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让很多人都懵逼了。
今年可能是几十年来,中国人最希望早点翻篇的一年。
这几天朋友圈刷屏,感叹2018年的艰难。大众情绪被这些10万+的刷屏文章撩拨着,但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有意识的去分辨,哪些是情绪,哪些是现实。
光是情绪在那共鸣,鸣再久也没任何用处。所以我想分享些对大家判断局势,和思考未来能有帮助的一些东西。
我想分享的东西,就从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说起吧。这篇文章就是毛泽东在1938年写的《论持久战》。
当时,“七七事变”不满一年,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陷落,中国面临着亡国灭族的危险;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
- “亡国论”,很多“有见识的人”认为根本打不赢,中国马上要亡了;
- 于此相对,另一种是“速胜论”,认为日军已到了最后的挣扎,战争可以迅速结束。
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驳斥了这些观点,认为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主观的,非科学的。
他旗帜鲜明的指出:“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但是,也“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然后把自己对形势的分析,进行推演的逻辑,以及对战争演进过程的预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全都写进了这篇文章里。
据说毛泽东连续写了七天七夜,中间曾因为用脑过度而得病卧床。今天回过头来看,他“穿越迷雾”的眼光令人震撼,未来几年的国内形势,基本按照他所预测的那样演进,其精准程度,就差说一句“八年抗战已经开始了。”
毛泽东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嘛?
我提炼了四点:
- 关注事物本源。
- 系统全面的看问题。
- 演进的视角。
- 人的“能动性”。
首先,关注事物的本源。
我觉得这是毛泽东分析问题最大的特色。对任何事情,他从来不在现象层面停留,永远是直指本质。 比如:
在分析中日战争时,他首先提出: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然后,才分别分析日,中两国的特点。
在讲日本特点时,他直接跨过“武器”,“国力”,“兵数”等等这些表面看起来最重要的因素,认为日本的“退步性”和“野蛮性”特性是它终将战败的根源。
是日本的内外矛盾使得它不得不发动冒险的战争,进而不光激起内部阶级矛盾,还激起日本和中国,日本同世界对立的矛盾。
在进一步的比较中日时,他分析了中日在军力,经济力,政治组织力, 人力,物力,国际形势等方面的特点。 简单概括为:
“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这一个条件,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这就是中国绝不会亡的依据。”
然后强调:
“战争就是这些基本特点的比赛”;这些基本特点规定了双方在“政治上的一切政策,和战争上的战略战术。”
“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都从这里发生出来”。
同样的,毛虽然确信中国将胜利,但是还是驳斥了“速胜论”者的观点。 反驳的依据同样是依据本质的东西。
他说“速胜论者”是忽略了“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前,说胜利只是“空谈快意”。
这就是毛泽东给思考问题的第一个特点:盯住本源的特点和规律分析问题。在讨论战争各要素前,先理清楚“中日战争的本源”是什么?
