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相里朋(工信部):解读联盟首个区块链团体标准_主要成果_重点工作

2019年1月9日,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技术团体标准《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信息系统评估规范》。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倡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核心发起单位,联合蓝石区块链实验室等六十余家单位共同发起。

对于企业而言,团标对技术及应用研发有何借鉴意义?作为创业公司,在巨头尚未发力区块链时,如何抢占区块链高地?

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上周发布了团标,团标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实际可以解决企业哪些痛点,可以结合描述场景来谈?

国内首个区块链方向的技术标准,从技术角度阐述区块链的技术参考架构,以及其质量模型,并给出定量、定性的评估方法和具体的评估指标。

结合我在贵阳区块链指挥部工作期间的一个案例谈谈,我们共同推进十二大区块链应用场景,三个政用、四个民用、五个商用。以精准扶贫场景为例,作为国家重大工程,要求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三流合一,推进数据公开透明,创新推进精准扶贫,助力数百万人口脱贫致富。

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面对诸多技术选型和系统建设的难题,主要是辨识真正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及其具备的特性,是否合理应用技术并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建设的质量如何保障和评价,同一维度技术如何选型(比如说,上百个公式算法到底该选择哪一种,还是人云亦云选择PBFT),如何区别区块链企业的产品的优劣等问题。

贵阳问题代表了普遍问题,才有了今天的技术团标。

我们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在推进区块链应用及落地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抓手,协助其在实施前,辨识技术真伪及技术特性,实施后保障系统建设质量,减少系统缺陷;从企业角度看,为研发型企业提供了一个技术规范,指导其研发区块链相关产品、选择技术要素和业务功能。为应用型企业提供一个评测准则和评测报告,评价其区块链应用质量的优劣,以数据说话,助力企业更积极的面对市场。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企业的经验(应用落地、遇到的痛点、技术等),对标准的拟订有什么影响帮助?

技术团标的初衷是统一行业对区块链的认识,规范和指导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发展,促进解决区块链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快推进我国国家主权区块链基础平台的研发。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相关产品的技术选择及特性对于团标的制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多补充一句。本团标的研制,参考了国际上的区块链相关标准,如ISO、ITU等,在依托工信部电子五所、贵州省地方标准、蓝石赛宝区块链测试认证中心内部等标准,结合联盟各成员单位群策群力,制定出来的符合国际区块链发展趋势,又适合国内需要的技术团标。

标准将会在哪些领域开始试行?可以谈谈大体上的规划吗?

技术团标适用于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信息系统的测试评估,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安全等级的检测需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没有特别针对某个行业。后续在制定行业标准的时候,行标以应用为主,因此会特别考虑与现有技术标准的结合。

准备先行在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及央国企事业单位可控领域推进标准的宣贯和试用。

例如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海关总署等一些应用区块链的场景系统的测试、评估和认证。再进一步拓展到民生、商业等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最后在推进金融科技相关的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测评认证。

受区块链技术仍在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本标准虽然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技术团标,但也需要不断改进调整。

区块链信息系统评估规范的研究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工作。

在这里,我也热烈欢迎各位区块链相关企业参与进来,加入联盟共同完善区块链测评标准体系。

相信,通过这次尝试和探索,一定会对未来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建设,国家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的定位是怎样的?它能为企业提供什么资源?联盟成立至今都取得了哪些成果,可以分享一些落地的案例吗?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的倡议下,发起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联盟定位聚焦于“区块链为实体经济赋能,创新再出发” 。

核心任务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统一认识,推动中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争夺国际区块链发展话语权。

联盟四项重点工作:

  • a. 引导行业客观理性认识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营造良好传播环境;
  • b. 推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测评促应用发展,保障政府扶持的优质项目与场景建设质量;
  • c. 开展公共服务,攻关共性关键技术,搭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创新平台;d. 完善区块链发展政策环境,联合区块链产业上下游打造共同体,促进产业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联盟致力于成为国内权威的区块链行业以测试认证为主,以资源整合为辅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产业研究、行业服务交流、行业会议会展、行业自律、标准研制及推广等工作。例如整合资源共同申报、承担国家有关重大课题研究、支撑政府监管与服务。

主要成果:

  • a 标准方面,成立标准工作组、完成首个技术团标制定。批复数项区块链行业标准立项,准备启动行业标准制定;
  • b.对接成员间的项目融资与咨询;
  • c.带领成员进入大型传统商业项目进行广泛交流,促进合作;
  • d.组织企业座谈,了解企业诉求痛点,相关部门总结交流,为政府的政策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 e.组织策划相关行业区块链大会,做深做透行业探索。

促进的应用方案是与科技保险平台合作,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建立的针对非标人群的风险精算和风险管理平台。平台与各地卫计委、三甲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接入了多地、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服务于保险场景的联盟链,获取了大量精准的医疗及费用数据,并基于对这些数据的精准分析,在国内推出首家癌症患者带癌投保的抗癌险,为 65 岁老人、慢病治疗人群等提供多款差异化的保险产品。

在实际业务开展过程中,技术提供商利用区块链技术,将保险产品信息及投保过程、流通过程、营销过程、理赔过程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写入区块链,实现了保险信息的全流程追溯、各交易方的数据公开透明,形成了一个完整且流畅的信息流。

国家网信办上周发布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相老师能否就新规进行一个简单解读,它传递出来的信号是什么?有人认为,公链发展会因此受限制,联盟链更被鼓励,相老师怎么看?

