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得到app有用吗?课程值得购买吗?罗振宇的知识付费到底有没有用?得到APP@公众号:木闻

无论你对于罗振宇和罗辑思维本身喜爱或者讨厌,终身学习其实都是这个时代的宝贵品质。

罗振宇的知识付费到底有没有用?得到APP

​​最开始没打算写这篇文章,因为自己其实并不太喜欢罗振宇这次的跨年演讲。但是一码归一码,看了很多从跨年演讲这个话题出发去批判罗振宇和得到的文章,甚至有把他和权健相提并论的,这多少有些为黑而黑了。

所以还是写篇文章给罗振宇「洗」一下吧。文章主要就两个内容:

  • 罗振宇该不该为背书的P2P暴雷负责?
  • 得到App上卖的课程到底有没有用?

罗振宇该不该为背书的P2P暴雷负责?

罗振宇给P2P背书这件事,归根到底,就是公众人物对自己代言的产品应不应该负有责任。

我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应该负责。但是仔细一想, 在很多情况下,公众人物本身并不是那个代言产品所在行业的专家,即便我们让他们负责,他们也没有办法去提高或者监督产品的质量。

也有人说,公众人物应该至少使用过自己代言的产品才行。但是这个要求本身就很不好操作。拿罗振宇背书的P2P来说,你让他必须先使用那个P2P平台,他得往里面投多少钱才算?五百一千够不够?一万块够不够?

还有把钱存在平台里面多长时间才算使用?一周两周行不行?两三个月够不够?

所以让公众人物去为代言的产品负责,本身就是一件没有什么操作性的事情,而且也没办法提高产品本身的质量。

那还有人说了,如果不是罗振宇给那个P2P平台背书,我根本不会去用它,也就不会受到损失了。

事实是这样没错。

但是我们来看导致投资者受损的两大原因:罗振宇背书和P2P平台暴雷。以上原因缺少任意一个,因信任罗振宇所以去购买P2P理财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就不存在。

但是责任显然不是这样平均划分的。我们用最简单的控制变量方法来研究一下当中的逻辑。

现在我们假设代言这个P2P平台的不是罗振宇,而是…假设是六老师吧,然后P2P平台还是那个不变。那么这个时候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吗?答案是不会,P2P该开花的还是开花,除了受损失的人变成另外一群信任六老师的人以外,这个P2P平台仍然会对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反过来,现在我们假设代言人不变还是罗振宇,代言的东西变成了其他产品。现在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个其实我们都不需要去假设,光跨年演讲上罗振宇代言的产品就够多了——东风汽车,VIVO手机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罗振宇的代言是否让这些产品产生了什么质量问题呢?你显然从常识就可以判断。

其实说到底,这件事情就是一个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问题。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面对于因果关系相关的内容有着更详细的讲述(珀尔《为什么》:图灵奖得主讲述因果关系的革命)。

另外再多说一句的是,国内很多的P2P其实根本就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产物。国外的P2P平台,比如LendingClub和Prosper,做的事情是帮忙匹配借款人与借贷人,让他们直接进行点对点的借贷。平台在这当中,只抽取手续费,并不拥有自己的资金池。

而到了国内呢,所谓的P2P平台,干的其实是银行的业务。也就是把客户投入到平台的钱变成一个存款的资金池,然后再放款给借贷人。这种打着P2P的旗号干着银行的业务以躲避监管的生意,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性。

至于P2P的系列暴雷该谁来负责,这就不是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了。

得到App上卖的课程到底有没有用?

关于罗辑思维的争议的第二点,是得到App上的那些课程,到底有没有用?

相对于上一条可以从逻辑上解决,这一点其实更难讲一些。

我之前发了条评论,是说大家都在中学交了学费,但是没考上大学的人也不会说中学是在骗钱。有人回复说这是公共物品和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之间的区别,不能相提并论。

这其实是概念没搞清,因为公共物品的定义是个人使用不影响他人使用,教育资源其实是没有完全市场化的商品。

但是他的结论是对的,也就是罗辑思维提供的知识服务和传统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当中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传统教育的效果是可以量化的。

  • 一家补课机构有没有用,就看它能够让你提升多少分;
  • 一个中学好不好,就看它当中有多少人能考上重点大学。

对于传统教育来说,衡量的标准是相对统一的。

但在知识付费这行,就很难再有什么统一的评判标准了。当有人问你你买那么多课有什么用的时候,你也没办法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而那个号称买了课「三年后加薪不超过50%」可申请全额退款的,几乎可以成为《收智商税》这门课程的经典案例之一了。

所以说到底,知识付费这门生意,从用户端其实很难区分出什么好坏。非要说用户端的评判标准的话,那就只有看课程的销量。这一点上罗辑思维的成绩确实不错,薛兆丰的经济学课,宁向东的管理学课,香帅的金融学课等等,都有着20万左右的销售量(课程单价199)。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是罗振宇会忽悠,另外的人说这是课程好带来的口碑效应,两拨人怎么争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用户端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那我们就退而求其次,看看能不能从供给端来作一个判断。