确定战争的本源是“力量的竞赛”,然后才是分析战争各要素的现状与未来。 一切分析从来没脱离这些本源的依据,也就从来没有陷入任何情绪中。
我们情绪很容易被煽动,我们注意力很容易被那些表象的碎片信息扰乱,只有坚持关注本源的东西,才能防止自己偏离那些真正关键因素。
系统全面的看问题
毛在整个文章中都在批判一种看问题的观点,就是“主观和片面的看问题”。比如,在解释为什么中日会是“持久战”时,毛强调说,
“只有依据全部敌我对比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确的回答。”
“例如单说敌人是帝国主义的强国,我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就有陷入亡国论的危险。因为单纯地以弱敌强,无论在理论上,在实际上,都不能产生持久的结果。单是大小或单是进步退步、多助寡助,也是一样。大并小、小并大的事都是常有的。进步的国家或事物,如果力量不强,常有被大而退步的国家或事物所灭亡者。多助寡助是重要因素,但是附随因素,依敌我本身的基本因素如何而定其作用的大小。因此,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系统,然后把里面的关键变量找出来,根据这些关键变量的本质特点和演变规律,进行整个事态发展的推演。这就是系统化思考。
我今年看了一本书叫《系统之美》,其实强调的是类似的观点。
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大忌,就是仅仅盯住个别变量,就做出推断。
这个世界是个太过于复杂的系统,我们确实没有办法挑出全部变量,掌握全部规律。
我们即使做了很多努力,也永远不知道来自更高层级系统会发生什么。 但是,这不能作为我们放弃“系统化思考”的理由。
甚至,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把系统化思考当成一种习惯,永远把自己置身于系统之中考虑问题,然后以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去探究任何对系统会产生影响的变量,然后评估各个变量的影响力权重。因为你不这样的话,你会永远以为自己盯住的变量就是全部,这种推断本身就会伴随着极其强烈的偏见。当其他变量发挥作用,产生他意想不到的悲剧结果时,他们会认为是意外,而不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一次一次的失败,直到一天他们把这一切归咎为“命运”。
演进的视角
我从文章中摘抄几句,感受以下:
“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其本性发生变化。”
“中国能俘虏许多的日本兵,夺取许多的武器弹药武装自己;同时争取外国的援助,使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日本在长期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士气行将萎靡。中国抗战的潜力一天一天的奔腾高高涨。” (注意这是毛在1936年推测的。当时全面侵华还没开始。 )
“然而情况是继续变化的。”
“第一阶段中,敌人方面也有两种变化。”
“第二阶段,上述双方的变化将继续发展。日本人心更加不满,士气更加颓靡,国际更感孤立。中国将更加进步,游击战争更加发展。”
“敌我力量对比将发生巨大的相反的变化。”
“战争的长期性是确定了的,但是战争究将经过多少年月则谁也不能预断,这个完全要看敌我力量变化的程度才能决定。”
等等等等。
也许你已经感觉出来了,这些推断有个共同的关键词:变化。
毛从不打鸡血,从不奢望一蹴而就,而是自始至终寄希望于一切在“变化”中完成,变化中发展,变化中胜利。
人类的世界有两种,一种是心智中的世界,一种是现实中的世界。
心智中的世界更多的是传奇,是意外,是很多“忽然”间的扭转乾坤; 而现实的世界呢,没有传奇,没有意外,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慢慢演进。
当人们的意愿,跟现实的演进冲突的时候,就是我们一切负面情绪的来源。现实世界中,从来没有什么事情是“忽然发生”的。 我们如果想要成功,就只能站在现实的世界中思考,然后像毛泽东一样,寄希望于在“演进”中解决问题。
人的“能动性”
毛泽东推演中国必胜,但是会是持久战。 那么这个过程中人的努力,到底该怎么定位呢? 毛认为武器装备等只是“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他认为“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
那人的努力和外界条件的关系是什么呢?
他认为,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的争取战争的胜利。”“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确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
我觉的这个能很好的解释类似“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或者创投圈里关于“人重要还是事重要的”的争论。
人具备了客观的“条件”,就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事情是人推动的。 人只有依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好。”
在第二点中,我们强调“系统及其变量”决定了事情的终局,第四点又提人的主观能动性多么重要,怎么有种“话都让你说完了”的冲突感呢?
因为,本质上人只是系统在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变量。
极端的环境会产生极端的变量;极端的变量会对现有格局造成极端的冲击,同时给挑战者以极端的机会。如果经过此番寒冬,戳破的泡沫,终结了一个套利时代,成就的是价值创造者,和耐住寂寞的企业家,那么也是中国之幸事。
我非毛粉丝。写这么多不是单纯为了写一篇《论持久战》的读后感,我只是很欣赏毛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然后感觉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分析自己的问题有所启发,仅此而已。
朋友圈太多文章,很能煽动情绪,但共鸣之后也不解决什么问题。这无可非议,因为毕竟媒体人的第一动力是关注度。
“蛮有理”虽然是我个人土土的公众号,但我不是媒体人。
最后,附上两个东西吧。一个是大神达利欧做的对经济周期的解释,非常简明易懂。
第二个,就是我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主要部分整理出来,一起推送出来。(后台回复:论持久战)
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