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有红包信息
能花钱的女人怎么花钱才有价值?
前两天网络上有个宁波的狗血故事,两个网友见面,女生点了2万多人民币,包括帝王蟹,还有红酒。然后男生就走了,逃单了。两个人后来接受记者采访都觉得对方是骗子,女生说以为这男生是富二代,朋友圈又晒豪车又晒钱,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在二手车店的打工仔。男生说女生上来就点了2万多,我不走我是凯子吗?
灵哥的笨人的投资课上周末上线,和订阅的学员进行很多沟通后,我发现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对于“钱”,对于“花钱”缺少基本常识和概念。这也难怪,从小我们被教育的都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母也不会主动跟你谈钱,跟你谈如何花钱,如何管钱,如何进行财商教育。
所以很多人订阅课程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灵哥,我根本存不下钱,就别谈投资了。
今天这篇内容就是带你们深刻理解花钱的陷阱。
我们首先回到开始的那个例子,男生去约会这个女生是不是就想吃白食,故意逃单了呢?可能也不会,如果这个女生不是点2万块,而是2000块,那这个二手店打工的男生可能也就咬咬牙认了。
但是这个男生在朋友圈发自己豪车这些展示,心理学上就给了女生一个锚定效应。即这是一个富二代,所以要去高档餐厅,包房,然后点了拉菲和帝王蟹,女生还觉得很委屈,没点多少,都是她平时去的时候普普通通会点的东西。
锚定效应
价格这个东西往往是心理的作用,在超市里面在同一品类的产品中,会放一个很贵的牌子,这是用来做价格锚定的,最终客户就会买了价格适中的,而不是买最便宜的品牌。因为这样会让客户从心理学上觉得自己没吃亏。
在加州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海滩上有两个小摊贩,一个卖CD,一个卖T-shirt,当T-shirt 摊摆个牌子标10美元的时候,他们发现客户平均愿意为每张CD支付7.29美元,但当T-shirt被夸张标价80美元的时候,客户平均愿意为每张CD支付9美元。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其实根本搞不清楚一个商品价格和实际价值是否相符,在很多可以讨价还价的购物环节中,常常会遇到卖家把价格卖的很高,到你还价的时候,你还一半你就觉得公平了,不好意思了,但实际上很多时候你还到一折也能成交。因为卖家出价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个锚,你出价的时候不得不参考这个锚。所以才有中国那句老话,只有错买,没有错卖。但如果你不知道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的话,大多数人还是会很高兴的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带着自己砍完价的商品愉快走人。
这种情况在国外旅游的同学应该深有感悟,而且最搞笑的是,很多人会发现他们带回来的其实都是义乌货。关于旅游方面花钱的陷阱灵哥我下文再做探讨。
1983年4月,英国做货币改革,把1镑的纸币换成1镑硬币,经济学家保罗韦伯利就做了一个实验,让一组人每个钱包里面把1磅纸币和1镑硬币做了标记,实验结果是,1镑钞票在钱包里面停留的时间较长。也就是从心理学上,研究表明人们认为1镑的硬币是零钱,更不值钱,可以更容易花掉。相反1镑的纸币是一笔重要的钱,仅仅因为是纸币。
在美国也很有意思,去过美国的同学都知道美国人喜欢用大量的1美元纸钞。我每次入住酒店给小费的时候,拿出三四张1美元的纸钞,总觉得少的感觉,但实际上如果想想换成人民币20元,也不少了啊,酒店服务生无非就是帮你扶了个箱子而已。
但我们反过来,从拿到小费的人来讲,一次如果三四美元,一天即使有十个客户给小费,也才三四十美元,那也真的不算多。而且花钱的时候,他们数着一张张一美元的票子,脑海中都是一次次跟客人陪笑换来的,心里面肯定觉得钱赚的来之不易,花钱也会格外谨慎。
但用信用卡的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1999年4月19日,凯尔特人和热火队比赛,麻省理工MBA的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拿出2张票,问学生愿意出多少钱买票并写在纸上。一组只能现金支付,一组信用卡支付。结果显示付现金的组平均出价28美元,信用卡支付的组出价高出两倍多60美元。
那么现在就是数字支付的新时代了,连从钱包掏出信用卡,秀一下是白金还是黑卡,然后刷一下的那种花钱仪式感都没有了,现在都是数字。不仅仅是数字,还有花呗。
每次你打开花呗还款的时候,看到最低还款额那么少时,你瞬间消费的情绪就又被刺激起来,原来没花多少钱啊,继续OMG,买他。
心理账户
同样还是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省50元美元,但是要走45分钟去另外一个商店愿意不愿意。调查下来的结果是,如果商品的价格是100美元,大多数人就愿意,因为能省50%呢。但如果商品价格是1000美元,很多人就不愿意。1000美元都花了,还在乎50美元吗?
