能对其中的权衡关系有所分歧的地方。
短期来看,PoW 系统要跟其它项目竞争使用能源,但从长期来看,它会激励便宜能源的开发和生产,而这会逐渐降低电力的成本,给所有人带来好处(无论是金融用途还是环境保护)。便宜的电力也会催生新技术和更多的生产。
权益证明在短期内要跟其它项目竞争使用资本,但它没法激励创造更多资本,所以它会逐渐提高资本的成本。资本成本更高,意味着项目会更少 —— 更少工厂,也更少研究。
你更喜欢 PoW 的外部性还是 PoS 的外部性,可能取决于你认为是通过投资技术发展来解决环境危机、还是靠节约当前的消费来解决更好 2。要拯救地球,我们是该制造更便宜的可再生能源呢,还是应该让所有东西都变得更贵?
观察 #2:工作量证明鼓励未来的投资。而权益证明则遏制探索。
PoS 甚至没法工作
如我们前面所说,我们还不知道一个充分去中心化的权益证明系统能不能实现。现有的标榜自己为 PoS 系统的密码学货币,基本都依赖于某些中心化的协调者或 “检查点(checkpoint)”。自以太坊从 2015 年启动以来,他们就一直在努力转换成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 PoS 系统,而到现在,他们只推出了 Phase 0,只是支持验证者质押而已 …… 你一旦把钱锁进去,就去不出来,也花不了。
关于 PoS 系统能不能做到足够安全,有很多争论(见 “长程攻击”、“nothing-at-stake”、“工作量跨越时间/权益则相反”)。这些都是研究上的开放问题,而不是实现过程中的待办清单。我们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找出一个好的方案,甚至有没有好的方案都存疑。看看这个 2017 年的帖子:
PoS 也许 “能运行”,只不过运行方式是病态的。PoW 会偏爱那些能获得便宜电力的人,并以资本来奖励他们。虽然并不完全平等,但不会陷入正反馈循环。PoS 则偏爱那些能以便宜的代价获得资本的人,并且奖励资本给他们,这就产生了一个循环。有钱的人会变得更有钱,而且越是有钱,想变得更有钱就越简单。
如果权益证明 “可以启动”,但最终结果是所有权力都集中到一小部分超级富有的机构手上,而且他们可以永久控制这个系统,那它就不能解决密码学货币想要解决的问题。那我们还不如继续使用现在这个中央银行和那些 “从坎蒂隆效应中受益的内部人”组成的系统。我们希望密码学货币能打破这个系统,而不是新瓶装旧酒。
观察 #3:工作量证明已经存在,而且证明了自身能继续壮大。但权益证明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比特币挖矿要很多电费矿池费电不环保
结论
公理 #1:对环境最友好的密码学货币,应该是购买安全性时效率最高的那个。
公理 #2:如果一种密码学货币购买了价值 X 元的安全性,其验证者(为获得奖励)将总计有价值 X 元的花销。
公理 #3:要考虑一个系统的碳足迹,你必须考虑验证者开支的所有方面。
公理 #4:一种开支越是与验证区块链的实际行动相关,其购买安全性的效率越高。
结论 #1:对环境最友好的密码学货币,就是把安全预算花在与验证工作最紧密的事项上的币。
观察 #1:PoW 与安全性紧密耦合。但尚不清楚 PoS 能做到什么程度。
观察 #2:工作量证明鼓励未来的投资。而权益证明则遏制探索。
观察 #3:工作量证明已经存在,而且证明了自身能继续壮大。但权益证明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遗憾的是,经过详细考察之后,我们知道了 PoS 的大部分 “优点” 都只是看起来光鲜亮丽,而且还有许多重大的公开挑战。至少到目前,它还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而 PoW 虽然有缺点,要想组建一个无需信任中心化权威的网络,却仍然是已知最好的方案(实际上,也是唯一的方案)。
脚注
专用型集成电路:定制化的计算机,但只能做有限类型的计算而不能做别的(专为特定算法的挖矿而研发的 ASIC 因此挖矿效率非常高)。
如果我们现实地看待人性,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消费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技术或者降低人口。任何主张直接 “减少消费” 的哲学都要么非常幼稚,要么非常可怕。
(完)(文内有许多超链接,可点击左下 ”阅读原文“ 从 EthFans 网站上获取)
原文链接:https://www.somethinginteresting.news/p/proof-of-stake-will-not-save-us
作者: KF 翻译: 阿剑
以太坊爱好者
微信号:ethfans
功能介绍:以太坊爱好者
https://mp.weixin.qq.com/s/OcNyin0Zmftpbbm4YyYl9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