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帮一位朋友整理了关于新人回复外贸询盘有哪些技巧,因为微博网友问我的也很多,破例发出来,外贸新人可以参考一下。
我工作前三年干的最多的三件事:
- 回邮件;
- 跑工厂;
- 优化图片。(报价单)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询盘,新人以后就会明白,往往几个不起眼的询盘,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所以我很反对那种模版式的询盘回复,误人子弟,这种千篇一律的模版依然被大部分业务员接受,但是你反过来想,如果你是客户,找工厂询价,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回复?当然是走心啦!
我把我的技巧总结为几个方面
知己知彼
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业和产品了如指掌,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客户公司的背景事先摸底。
首先看客户的邮箱后缀,大约三分之二的老外的邮箱后缀,是他公司的网址,你顺藤摸瓜找到他的官网,这时你很有可能找到你的同行的产品,你需要做一个分析,我的产品优势在哪里,他们的市场特点是什么,竞争对手哪几家,都记在小本子上。
如果找不到同类产品,说明你的产品是客户准备开发的新产品,那你就需要提炼出你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让客户觉得你就是不二之选。
写邮件的时候,如果客户公司专业性比较强,注意表达一下对客户公司的了解,不卑不亢地夸一夸,比如we know your company for 5 years;…I am very pleas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等,让客户感觉受到重视。
接着把小本子上为客户“量身定制”的内容放进去,让客户感受到你的专业和诚意,第一印象就好了,后面就好谈很多。
如果客户后缀是gmail,yahoo这种,基本上是中间商或者买手,那你的沟通过程中要突出自己的价格优势和核心卖点。
简短语言介绍工厂资质
不管工厂是不是你的,你都必须介绍“our factory”有哪些资质证书和验厂,这点很重要,特别是欧美客户非常认这个。
我经常用的一招,明星效应
每家外贸公司或多或少都有明星客户嘛,像我们鞋类就会有Clarks,GEOX,Coach,Aldo,bata这类客户,但是询盘上大多数客户不是大客户,我就告诉客户我合作过哪些大牌子,塑造自己的专业性。但同时告诉他们,我们更愿意和小客户合作,帮他们做大,这样小客户会感到受宠若惊。
优质的报价单
这是必须的,我对公司业务员的要求,报价单必须比竞争对手高出两个档次,图片要高度统一最好是白底图,产品简介,规格明细包装资料装箱数据MOQ这些都要,最好加上适用场合以及热销市场,把客户可能会问的问题都写进去,但注意不要太啰嗦,拍版简洁大方一目了然即可。
在线视频
平时注意把你公司产品上传到油管,不要告诉我你不会fq,发邮件的时候把相应产品链接给他,邮件本身最好不要附视频,如果尺寸太大了容易退件。
标题也很重要
Re后面一大段,如果是b2b平台的询盘,尽可能保留客户自己的标题,删掉系统重复性的字段,也可以加入重点,特别是客户邮件内提到过的产品名,工厂等信息。
原文链接:微博@风中的厂长
年轻是打基础的时候。
具体打什么基础?
幕僚长认为,有几样能力是必修课,是前提。
1. 实事求是。
这个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常说的:不要太关心世界应该怎样,多去研究世界本是怎样。多关注事实,而不是观点。比如,你月薪五千无房,小A月薪两万有房,是事实;你认为你比小A更聪明、更有见识是观点。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可能是错的。
要多基于事实形成假设,基于事实验证观点,基于事实去积累认知。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升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反过来,把年轻的时光花在追新闻跟热点、做价值观判断、judge别人、挥洒情绪上。
2. 有效沟通。
很多人不会说话,甚至不敢说话。能做到清楚的表达,是沟通的基础。社会新人,先别急着讲故事,做复杂论证,先锻炼自己做简单汇报、陈述想法的能力。可以借用金字塔原理中的总分结构,先说论点,然后分别用两三个事实支撑论点。学会放慢语速,想好了再说,先不要过分关注对方的身份、地位。
更重要的是,学会倾听,做到边听边梳理信息。理性上,什么是对方的核心需求?5W1h?没听明白的可以通过重复、再次确认。感性上,对方展示出怎样的情绪?换位思考,学着共情。
3. 态度认真。
从小事做起,把事情认真闭环、办好。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音,说的就是要闭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就是闭环,基础中的基础,需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同时,要用心提高做事的质量,拒绝粗心马虎。做人做事,从开始就要做到超出别人预期,一个人产生第一印象的机会只有一次,试着把及格线提到80分。这会让你在未来的工作、人际上收获更多机会。
年轻是你与社会的初次相见的时候,之所以说这三点非常重要,是因为:
实事求是是认知的基础,能帮你逐步建立思维框架、完善三观,形成核心算法;
有效沟通是做人的基础,能让你开始学着与人信息交互、情感交互、读人懂人;
态度认真是做事的基础,能使你养成靠谱做事的态度和习惯,强化执行力。
有了这三个基础能力,你就会更自信地同外界输入和输出,延伸、深化去建立别的能力,也会更容易。
年轻是打基础的时候,偏差一点,地基就会歪,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和习惯,以后很难从根子上扭转。
如果不想回炉重造,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刚开始就把地基打牢。
wang_xiaochui:非常认同。其实,世界上大概率不存在屌丝逆袭这回事。大器晚成如任正非,创立华为之前,35岁已经在科技领域获得全国大奖,正是由于十余年的积累,后面他只是转化为生产力了而已。上述几个基础打不好,价值观、处事方式、知识结构一旦形成,重塑起来难度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