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 马太福音 13:12
Oever youthful, Oever weeping.
翻译成中文是,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这是每个人都羡慕的年轻的状态,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另外一个常随的阴影。那就是贫穷。永远热泪盈眶是很美妙的,但是永远贫穷这个事其实是没那么美妙的。
我们排除极端的统计数字,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对于年轻人来说,占有的财富比例和人数比例是极低的。以美国各代为例,80年往后的千禧一代仅占全社会财富5%。
首先的问题是,社会财富是如何分配的。
财富来自于社会本身,个人在现在高度协作的社会下,其实是相对难的直接产生财富的。有几个问题,财富后续。
现金其实不是财富,起码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资产上千万还是相对多的,现金上千万其实是非常少的。
整个社会沉淀财富最多的地方是这么几个:
- 权益性资产,中房和美股。
- 大型社会服务机构,也就我们说的盈利企业,其次是各种社会资产和原材料。
我们常常说,过去的二十年是飞速发展的二十年,财富来自beta。
什么是beta,就是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而在此之外,财富的生成来自beta,财富沉淀到资产中,而资产总是要有人来买单的。
因为机制问题,通缩比通胀更痛苦,大家是可以接受温和的通胀,但是不愿意接受剧烈的通缩。
资产价格的稳步上升,长时间的现金选择的结果,大家发现拿现金是被温和压榨,所以投票到了所谓的社会性资产上。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变成了另外一个问题,资产对年轻人来说变的太昂贵了。
就是这个玩法的准入门槛,变得对没有积累的年轻人十分不友好,这变成了一个制度性的套利和杀穷,利用准入门槛卡死在了这批人。
财富优先分配到社会性资产。其次是高盈利的垄断企业,其次是各种社会生产资料和原材料。
年轻人可能二十岁出头才参与到社会性经济活动中,而财富是向社会性资产和优先结构共同分配的。
所以这个贫困是可以理解的,年轻一代必然在现有财富分配结构的末端。
而另外一个分配财富的路径是财富浪潮。
大的全社会性的大beta,比如改革开放,对外贸易的开始和扩大,比如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beta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力量,而年轻人的最大问题是,参与社会财产性活动的时间短。也就是碰上这种时代红利,并在时代红利中获利的机会,从统计的概率上来说是相对少的,这是事实。
所以年轻人贫穷,一方面是在社会财富的分配端处于劣势,另外一方面是从社会红利中汲取力量的时间较短。这和努力与否关系不大,这是结构性问题。
债务的本质是时间价值折现,奴隶制的本质就是债务制。
社会中的债务是优先针对年轻人的。年轻人的债权是最优质的债权。
这是最潜规则的前提,上一代往往拿着在上一轮大发展中拿到的大把社会性资产,而这种社会资产,本质又在创造年轻人的债权。
当我们看到舆论导向年轻人拥有更多负债的时候,我们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个制度的导向,就是这么设计的。
客观来说,年轻人有最大的资金需要缺口,因为处在一个初次购置资产,建立家庭,培育后代这样一个动荡态中,其次是年轻人有最优质的劳动债权时间,这是债权方最在意的。
时间就是金钱,钱这个东西多少都是可以印的,年轻人的劳碌之命才是最肥美的果实。
另外一个问题是,社会责任权利是如何分配的。
很简单,这个是需要依照权利机关下推,各社会的权利机关都不会太年轻,所以相关政策甚至思路是以维护和倾斜利益群体为主的。
但是无论怎么来说,社会的支柱劳动力和做事的中坚力量,是来自于各位被生活压迫的年轻人。或者说,这是责任群体。
所以制度很难从利益的角度更偏向年轻群体,更多是向下收割责任群体。
这个代际的卡塔尔联盟,心照不宣,牢不可破。并且当权利集中时,沟通利益时也会倾向于在这个联盟内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言。
我们有无数的理由说,财富按照现有的分配情况,实际上是利益最大化和合理的情况。
但是财富是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民的力量才是真正的财富,社会安定才是财富最大的载体,如逐利性过于贪心,不满足当前的分配,努力推动利益分配极端不均衡的时候,就是共产主义宣言所阐述的情况,无产阶级可以失去的只有枷锁,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上空盘旋。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彼岸思考
微信号:sec_meditations
功能介绍:真理并不普世,可以用来收割。
公众号使用指南:
在公众号回复「认真思考」或者 「交易随记」。返回对应的文章专辑。
订阅号留言:
梁颖
现实中所谓资本积累过程的完成,无非就是通过这三种途径:权力资本化、智力资本化、体力资本化。这三种过程对应着任何现实人的三种存在关系。所谓体力来自肉体,智力来精神,而权力来自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结构本身。想想年轻人除了体力占优,其他两项还真没有啥优势呢。