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备案制来临,区块链信息服务合规正步入正轨,规定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服务范畴及要求,规范了行业做什么,如何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中,区块链信息服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当前业内是否有这类信息服务,我调研过很多企业,暂时是没有适用的。也就是说“基于普通互联网技术的区块链垂直类传统媒体或信息服务提供商,都不属于这个范畴”。

这些都是传统的内容提供者,但也是会受到网信办其他规定及新闻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

本规定的对象是信息服务的内容提供者,例如各种各样的媒体、大V、公众号等。

这里并不存在公有链是否受限制的逻辑,也没有鼓励发展联盟链还是公有链,二者将相互融合,又互有侧重,未来将是区块链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中,从技术角度看,二者各有利弊,又相互补充。联盟为什么不可公有,公有为什么不能做联盟,二者本质并无太大区别。原有定义只是人为的、简单暴力的从服务范围、是否挖矿进行区分。

现今业内早已出现融合的趋势,例如多家利益团体内共建共治的许可链(过去称之为联盟链),也有因业务场景需要,采用DPOS算法进行挖矿的案例出现。

结合谈谈2018年以来工信部及各地的政策,以及推进的区块链产业落地成果。看待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寒冬?

先回答后面的问题。这里需要分开看,三个圈子情况不一样。

  • a. 币圈一片惨淡,但这种现象并不是下半年才有,其中从开年就已注定。难的是作为一个行业人,没有几个能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困局。
  • b. 链圈一片欣欣向荣,落地了不少项目,但问题也有不。最为典型的是项目雷声大、雨点小,与传统的信息系统区别不大,绝大多数都是概念验证,其必要性深受质疑。
  • c. 应用圈未来按理说应是有大的前景,但当前还处于早期,尚需探索和时间。

总的来看,当前区块链的发展受到大部分人的质疑,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

  1. 整个行业发展乱象丛生。行业中,既有项目方操纵币价、媒体社群喊单,又有虚假信息充斥、诈骗非法集资,各类乱象屡禁不止。也是促使《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诱因。
  2. 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尚在快速演进中,还面临诸如效率、安全和可扩展等质量问题,大规模商用的区块链项目并未出现。
  3. 虚拟代币行情的不断下跌。虚拟代币的不断下降让本就对技术缺乏了解的普通大众产生信仰崩盘,从对区块链的全面推崇转向全面否定。

币圈带来的寒冬外,也应该看到区块链技术的积极作用。

2016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18年5月习主席在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首次提及区块链技术;同年7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更是提出要加强区块链等核心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现已有28个省市区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指导意见,加强区块链探索实践。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区块链能否成为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推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用区块链为实体经济赋能。

你认为2019年区块链将会如何发展?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怎样制定更利于企业发展的计划?

结合以往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看,2018-2020年将是区块链探索应用的阶段,2021-2023年将是区块链全面爆发的阶段。但不排除区块链会过早或过晚爆发。

但未来很定是有发展前景的。目前看,2019年会有很多重量级的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例如司法相关区块链系统、通报关相关区块链系统、汇兑相关区块链系统等。

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区块链产业会有广阔前景,各细分领域都会出现类似BATJ的行业巨头。在TCP/IP时代(信息互联网时代),我们是整个行业的参与者。

希望,在区块链所带来的信任时代(价值互联网时代),联盟作为是区块链行业的测评、认证和团标制定者。全力推进国家级自主可控区块链基础平台建设,推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联合区块链产业上下游打造共同体,促进产业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支撑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发展。

欢迎加入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合作交流,共享互惠资源,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围绕传统应用场景进行探索尝试,组织技术培训、内容及项目合作,一同推进产品和项目的落地。在联盟内,企业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产品线,寻找可以发力点,积极运作爆款应用或场景,才是探索区块链的好方式。

有人评价,目前区块链行业尚处于一片蓝海,在您看来,未来,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行业/场景?要在这片蓝海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我认同“区块链行业尚处于一片蓝海”的说法。比特币诞生近十年,技术发展不过三年,互联网巨头(BAT、谷歌、脸书、亚马逊)、传统IT寡头(微软、IBM、Oracle、Apple)尚未在区块链行业上真正发力,但留给区块链相关创业公司的时间窗越来越少,还需加快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探索。

当前,区块链应用目前正从金融向更多领域延伸扩展,在社会公益、医疗健康、防伪溯源、供应链管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应用项目不断涌现。联盟成员单位就有不少优秀案例,如蓝石科技依托CefaChain三元平衡寻优技术方案,在茶资产交易、珠宝溯源、版权保护及供应链金融、教育、养老等领域进行相关产品及应用的探索;还有,数秦科技的存证保全、井通科技的全民健身、布比网络的供应链管理等.

