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舒传》
相传,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整日废寝忘食地读书。其父董太公担心孩子用脑过度,遂在屋旁修建一花园,让董仲舒读书之余能够放松下脑子。
第一年花园初具规模,里面鸟语花香,但董仲舒丝毫不感兴趣。
第二年花园堆起假山,邻居四处攀爬,但董仲舒仍然无动于衷。第三年,花园建造完毕,亲友前来鉴赏,但董仲舒还是置之不理。
董太公如此苦心孤诣都无法达成的目标,可如果是放在今天,我想他只要给董仲舒一部手机就行了。这样,董仲舒必定是一会在群里聊聊天,一会刷刷朋友圈,一会看看新闻,一会玩玩游戏……
经常听到有人在哀叹,说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大师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一篇演讲《未有天才之前》。
鲁迅先生说:“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以概率而言,天才总是少数。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天赋而言,所能取得的成就注定是有限的,注定不可能成名成家。
可是,当我们在哀叹这个时代无法绽放天才之花、大师之花时,有多少人是在反省自己不但不是那个天才的种子,而且同时也是个劣质的土壤呢?如果我们相信董仲舒日后的成就,是与他青少年时期三年不窥园地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分不开的。
-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培育“三年不窥园”的学习精神的土壤吗?
- 你自己又为这个学习精神做出过什么贡献呢?
- 还是你也在随大流地败坏时代的学风?
- 不要说了三年不窥园了,有谁能做到三天不窥手机,三小时不窥手机?
姚尧前年在公众号里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个问题是在无人打扰的阅读时间里,你平均每小时会看几次手机,结果回答0-1次的只有30%,竟然有高达44%的读者看手机的次数在3次以上。
总体来看,姚尧公众号的读者还算是素质较高的,至少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你们尚且如此,整个社会的情况想必还要更糟。
实事求是地说,姚尧自己也曾一度是手机依赖症的重度患者,每当惊觉在微信群、朋友圈和新闻APP耗费太多时间而耽误读书写作后都会懊悔不已。
于是,姚尧早在两年前就已经退出所有微信群,工作时会把手机放在两米外的抽屉里,只有当起身休息散步时才看手机,以此来强迫自己与手机绝缘。这样坚持两年下来,总体效果还算是不错,但有个问题始终在我脑海里徘徊,为什么两年过去了,我还不敢把手机放回我的书桌?为什么我还会忍不住想看手机?
我想,我们总是忍不住看手机,主要原因或许有两个:
- 手机上提供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粗暴的信息,这与艰深费脑的经典书籍形成鲜明对比,而人性中本来就有好逸恶劳、能偷懒就偷懒的一面。
- 手机是我们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我们内心里很害怕被这个世界抛弃,所以不得不及时更新信息。无论这个信息是国际政经局势的动荡,还是某三流影星的八卦绯闻,我们似乎都无役不予,深怕不知道这事就显得自己Out了。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有必要知道这么多资讯吗?那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怎么办?没有手机的时代怎么办?我们又是怎样过来的?当年我们何尝被时代抛弃,现在我们又何尝拥有了时代,我们拥有的依然只是无休止的焦虑。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早年拜师鬼谷子,学成后四处游说,结果四处都碰壁,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遭到亲人的鄙视和嘲笑。
苏秦受刺激后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又全部研读了一遍,之后拿锥刺股的精神专心研读《阴符经》,如此玩命一整年后,苏秦大彻大悟,激动地道:“凭这些就可以游说当世国君了。”
于是,苏秦离家游说诸侯,组织合纵联盟,佩带六国相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么,苏秦在家研习《阴符经》时,有没有每天及时关注天下大势的最新发展呢?答案是没有的,当你把根本大道弄明白后,这些新闻动态很快就能串联起来。当你对根本大道一知半解时,新闻动态就是杂乱无章的消息。
于是,姚尧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根本没有必要花太多精力关注新闻。
姚尧在2015年预测特朗普会当选,在2016年预测英国会脱欧,2017年预测油价会大涨,2018年预测中东会打仗,这些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领先的。
当别人都在惊呼黑天鹅时,我们反倒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淡定。可是这些预测,我们有多少是靠比别人更快获得资讯而作出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出这些预测的基础,主要是靠长期的知识积累,我们经常是从古书中摘出一段史料来模拟时事,通过对规律的掌握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新闻之价值只是在验证这条规律是否仍然有效。
当我们对于短期新闻太过认真时,反而容易产生误判,譬如去年这个时候对于军工股的分析。
因此,姚尧认为自己有必要大幅减少对于新闻资讯的关注时间,因为真正重要的新闻,迟早会让我知道的,不必急于一时。而那些居然不会让我知道的新闻,显然都是不重要的新闻,基本可归于垃圾信息之列,那不知道就不知道吧。
姚尧所谓真正重要的新闻,是指那些对于时代发展产生根本影响的转折信号,而时代趋势要发生转折,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必定是有大量新闻反复验证确认的。我那么早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根本就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姚尧在《笨蛋,问题在战略》中曾经分析过,陈胜是最早发现“秦将失其鹿”这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的,可惜的是他根本就不具备占领市场的能力,因为他身边根本没有可以信赖的人才。
反观刘邦,他对于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比较迟钝的,一直跌跌撞撞地四处投机,直到韩信拜将后的汉中对策,才第一次让刘邦明白,原来特么的天下应该是这样打的。但是,刘邦在沛县的游侠期间,琢磨出了如何统御人心,也纠集培养了一批可以信赖的人才,这些人成为刘邦日后争夺天下的骨干力量。
因此,当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强调先人一步时,姚尧决定试着后人一步,盖后发者反而更有可能先至。
当世人都在拼命往前挤时,当世人都在拼命踮脚尖时,我们要试着学会安静坐在原地,潜心研究,夯实基础,以深思熟虑,计划长远。
姚尧微信号:yaoyaostrategy
订阅号留言:
道理很简单,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
我想最根本的,还是得面对内心的空虚、焦虑和恐惧,面对内心最真实却又无法接受的这一面,忍耐住,不逃避,不自欺欺人,然后才有可能做到。
俗话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敢于做少数人,不容易,需要胆量,也需要智慧。
再说一句,出家或归隐,必须要去山里庙里么?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在滚滚红尘中,做一个神清气净的人,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