通常情况下,一个平台为自己的内容所付出的时间越多,内容本身的质量也就越高。这个评判标准可能很粗糙,但是能够给我们一些基本的参照。

先说得到App自身出的一个《得到品控手册》吧,事实上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品控手册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些惊讶的。一个是一家公司竟然把这样的内部资料直接公开,二是这上面对于内容的把控几乎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

得到品控手册

我没有在得到工作过,所以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是按照这上面的要求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至少能够知道的是,如果一个团队没有曾经把细节扣到过极致,一定是写不出这些的品控手册的。

在得到自身出的一些资料以外,就我接触到的几位曾经和得到有过内容合作的作者来看,他们都认为得到的内容把控几乎是业内最严格的,甚至还有作者因为内容反复修改的问题和得到团队产生过争执。另外我之前有机会和少年得到的主编徐来聊的时候,也得知当时少年得到一直希望找到一位能够生产青少年数学内容的老师,但是找了大概8位老师(具体数字记不清了)都不符合少年得到这边的要求。

除了自己接触到的之外,一些公开的资料也能够反应得到对于内容生产的把控。

比如薛兆丰在聊起最开始和得到的合作时就提到,他一开始按照自己在北大讲课的方式写稿,结果被得到的编辑看到之后非常严肃地批判了一番。

科技作者阑夕在谈到为什么婉拒了得到的合作邀请时,说在得到生产内容就像是玩竞技类的游戏,而他自己更喜欢做一个休闲玩家。

阑夕的微博

最典型的莫过于罗永浩了。

在得到上开设专栏三个月之后,罗永浩最终选择了停更专栏。他对此的解释是自己低估了在得到生产内容的工作量和得到团队对于内容质量的标准。他开设专栏期间,每天需要花四到六个小时写稿和录音,对于处于创业期的锤子来说,这是罗永浩不能承担的工作量(罗永浩专栏停更后,得到退还了用户全部的课程费用,并额外给予了用户5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

罗永浩关于停更专栏的说明

所以综上来说,得到作为内容的提供者,至少是同行业中对于内容质量要求最高的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内容对于用户来说是有用的,但至少从得到这方面来说,他们是尽力做到了自己的本分。

上面是尽量找了一些客观的标准去判断得到的内容,下面从个人的主观角度,去谈谈得到的内容。

之前刚来北京的时候,有幸和一位老师有过交流,听他讲述了许多媒体行业的发展起伏。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告诉我了解真正的知识一定要从源头去找,也就是那些大牛的研究论文。了解新闻源则需从国外的权威媒体上去看一手的资讯。除此以外,经过他人咀嚼过的二手知识,不是变味就是变质,良莠不齐,自己需要去仔细辨别。

我基本认同他所说的这番话,也在尽可能地按照他所提供的建议去做(尽管有时候难度很大)。但其实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不是所有人从一开始就有能力去攀登最高的山峰,去获取知识源头的清泉。

之前Aeon上有篇文章(原文链接),标题是《炫耀性消费已经结束了,现在是无形消费时代》(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s over. It’s all about intangibles now)。里面提到说美国现在的阶层差距更多的不是体现在物质上,而是教育上。凡勃伦式的奢侈品在大规模工业化发展到今天这个时候,已经变得越来越平民化。

但是教育正在逐渐变成一个奢侈品,文章中提到说你订阅一年的《经济学人》可能只需要花100美元,比很多奢侈品便宜,但是你为了能读懂它所需要花费的教育成本,其实是远远高出其他奢侈品的。

所以其实知识的源头和我们所身处的地方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没有人能够原地起跳够到那个源头,我们都需要梯子才能攀登。

于我而言,得到就是那个梯子。

当然,我不是AI,不具备计算反向传播的能力,没办法将自己的现状一一归因于所接触的各个内容上。但是我能够肯定的是,得到的确为我开了很多之前未曾打开过的窗。

但是打开窗之后,剩下的路程总归是要自己去走的。你把得到当作是终点,那可能最终收获的是一点短暂停留的获得感;而如果你把得到当作是起点,让它作为你攀登高处的梯子的话,你会在前方发现更美的景色。

罗振宇在得到上开设的栏目的标语,一直都是「和你一起终身学习」。无论你对于罗振宇和罗辑思维本身喜爱或者讨厌,终身学习其实都是这个时代的宝贵品质。

或许「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的这个比喻有些贩卖焦虑的嫌疑,但是对于想要收获更好的生活的人而言,持续地向前奔跑,总归是到达目的地最有效的办法——无论你脚下穿的是什么样的鞋。


公众号:木闻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24822120278969文章微博评论:

Werckmeister:毕业时我在知识付费版面做内容生产,但我一直都怀疑这种生产方式带来的究竟是偷懒还是深刻。我不看好这个——每个想成为下一个或者取代“罗振宇”的人都希望攻占市场,然后分一杯羹的速成宝典。我想,也许它会赚很多钱,但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很多时候它不会见钱眼开。 知识也是一样。

Eureka_yeh:我跟罗老师学这么久,肯定学到了一些“知识”,但可能更重要的,能让我跟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是一路人。最基本的:创业者不黑创业者;评价人和事不要站在他的对面,最好转到他的身后,这么一想,其实能理解(或者多看清楚一点)很多事情。

 

分享到:更多 ()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