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袁老的黑子,我再发一个刺激你们好了。
以前碰到隆平高科的人,聊过两句,袁老的人品、私德,圈里有口皆碑。
他的妻子是他当年的学生,原因并不是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师生恋桥段,而是袁老确实长的相貌平平,当时他在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那时他认识了后来的妻子,邓哲。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这是命运对他的眷顾。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在全心沉浸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上后,衬衣穿脏了,就把衣领翻过来继续穿,上课时找不着黑板擦就直接用袖口擦。不仅如此,袁老还被人戏称为“刚果布”、“油炸鬼”,相亲也是屡屡碰壁,三十多了还没成家。
但是邓哲不这么想,她觉得袁老那股专注劲,是真正的人才。
1964年2月22日,34岁的袁隆平与26岁的已经成为农技干部的邓哲结婚。
结婚前他悄悄地问邓哲:要不要给你买身新衣服啊?邓哲害羞地拒绝:不要!不要!
结婚后,邓哲全力支持袁老的工作,2年之后,那篇著名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文献里那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邓哲和袁老一起亲自下田找到的。
然而杂交水稻研究刚起步,全国就卷起政治风暴,不少矛头开始指向袁隆平。
他忧心忡忡地对邓哲说:“我先跟你讲一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我可能就要上台挨批斗,进牛棚了。”
邓哲不假思索:“大不了跟你一起种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
无数夫妻反目成仇、划清界限的年代,邓哲的回答像黑夜里的夜明珠一样珍贵,给袁隆平带来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后来,袁老也开始变得浪漫起来:
他常拉着邓哲去沅江边的沙滩,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唱歌,互相倾听凝视,琴瑟和鸣;
出差时他想给邓哲买裙子,却不知道尺码,索性买了两条,写信说“哪条合适穿哪条”;
出国时他尽可能带着邓哲,细心地做了写有英文求助语的牌子,防止老婆走丢;
他担心邓哲洗澡时煤气中毒,隔两分钟就得喊她的名字,有回音才放心;
邓哲63岁学会开车,他却执意不许她开,说“好不容易团聚了,我想多守着你几年”。
“爱是一份长久的承诺。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擦一擦汗,洗一次碗,陪爱人逛一次街,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这是袁老的原话。
即使不提专业上的伟大成就,单单说和妻子相濡以沫,一起抗过那段最艰难的岁月,也不是每一个人能做到的。
说一句励志的话,袁老是一个长相最普通的中国男人,但做到了和平年代一个中国男人能做到的极致,无论对事业对妻子还是对国家。
这是一个可以写入史书的暖男。
闲聊66: 中国的主粮是三大类:水稻,小麦和玉米。大概6成人以大米为主食,所以水稻最重要,而在水稻中,袁隆平老爷子的杂交水稻占了半壁江山。但是大家不知道,农业这行有一句话,叫做南有袁隆平,北有徐一戎。
徐老爷子的主要功绩,是解决了东北高寒纬度的水稻种植问题。回到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了东北之后,就试图在东北种植水稻,以失败告终。东北的三江平原,土地肥沃,但是因为寒冷水稻没办法生存,只适合小麦和大豆这些旱地作物。但是又由于江河纵横,导致水捞,旱地作物也没办法收上来。
这个就是徐老爷子带的团队的努力之下,将三江平原变成了水稻基地。还有一位水稻方面的专家是谢安华院士,被称为一身泥土气,两袖稻花香。他的主要贡献是提供了再生稻,解决了杂交稻的质量和产量的平衡。
那么在小麦,贡献比较大的是两郭—河南的郭天财和河北的郭进考,父女双院士庄巧生和庄文颖,和李振声院士。在玉米行业,有河南的程相文,山东的李登海。当然还有成千上万的农业科研人员,都在为大家提供粮食的保证。
微博@井底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