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好坐稳,迎接即将到来的全球通胀:
一、美国禁运芯片削弱摩尔定律
几天前就看到了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的这个演讲 ,大意是说由于美国对华为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禁运,引发了全球半导体甚至包括整机厂对于供应链安全的严重担忧,因此纷纷加大安全库存,从而引发了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64y1v73M
徐直军: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伤害更大
坦率地说,虽然我觉得徐总说得很有道理,但还是怀着一点保留的心态,毕竟华为是最大受害者,他们肯定是愿意把事情描述得更严重一些,所以也没有太往心里去。
但是今天与一位芯片专家进行交流以后,发现问题比徐总说得还要严重,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制裁,打破了芯片产业内生应有的扩产节奏,从而使得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比如至少1—3年)中,全球芯片供应都可能出现紧缺的局面。
具体来说,芯片产业的设计环节相对分散,但代工和封测等下游生产环节高度集中于东亚地区,其中在过去若干年,下游越来越向中国大陆集中,而大陆也拥有各类有利条件: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工程师,逐渐改善的设备配套,特别是下游部件和整机厂密集集中在东亚尤其是大陆,所以扩产和产业迭代速度非常迅速,并与全球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互促进。或者可以略微夸张地说,中国成为摩尔定律的承载者和促进者。
但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禁运打破了这一切。前面视频中徐总所说的下游疯狂备货固然是事实,但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严重的是,离开了中国大陆,代工和封测等下游环节的正常扩产升级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且不说大量中国计划好的芯片(含内存)生产线建设和扩产进度明显放慢,就连台积电的扩产也遇到困难,美国一直力促台积电赴美建设新线,但台积电在内部开出高薪仍然少有工程师愿意赴美,在美国又招不到足够的合格工程师,三星在中国大陆的新生产线也进展放缓。欧洲也试图芯片自主,但其环境比起美国还不如。芯片下游行业正常的扩产和升级节奏受到严重的破坏,并且目前还完全看不到解决的希望。
从主流汽车厂因缺芯而减产我们可以看到,芯片目前是真的不够,因为如果只是徐总所说的加大备货,那么不应该影响整车产量,尤其是我们看到,整车厂已经开始因为生产量减少而出现了利润下降的情况了。
要知道,伴随万物互联和技术进步,对芯片的需求本来是指数级提高的,芯片行业自身则是一直在加速扩展和迭代升级,虽然近年来弱于摩尔定律,但总体上也是进步极快的,而正是芯片行业的摩尔定律,让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不停的“加量(升级)不加价”,这是全球通胀平稳极其重要的内在原因——但是现在,摩尔定律本身要被打破了,那么对通胀的影响,自然不必多言了。
二、美国的补库叠加财政大放送
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在历史上QE高度成功无通胀的背景下,叠加美国国内政治环境(民主党试图缓解贫富分化并刺激经济),美国选择了规模空前的财政刺激政策,而在供给端,由于疫情导致部分供应中断,所以供给偏弱,导致目前美国的库销比处于历史性的低位,历史经验来看仅补库需求就可持续至少一年,更何况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还在路上……
欧洲虽然财政刺激力度弱于美国,但也存在疫情后期的超补偿效应。
三、中国的碳中和
这个我就不展开了,已经有足够多的分析了。
四、扶稳坐好,祝福世界
其实以上三大因素,其中任何一个,就已经是对通胀不小的推动了,但现在阴差阳错居然凑到了一起。只能说:世界你好,祝福你了。在经历了十多年没有通胀的舒适时间后,压抑已久的通胀恶魔,已经苏醒了。
微彰琦谈:不用焦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受损不是最大的,甚至还有些受益。对于不是私人银行客户的咱们普通人来说,很简单,该吃吃,该喝喝,同时永远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尽量让自己能对单位有贡献或者更大贡献,就足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