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会依恋大人,但为什么他们和父母分离时,反应是很不一样的?有什么“隐患”?
心理学家鲍尔比把1周岁的小孩按反应分成3种:
大多数小孩属于第1种
爸爸妈妈离开房间就哭、心烦意燥,等爸爸妈妈回来就主动要求抱抱,安慰安慰就平静下来。
20%的小孩属于第2种
爸妈走开后特别痛苦,等他们回来也难以平复难过的心情。他们好像想惩罚抛弃自己的父母,但又想让爸爸妈妈抱抱。
20%的小孩属于第3种
爸妈“抛弃”他时,他不怎么难过;爸妈回来时,也不主动求抱抱,甚至还会回避和爸爸妈妈眼神或肢体的接触。继续玩自己的,或者眼睛看着别处,爸爸妈妈喊他,好像没听见的样子,这叫回避型。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安全型,而不是其他两种吧?
第1种小孩属于安全型,第2种就是焦虑-反抗型。
- 安全型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建立亲密关系,而回避型容易发展成冷漠孤僻的性格,他们成年后的典型特点是:害怕被拒绝、被抛弃,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潜意识觉得身边人早晚会像小时候的爸妈一样离开自己。
- 一项研究还发现,焦虑-抵抗型、回避型的小孩长到3-5岁后,更容易被错误的意见误导。他们的记忆能力不如安全型的孩子。如图1。与之相反,安全型的孩子对细节的记忆力更好,分析认为其他组的小孩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刻意回避许多与家庭、父母等有关的事物,这可能有很多潜在负面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
- 跟父母有关。如果父母对他们的需求更敏感(安慰哭泣、多身体接触),他们更可能发展成安全型,否则可能向焦虑-反抗、回避型发展。
- 跟父母有关。如果父母表现过多焦虑或不耐烦,一般会会吓到孩子,最终增加发展成回避型的风险。
- 跟父母有关。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孩子向后两种发展。
- 跟妈妈有关。有一个孕期精神压力大的妈妈、NR3C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因而更高的孩子,更可能发展成后两种。
- 跟孩子自己有关。一项研究发现,催产素水平更高的婴儿,更有可能寻求父母的抚慰和关注,并对亲子互动有更大的兴趣。这样的孩子比普通孩子需要更多的亲情支持,才有可能顺利向安全型方向发展。
- 跟孩子自己有关。多巴胺受体D4基因发生特定几种变异的孩子,不太容易发展成安全型。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如果没有妈妈的照料,爸爸、其他近亲属、保姆等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孩子的依恋需求,他们会对最悉心照料他的人产生依恋。
但有一个数据要说,一项研究发现每周非母亲护理时间超过60小时的,更不容易发展成安全型。
其实还有比较极端的第四种类型的孩子,发展心理学家称之为无组织型依恋。
这种孩子是最没有安全感的,父母离开茫然失措,回来安慰他却又排斥,态度冷漠。这种一般是孩子对母亲的照顾完全失去预见性,一般是被严重忽视和遭受虐待过形成的。
长大后精神病风险是最高的,不过这种一般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