但理性来看,其实都是走45分钟省50美元,压根就没根本区别啊。
1982年,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有至少9个心理账户:日常必需品,低端奢侈品,文化教育,个人财富,安全,衣服和化妆品,外出旅行,零用钱和生活水平提高。
比如出去旅行的时候,旅游景点的很多商品更贵,但很多人还是愿意买,因为这个钱出自于“外出游玩”的心理账户,而不是“日常必需品”的心理账户。而外出游玩的心理账户就是出去玩花钱多是正常的,或者出去玩不要亏待自己。
如果我们去超市,一瓶红酒300元,很多人可能觉得贵不会买回家自己喝,但是如果逛完超市和朋友去酒吧,随便喝两杯酒就花掉300元却花的心安理得。这是因为在酒吧的心理账户是高端娱乐,而超市买酒的心理账户是日常食品,日常食品不值得花这么多钱。
但实际上灵哥在笨人的投资课里面第一节说了,其实只应该分两种账户,工作账户和投资账户。
也就是说如果你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不管是压岁钱,男朋友给你发的红包,父母给你的赠与,还是赌场赚了一笔横财,这个钱应该进哪个账户呢?当然应该是进自己的投资账户。
这肯定不属于工作账户,可能有人会问,能不能单列一个账户呢?不行,因为我在笨人的投资课里面说了,只有两种能持续赚钱的模式,工作赚钱和投资赚钱,工作是拿时间换钱,投资是让时间帮你赚钱,都是有规律可寻努力就能得到回报的,而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能天天发生对吧。
但实际的情况是怎样呢?实际每个人的账户是微信零钱钱包,支付宝余额宝,那么经常你抢红包,男朋友给你的节日赠与都是到你零钱钱包的,那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哇,横财,花掉。但在你花掉的时候可能完全忘记了,在你另外一个账户上花呗还欠了钱。
但如果你按照灵哥的建议,严格用两个账户把工作收入和投资理财收入分开的话,你就不会犯这个错误,你就时时刻刻对你的资金和消费情况能有掌控,这样你就不会被诱导花钱在不必要的地方。
规避损失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内曼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位女士花了160美元买了两张戏票,到了剧院找不到票。再花160元美元,还是直接回家?调查结果显示90%人认为她应该回家。
但如果是她带了160美元现金想到现场买票,结果到了以后发现钱不见了,她应该用信用卡再买两张吗?一半人说她应该买。
其实两种情况的本质仍然是一样的,但是第一种情况丢的是票,第二种丢的是钱。在第一种情况下,大家不主张这位女士继续花160元美元看戏,原因是大家的心理是规避损失。损失已经发生了,别再让自己再损失了。
人都不自主的有规避损失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时候会让你花更多的钱,有时候则能让你省钱。
比如我订阅了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美股网站seekingalpha.com里面很多牛人专栏。每个月我都会听到Appstore扣款的声音,因为是自动扣款,每次我都会纠结一下,因为好几个专栏我很久没看了,我要不要取消呢?
