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的历史
通证译自token,源于古英语的tacen,有符号、标志、证据的意思。网络时代之前,一些被制作成圆形扁平的身份标牌、赌场筹码等被称为token,并逐渐具有了代表某种价值的功能。
1970年代网络发展初期,为了解决数据传输问题,IBM开发了Token Ring,此后在网络系统中具有一定流动性、授权功能或价值代表的token逐渐增多。但是,这些token都不是我们当前所关注的token。
2017年以来风靡全球的token跟比特币、区块链、密码技术有紧密的联系。但2017年下半年,通过ICO这种募资模式,token的声势甚至超越了密码货币和区块链,成为被许多人认为能够改变全球现有经济组织和商业模式,甚至能够消灭企业的重大革命。人们纷纷投入通证化(tokenization)的探索中。但是,随着2018年区块链资产泡沫的破灭,通证化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回到区块链和密码货币,重新思考token或通证的性质。
ERC20
2017年token的兴起是由于以太坊的一个智能合约标准——ERC20,这个合约标准能够让人很容易地发行属于自己的token。但实际上,这种token至少在2013年的比特币系统中就出现了。密码货币爱好者在推崇比特币的货币功能的同时,认为在这个去中心化的货币平台上,还可以增加更多地功能,包括发行有特定应用范围或功能的“证券”或“子货币”。
彩色币(ColorCoin)
通过比特币系统发行“证券”的尝试有著名的彩色币(ColorCoin),它是把特定数量的比特币加上特殊的标记,称为“染色”。
颜色的添加者(即发行者)赋予染色后的比特币特定的经济含义,比如代表债权。然后将其售出,进入市场流通,在一定条件下,比如承诺的债权到期,彩色币持有者将其发回发行者,发行者按约定利率支付本金和利息。然后,由发行者对回收的染色币进行褪色操作。这就完成了债券的功能。
Mastercoin
比彩色币更加复杂的系统是Mastercoin,它试图在比特币的基础协议之上建立一个附加的协议层,在上面可以实现更多地功能,也就是后来的智能合约雏形。这些功能中包括发行一种依附于比特币系统流通的“子货币”。Mastercoin除了在比特币之上建立附加协议,还提供一套工具软件,任何人都可以用它发行自己的私人货币。这就是后来的ERC20和token的雏形。
由于比特币的主要开发者们认为比特币要想成为去中心化的世界货币,必须保持稳健、轻节点和抗审查。
因此,并不欢迎依附于比特币系统做更多复杂的功能。所以,当受到Mastercoin启发的Vitalik Buterin提出比特币应当增加每笔交易可携带的附加信息,以便他开发智能合约功能时,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果断地把附加信息容量缩小了一半!Vitalik愤而创建了以太坊,才有了ERC20和绝大部分的token。
尽管如此,仍有人在比特币的系统中开发了简单的token功能,比如现在广泛使用的USDT主要就是借助Omni协议在比特币网络上发行和流通的。
Token的本质
了解了上述历史,就容易揭开token的神秘面纱了。
token本质上是私人信用凭证。
借助于以太坊或比特币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token,给它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确定发行总量,调用平台工具实现转账。除了采用的发行手段不同以外,它跟传统意义上的基于信用的各类证券没有本质区别。我发行一个token,只要别人付出某种代价而持有它,无论我给予何种形式的回报承诺,其本质都基于我的“信用”,应计入我的“负债”。
token跟我写给朋友的借据本质是相同的。
token基于密码共识机制(区块链)发行和流通。
密码共识机制是比特币赖以实现去中心化的那套技术和协议,也就是所谓“区块链”,实际的区块链仅仅是这个机制中的一项次要技术[1]。
比特币和以太坊是依据密码共识机制设计的去中心化的密码共识平台。token是这些密码共识平台的产品,是通过比特币或以太坊等公链[2]提供的协议、脚本、节点、软件等设计、创建、发行和流通的信用凭证。
比特币或以太坊平台的密码共识机制尽管没有改变token的信用本质,但让整个发行和流通过程变得公开透明,从而更加可信。离开了通过密码共识机制建立的去中心化平台,token就跟游戏金币、Q币、商城积分等没什么差别了。
token的价值依赖于密码货币。
借助于以太坊和比特币发行的token为什么就比传统token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关键在于,这些token一经发行就可以在完全开放的比特币和以太坊平台上,通过近乎完全自由的比特币和以太币进行交易,并且很容易进入中心化的交易平台进行大规模撮合交易。也就是说,token借助于它所依附的较成熟的密码货币系统,获得了传统token难以获得的巨大流动性。
token运用密码技术确认权属。
从技术细节上看,token跟传统token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新的token利用非对称密码技术的公私钥确认权属。公钥在密码共识系统中记录token数量及其转移方向,用户持有的私钥确定对应公钥的token的归属,并对转移进行签名授权,而不需要依赖第三方来见证和确认,可以说是“去中介”。
不过,离开了“共识”(即分布式共识),单纯的“密码”应用无法让token获得上述自由发行便利和强大的流动性。
“密码共识”才是token的基础(比特币或以太坊)的基础。
总结以上四点,token的性质就很清楚了:
