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两本书:
林奇私募书《看透价值投资》
第一本是国内私募基金经理写的,我已经看完了。这本书对于刚刚开始干投资,或者还在业余门槛想进入夹头殿堂的小伙伴,应该算是一本好书,书里面的基本理念,道理都是非常正的,而且比较通俗易懂。所以可以推荐一读。
当然读书要讲究方法,有一些作者自带结论性的语句,是有商榷空间的,比如说在书中有认为第一看好什么,第二看好什么的语句,究竟对不对呢?值得讨论,但无伤大雅。
又比如作者对航空行业的认知和评论,从分析上看,显然是暴露了认知不足的。
这是正常的,就是我们说的能力圈问题,(看书当中读到别人对某事物理解可能不如你的时候,也是有成就感的,不是吗?)毕竟一本书不可能把所有行业都精辟点评到位,否则就应该卖8888元了。
浦东第二大鳄:林奇可是从小房产中介干到陆家嘴豪宅大佬,足够励志。
飘飘龙18号:房中介→炒房→卖房炒股→投机→“价投”→私募(挖来了何天峰'本书另一作者,订阅号趋势交易的奶爸)大概这样。
《财务诡计》
财务诡计这本书也是推荐的,普通投资者就算了,但肯定适合基金经理和行业研究员常备一本案头,一方面大量的经典案例读熟了都是一个提醒,比如确认虚假收入这一类,现在互联网公司GMV有多少水进了收入表?
比如改变会计确认收入规则这种也很多见,有一阵夹头股神在网上忽悠first solar,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做财务模型的时候,自己要疑犯从有,多调整几个版本看看变化。与其被数字玩,不如你玩数字。
书里面穿插的小贴士内容部分,也很有价值,可以细品品。
笨狗哥:张总还需要看国内的私募价头写的书,我猜,不超过1小时看完。
哈哈奤哈哈:花小钱看到别人的思考都是赚的,如果在此基础加以自己的思考,那就快车道了。
推荐阅读:
2020年11月22日
这两天跟一位业内搞宏观的朋友交流,分享一部分有价值的观点。
未来银行难以支持大量企业的贷款需要,银行难以承受大量坏账,所以就需要风投、资本市场去支持,风投了100个项目,5个成功就能回本,95个死掉都没事。
各方面来看,都需要资本市场持续改革了,到了非搞好不可的时候了。
大消费行业还是资本市场最有价值的一块。
- 具体细分人群来看,中国有3亿老年人,对应的医药医疗的需求。
- 然后有五六亿中产,对应的是可选消费的升级。
- 还有一类是90后,将近2亿人,更懂直播电商等新兴消费。
- 然后是00后、10后小朋友,对应的是教育和医疗的消费需求。
前阵子我去调研一个上市公司,老板说上市三年快解禁了,就稍微卖一点点吧,当时说了一个具体的减持数字,量比较小,有其他地方要投资用钱,结果上周我看公告出来,减持量还不小。
我想,公司各方面看起来都挺不错的,投资其他啥东西,回报率也不如投资自己的这个上市公司啊,为啥老板还要这样减持套现呢?
于是我就默默的从关注股票池里删除了。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在选择一家公司去做投资的时候,除了分析财务指标,商业模式,老板、团队情况、护城河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要看,就是企业文化,只有正面的,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下,公司才有可能真正长大。
我们这个地方,太缺乏诚信、道德、契约精神之类的东西,很多生意人赚钱都是靠坑蒙拐骗,所以很难真正做大,而有一部分骗大了,也容易出大事。
永远不要看一个人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奇哥平时是怎么做事的呢?
公众号不发损人利已的广告,虽然很多P2P,投顾、期权、传销等广告报价都是几百万一条,统统拒绝。
自己不在公司体外炒股,把钱都投到自家产品里,跟客户的钱放在一起。
这样就避免了任何坑害客户利益的可能性。
这相当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把自己全部的钱都持续增持自家股票。
我们公司一个深入骨髓的企业文化就是不作恶,共赢。
希望这里更多的朋友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做好事,从长期来看,才是回报最大的。
神吐槽:比尔盖茨,马云,马化腾都在一直减持自家公司股票,减持之后就大涨。
当然了这是分散投资策略,也是林奇宣传自己的一种方式,让大家相信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策略,林奇说的很多事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