但是心理上感觉就是我已经拥有了这个专栏,取消掉就感觉有点遗憾和损失,因为这些名家专栏还是不错的,我随时想看的时候就可以去看,虽然有的我已经三四个月没去看了。
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我应该坐下来喝杯咖啡,然后认真评估下哪个专栏应该取消订阅,但每一次扣钱提醒都是我在忙的时候,我会脑子里面纠结一下,然后想,哎呀也就80美金一个月,这个钱又没什么,为股票投资而已,万一某一天看到一个有价值的信息,那收益远远超过80美元,还是别为这点小事儿浪费脑细胞了。
但有时候规避损失也能帮你真的省钱,比如特别管不住自己花钱的人,如果去把钱存了个定存,或者认购了一个基金,提前赎回的时候他往往会被告知有手续费,比如基金有额外的赎回费,定存提前取可能只能按照活期计利息。这时候规避损失的心理就会发挥作用,要不还是存着吧。
所以对于更有钱,更高净值的人来说,为什么做资产配置一定要配股权买房子买房子?因为有一段时间资金不能动,对自己才是最好的约束。不然钱很容易被败掉。
在股票中,有一种错误的规避损失的心理会让你亏钱,甚至陷入万劫不复,比如你买的价格是10元钱,股票涨到了15元,你觉得你赚了50%。但是当股票跌到12元时,这时候你的心理状态不是赚了20%,而是亏了20%。有很多人就会犹豫,为了规避损失,就寄希望股票再涨回去一点再卖,结果股票跌回到10元,这时候他还是犹豫,因为他觉得损失更大,一直到跌破10元。很多人都是在12元不肯卖,反而是跌破10元的时候不得不卖。
很多人都是被自己的心理状态误导了,因为买卖的标准应该是股票价格和价值的波动关系,市场不会为了你的损失而涨回去。另外,我们回到第一个陷阱锚定效应时,你会发现,锚定在15元算股票损失是错误的心理,因为15元你还没有卖出没有变成现金,所以盈利压根就没有实现。
但很多人还是会不断重复的犯规避损失的错误。
花钱回馈朋友
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生了孩子,成为了辣妈,想了解社交媒体怎么做,成为辣妈网红,她就联系我。
我也很久没见她了,她说请我去她家吃饭,我说好呀,我给你们全家带大闸蟹过去。于是我难得开了车过去,她家地库还不好找,她走出小区好几百米引导我进地库,晚上我和她一边聊天一边烤肉一边和他先生喝酒,一边跟小朋友玩,喝high了,叫了代驾回去。
我对她现在如何做她的辣妈社群给了不少建议,但是她并没有花钱来回馈我,我加入的是她的家宴,但实际体验却比在外面花钱吃饭要好的多,友情反而加深了。
让朋友帮忙尽可能不要用金钱的方式进行回馈。因为一旦人际关系变成了交易关系,帮朋友的满足感就消失了。朋友相互帮忙有时候不会计较谁帮的忙大,谁帮的忙小。
有些人回馈朋友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找餐厅吃饭,实际上还是金钱回馈,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餐厅档次低不好,档次高也会让朋友觉得你过于破费,花钱也不一定达到效果。
所以回馈朋友最好是用心而不是花钱,最重要的是管控体验,好的友情都是因为好的体验。但今天很多人花了很多钱,还收获不了好的友情。
高薪暴富
今天很多聪明人都在追求高薪,除了灵哥在《笨人的投资课》提出的要从对手盘角度考虑问题外,高薪还有其他一些负面作用。
首先是很多人拿到高薪之后压力会变得很大,也就是要保住高薪职位付出的努力难以想象。但有时候压力太大反而容易发挥失常,心态失衡。
人生中压力不能不大,但压力也不能过大。在职场竞争中,高薪岗位很多的激励来自于短期奖励,但短期奖励往往会起到相反的结果。只有激励来自于内心而不是短期的金钱才能真正把事情干好。
我来说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时候读书不错,现在回想我父母从来不在我考试前说你考的怎么样就给你怎么奖励。相反,我爸会指着马路上拖板车的人跟我说,你爸没什么背景,没什么特别的本事,你自己要是不努力,你以后就是拖板车。
这种紧箍咒大概比什么物质奖励都管用。