token是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去中心化的密码共识平台发行和流通的信用证券。
如果把token比作面包,那么比特币或以太坊系统就是面包机,密码共识机制就是面包机的设计原理。
token的优势主要在于:
- 发行与流通公开透明;
- 承接了密码货币的巨大流动性;
- 持有和交易去中介。
这三点都离不开密码技术,我们把比特币、以太币等归为密码货币,就应该把基于密码共识的token称之为“密码证券”。
通证的误解
明白了token的性质,再来看其译文“通证”。
“通证”是孟岩对token的译文,得到元道的支持。通证不仅发音与token相近,元道和孟岩还赋予它深刻的含义。
首先,是为了取代已有的“代币”译法,他们认为“币”必须有国家授权,私人发行的token称“代币”是“自欺欺人”;其次,“通证”意为“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
具体说,通证具有三要素:
- 它是数字权益证明。以数字形式存在,并代表一定权力,具有固有和内在的价值;
- 加密。每个通证都通过密码学获得真实性、防篡改、保护隐私等能力;
- 可流通。它必须能够在一个网络中流动和随时验证。
将token译为“通证”容易表达、识别和记忆,对它的阐释也总体上反映了token的数字权证性质、密码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的可流通性。但仍存在模糊之处,造成混淆,其负面影响正在实践中显现出来。
用密码学掩盖了通证的信用本质。
尽管通证发行于密码共识平台,并且是用公私钥确权和流通的,但这并不改变通证基于个人信用发行的本质。
密码共识平台只能提供可查询、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并不能保证发行者的信用。发行者完全可以增发、可以改变甚至拒绝信用承诺。密码共识平台是去中心化的,不需要信任支撑的,而通证完全是中心化的,需要完全信任发行者。实践中,通证应用的宣传常常引用“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增加可信度,使参与者消除了对通证信用本质的理解,带来信用风险。
淡化了密码共识的重大价值。
由于过分强调通证的重大意义,甚至把传统token也纳入通证范畴,以至于仅仅把密码共识(区块链)作为改进token性能的手段,提出“通证第一,区块链第二”。
这就抹杀了密码共识平台和密码货币给token赋予的自主发行、低廉、便捷、超越国界的流动性,而这才是通证的根本优势。不仅如此,这更淡化了密码共识机制提供去中心化的全球经济基础设施对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将密码共识革命引向了通证化运动。
抹杀了密码货币的重大意义。
以“通证”代替“代币”依据的前提是只有国家授权才是货币。在强调通证落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时,元道认为密码货币更多是用于炒作。事实上,通证的兴起依赖于密码货币提供的流动性和交易渠道。比特币9年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非国家授权的密码货币是可以承担货币功能的。token的历史也表明,密码货币是密码证券的母体。有趣的是,现在的通证,如果发行者只承兑某种资产,而不附加其他承诺的话,恰恰就是哈耶克所设想的私人货币,这的确很难成功,连弗里德曼都反对。哈耶克没想到会有密码货币这种更理想的非国家货币,而弗里德曼2006年去世则是他与密码货币共同的遗憾。密码货币的重大意义不能抹杀。
尽管前文已经论证了token的本质是密码证券,是特定组织或个人通过去中心化的密码共识平台发行和流通的信用证券。
但“通证”一词作为token的音译,比较上口,也广为接受,理解为“流通性更强的密码证券”也很合适。然而,超出token的发行、流通特点,过分夸大它的经济应用范围和功能,模糊其信用本质,抑制给它生命力的密码共识机制和密码货币,这不仅本末倒置,还会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阻碍密码共识经济(区块链经济)的发展。[4]
2018年8月16日 刘昌用 首发于巴比特
作者:知密大学发起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区块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刘昌用
- “区块链”作为密码共识机制中的一项次要技术,以偏概全指代这套机制,带来严重的误解。这套机制的关键在于以分布式共识实现去中心化的经济组织模式,而密码技术是实现分布式共识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区块链应成为“密码共识机制”或“密码共识”。对此我在新书《区块链:密码共识原理、产业与应用》中专门讨论。
- 所谓“公链”可以理解为通过密码共识机制建立的类似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系统。
- 元道,孟岩《通证(token)是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关键》
- 我非常尊重元道和孟岩对区块链和通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他们抓住了时代脉搏,毅然投身其中,为国内区块链的推广和落地应用做出巨大的贡献,也希望通过探讨,能够共同推进,减少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