^_^哈哈
奴隶制的本质就是债务制,我觉得这句在一方面代表了灯塔国的本质。
推荐阅读:
《少数人的晚餐解析_几分钟讲述人类历史黑暗时刻_dinner for few》
多头永生 通货膨胀
有个曾著名的被封禁的id。提过一个很著名的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这个问题的理解,有助于保持头脑的冷静。
如果我们分析财富的来源,大部分的富豪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比例是股票的市值。如果我们换一个类比来描绘这个场景。
宏观物体在时空背景下和一个电子的模式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都是在时空背景下以光速运动的物体,以概率云的形式分布,我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但我们知道自己会以某种概率出现在某一个位置,以某种形态存在着这个概率云里。 张斐
最上层的轨道,意味需求最多的外部能量。关心能量是如何流动的,远冷静于惊艳轨道的不可触及。
马斯克的定义,“如果你以更好的方式组织人员来生产产品和服务比以前更好,并且您在其中拥有一些所有权。那实际上就是您有权分配更多资本的权利。”而这些所有权对公众定价,这个流动的路径非常清晰,股票面对大众的,只有大众能够支撑起市值。
而市值是个三角形。这是市值鬼魅人心所在,当我们谈论市值的时候,往往下意识的觉得市值是个正方形,哪怕当市值膨胀流动性爆棚的时刻,流动性也只有薄薄的一层,当底层仓位持有者减持的时候,往往发现,市场上的流动性只有最上面的一层。2018年,持股不动十八年的南非报业公司第一次减持腾讯2%的股份,腾讯这个基本面好的不能再好的公司,市值接近腰斩。
我们都经历过对通货膨胀的迷思,也就是对印钞本身的深恶痛绝。但是如果跳出整个系统去看,通货膨胀的目标根本不是渺小的个人,而是是最富有的阶层。
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于1937年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以14亿美元资产去世,这将是2020年通胀调整后大约4500亿美元。而他的大约200名继承人今天估计总共拥有100亿美元。
几代人的与长期通货膨胀率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匹配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本质上来说。这是秩序的真义所决定的。
秩序的真义有这么几个部分,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系统的熵减。巨额财富天然衰减是必然的现象,否则就会导致系统内部无法完成熵减,当系统不能完成熵减的时候,这个系统就无法维持秩序。天地不仁,不是故意不仁,而是不仁才能导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左派的底色是隐含的自我毁灭的欢愉,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目光所及只有,生存。
真正长效的组织,都是在不停的清洗自己的队伍,这是规律,作为组织参与者当然是悲观,但是要看到这个事情的必然性。所以为什么清洗队伍,这是熵减的唯一手段。
所以通货的膨胀是必然的,而通缩实际上是个伪命题,这个伪命题与货币不能超发有关,各个王朝后期,物价飞涨,飞涨是必然的。历史上的通缩都发生在没有纸币印钞的阶段,1926年美国的大萧条,是与黄金挂钩印不出钞票救市。而纸币时代之后,只有利率正常化和qe,再也见通缩的身影。
我们老说放水是管他洪水滔天,实际上放水是几乎的唯一解,可以预见的事情是,放水会一直持续下去,这是有生之年不会改变的事实。而有能力对抗这种趋势的资产,天然就会获得溢价。而我们要理解的事情是,这件事意味着所有资产,财产,服务的涨价,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必然。
当然没有九十度角只涨不跌,历史在上涨的自我毁灭与自我纠正中曲折前进。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空头这部电影,被里面的情绪。觉得做空实际上是更正义的一方,更智慧的一方。实际上是反的,做空是特别没有效率的事情。最简单的例子,浑水实际上有影响市场的能力,但是他实际上的AMM没有很高,连个普通的多头基金的零头都达不到。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回到我们上面那张图,做多是从下往上构建市值三角形,而做空是从上往下拆解市值的三角形。天然来说,做空是事倍功半,而做多是事半功倍。在经历过一个牛市后,总有很多发财的个体,而熊市中寥寥无几,就是这个道理。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钟爱做空,从开始就错了。真正的大佬都是一把一把抄底抄上来的,比如60年抄底香港的李嘉诚,三次疫情抄底的王文银。在社会无风险利率为正的前提下。做空是逆水行舟,长期来看没有丝毫胜算可言。
如果你想让生活更简单一些,那么就要限制一下自己的能力。哪怕市场提供了做多和做空两种能力,只做多会让生活和交易更简单。看空不做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纸币时代,多头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