高薪的另外一个副作用是只能上不能下,遇到挫折容易陷入聪明人博弈的困境,因为在高薪的圈子,赚钱多少显示出社会地位的高低,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参考就是你的薪水和奖金的多少。如果你年薪百万,但是你知道当初还不如你的同事现在年薪一百五十万,你就会生气,因为你会觉得你被轻视了。
这种情况在最顶尖的名校毕业生中尤为明显,因为大家是把薪水高低和自己的智商能力去进行挂钩,而不是跟自己实际能给企业社会创造的价值去挂钩。
有一个心理学理论叫经历延伸假说(experience-stretching hypothesis),这个理论是说如果一个人去米其林三星饭店,吃过最顶级的美食,那么他去一个普通餐厅品尝一份金枪鱼三明治的乐趣就没有了。
很多NBA球员,中彩票大奖的有一样的问题,突然有了很多钱,然后拼命花钱,怎么花钱都不满足不快乐。
所以无论是高材生毕业拿了高薪,还是富二代父母大笔赠予,还是比特币赚翻了,都要避免这种陷阱。钱要循序渐进花在美好的事物上,逐渐升级消费档次,而不是一下子就要享受最好的最贵的东西时,你从花钱中得到的快乐会持续的更久。
赌徒心理
男人常把花钱和安全感和自由联系起来,女人却更愿意仅仅是为了花钱而花钱。为什么一些男人会赌博?因为赌博越来越上瘾的时候,赢钱的快感逐渐减弱,但它能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因为有时候在外部压力很大的时候,赌场反而能把一个人平静下来。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会?赌场为什么会让人平静,赌场不都是奢华喧闹吗?这是因为赌场的博弈纯粹就是筹码,但是很多人在社会上现实的博弈和压力就大的去了。人最怕的不是输,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输,那种现实生活中的煎熬压力和无助感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很多人要不是通过赌场,要不是通过交易股票进行赌博,因为这里面的博弈足够简单,仅仅是关于钱的博弈,赢了会所嫩模,输了工地搬砖。本质上就是这样的,有很多非常聪明的人在赌场博弈,他们可能亏了钱,但他们觉得至少那一刻他们是平静的。相反他们回到家里面对家人,回到单位面对领导同事和客户,很多人都是想自杀的。
所以在赌场中,聪明人的心理状态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老虎机显示的是2个橘子,1个草莓。正常人觉得输了,但是赌徒的心理是差一点就赢了,二个一样几乎就等于三个一样。当他们下注的马跑第二或者第三时,赌徒认为这是他们快赢的信号,而不承认赌输了。
因为赌场是他们唯一能找到赢的感觉的地方,当然最终也是埋葬他们的地方。
后记:以上的花钱的心理学陷阱你通晓并对照自己进行纠正后,你会发现你能够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消费,让自己的财务能力迅速增加。
一个普通年薪过万的小白领,假设能够避开花钱陷阱,每个月的零钱如果少花1000元,一年就能12000元,5年就是6万元。假设一个二线城市的房价是200万,首付60万,父母资助30万。5年少花6万相当于让你提前一年买房。
切忌赌徒心态,明天我将更新“笨人的投资课”的新章节:风险与纪律。
想订购课程的同学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链接,学员反馈请点击
丁辰灵:成为人生赢家,600个粉丝购买笨人的投资课反馈汇总
周日晚8点将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发送1000个红包到灵哥财富课微信号,欢迎扫码关注。
丁辰灵
微信号:ding_chenling
投资人,科技财经作者
《花钱的艺术》作者 Claudia Hammond
这篇文章算是我阅读《花钱的艺术》的读书心得,里面部分案例和心理学理论都来自这本书,推荐大家阅读。
推荐阅读:
买买买的消费心理_愈得愈不足效应(补偿自己不落后于人)_人有我无_狄德罗效应_订阅号:木木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