未来,区块链有可能在各行各业均有应用,带来全链条、全方位、全社会的深度变革,甚至形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诚信社会体系,推进数字网络进入前未有过的价值大联网,将虚拟空间与真实实体映射,串联其起个人电脑、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多种设备的无缝对接的价值互联世界。若有可能,区块链将成为一种商业模式、社会结构或组织模式的基础设施,促使人类建立一种新型的组织架构,类似社区组织的去中心自治组织架构,推动人类社会在新秩序、新规则下,进入公平共享的共产主义社会新时代。

若要获得一席之地,企业不仅需具备行业背景知识和区块链技术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还需结合行业特点探索实践区块链解决方案。个人还需从行业知识、IT技术、金融学、管理学、博弈论等多个维度辩证的认知区块链的本源,积极参与行业发展,为实体经济赋能贡献力量。

最近有一本新书《区块链与产业创新》您是主编之一,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主导这本书的初衷。

写作初衷主要是,看到当前社会各界过度关注区块链给予的经济变革,更忽略其所能带来的产业变革,甚至刻意忽视,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其核心的价值便是为实体经济赋能,只有应用到实体经济才能最终为实体经济赋能,才能体现出区块链价值的意义和所在。正是在此背景下,考虑到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推进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才有了牵头写这本书的冲动。

这本书,比较系统的梳理了区块链质量特性、技术发展方向、产业推进措施及行业典型案例。尤其是聚焦在行业典型案例这部分,每一个案例都重点分析行业痛点、存在问题、及典型应用,希望政府部门人手一本,供其参阅,协助推进区块链应用落地,引导产业回归本源,专注于探索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商业模式,对于区块链产业生态发展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目前,已有多个部委单位和省市地方政府采购,也很荣幸能够荣登广东省购书中心的畅销榜。

相老师如何理解“产业区块链”?

产业区块链这个话题比较大哦,也很难讲。有这个魄力敢掰扯一下,也就是之前部里的好友-于佳宁博士了,专业性的问题,可以向他请教哈。

我这里谈三点内容,为什么有产业区块链这个概念,产业区块链意味着什么,并举个实际案例。

我们都知道,现已处于移动互联时代,可以说,自从互联网建立信息互联以来,已初步建立起信息的互联关系,并基于此实现了人人互联,甚至可以想象未来将迎来万物的互联,无人驾驶汽车就是个好案例。

那么未来,当信息、人、物互联完成后,价值互联必将成为现实,它的核心要素便是信任,尤其是在低成本情况下运行的信任。在我们长期观察和实践下,当前没有哪一个技术,能够像区块链一样,有望解决“三元悖论”,承担起信任基石的历史使命。

这里谈到了区块链,那产业区块链又是怎么回事?其实这里就借鉴了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在当下,我们集聚于BAT所创造的以人为核心的新环境,百度解决人与人获取信息的方式,阿里解决人与人购物的方式,腾讯解决的人与人沟通的方式。然而,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并没有太大改变,比如这两年热门的工业互联网、工业APP,其核心便是以企业为核心构建起产业互联网。既然区块链代表的是人与人的信任,是价值传递,那么企业与企业的信任与价值传递,这个重担便由产业区块链来承担了。

但需要说的是,产业区块链其作为一种以企业为核心的集合技术、模式、机制等多维度价值的应用范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瞩目。

其核心便是通过分布式方式来建立可信的机制,将从传统的企业和企业之间以书面合同的模式,转化为对机器、对智能合约的信任;价值转移渠道从中介高成本的通道,转变为基于产业区块链的低成本安全通道。可断言,未来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载体之一。但需重点强调的是,产业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尚处于概念验证和技术发展初期阶段,既拥有广阔的前景,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尚需时间进行技术演进和经验积累,其可能带来的产业变革值得密切关注。

举个例子,国内受发动机车厂的案例。

构建产业区块链后,广州A工厂机器自动下单给无锡B工厂机器,B工厂机器接单后自动安排任务,生产零部件,并安排物流将零部件运输到A工厂。这是一个试点,但是其构建的基于产业区块链的智能生产,超乎想象。这个只能算概念验证,不能算真正落地。要知道工厂,目前国内很多工厂连信息化都没有,更不要提工业互联网,所以才要两化融合的政策。

注:本文转载自越你聊锌-锌链接区块链专场[5期]

相里朋

  • 中国区块链测评联盟副秘书长
  • 工信部电子五所高级工程师
  • 工信部区块链专家

推荐阅读:

火币大学校长创始人_于佳宁_产业区块链

分享到:更多 ()
靠谱免费最好的手机挖矿app推广 炒币圈交易所注册链接 手机挖矿微信群联系方式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