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制造着信息隔离。而信息隔离则会引发猜疑。
- 我们告诉小孩子真相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他们迟早都要接触真相。
- 做父母的难点,更多的不是在身体的劳累,而是这个角色时刻都在对我们进行灵魂的拷问。
死亡像一个印章,赋予生命这枚硬币以价值,使它可以用来购买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
——泰戈尔
前两天跟朋友们聚会。一个朋友带着他的太太和三岁多的女儿来参加。在谈到他的女儿的时候,朋友向我感慨道:小姑娘现在求知欲特别强烈,并且喜欢追问一些人生终极问题。
前几天,小姑娘问她的妈妈:“我会死吗?我长大了以后会长生不老吗?死了以后是什么样子呢?”你说,我应该怎么去回答她的这种问题呢?
我当时对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告诉他要如实回答。
我认为诚实是父母对待小孩子的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诚实意味着:我把你当成自己人,而且我和你之间是平等的。
信息隔离
很多父母说自己很爱孩子,但是他们对孩子总是有意无意地制造着信息隔离。
而信息隔离则会引发猜疑。
在一个社会里,信息隔离会在人群中发酵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传言。小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极度片面的。如果不给他们真实的信息,而是觉得“这个你可以知道的,那个是你不该知道的”,那么小孩子也并不会停止思考,而是会发展出很多自己的理论,很多思维能力强的人则会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或者听信别人的阴谋论。
我们告诉小孩子真相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他们迟早都要接触真相。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
如果我们告诉他们:人都会死,人死了以后就不存在了,他们可能会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可能会开始想到:
- 既然人都会死,那么自己的长辈,父母也都会死,那么自己是不是应该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
- 既然自己也会死,那么是不是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一直想要成为的人,而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对于价值都有一个直觉。人们的直觉通常会认为,那些招之即来,取之不尽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如果一个小孩子想要妈妈,妈妈永远在那里,想要玩耍,永远有用不完的时间,那么他可能就不会去珍惜这些东西。
如果他意识到生命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可能会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开始具有紧迫感,这些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情。
过度保护
从20世纪的后半部分开始,凡是富裕的国家,从欧美一直到中国,在养育孩子方面都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避免让孩子受到“伤害”,不去损伤他们“幼小脆弱”的心灵。在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很多都能够做到不去故意贬低、责骂孩子,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是他们做的其他事情就有点过分了。
为了“保护”孩子和“弱势群体”,他们禁止了一切让人听上去不舒服的东西。
例如他们不许把残疾人称呼为“残疾人”,而是称呼为“行动不便的人士”,或者其他一些掩耳盗铃的称呼。
在媒体上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一个孩子得了某种病,在治疗中头发掉光了,那么老师也会号召他们班级的其他人剃光头发,以显得这个孩子不那么的“special”。如此等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过度的保护。为什么说是过度的保护呢?
因为人在某种环境中待得久了,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不这样做的人反而会显得很另类。
如果之前有几个得了病头发掉光了的孩子,他的同学都会剃光头发,那么出现了一个拒绝为了普通同学剃光头发的,具有爱自己胜过爱他人的正常思维的孩子,就会被人另眼相看。实际上应该被另眼相看的,是那些为了一个普通同学就剃光自己头发的人吧。
有一种行为叫做“卖乖”,说的是有的人明明是在占便宜,却显得是在施恩。
或者用一点点成本,或者不用任何成本,就能获得别人的无限感激。上面的例子就是“卖乖”的典型。这种行为流行的后果,就是那些不愿意“卖乖”献爱心的人会越来越难以发声,人们会逐渐觉得:“别人就应该照顾我的情绪”。
整个社会环境都变成了“我弱我有理,你们都应该来保护我”这种撒泼打滚的逻辑。
我们的社会虽然刚刚富裕十几年,但是这样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的趋势已经开始存在。这种提倡虚伪卖乖的社会思潮对于孩子有一种不健康的影响。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有责任让孩子去明白真相,认识真实的世界,并且给他们示范,告诉他们如何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适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才能勇敢地做自己,不被社会的虚假所左右。
教育就是灵魂的拷问
而做到这一切的重点,并不在于教孩子如何如何,而是在于自身。
我们自己是否思考过:
在一个终究会死亡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做到哪些事情?我们应当珍惜什么,丢弃什么,应该和谁在一起,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我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并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那么我们的孩子可能也会这样去做。
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面对世界的真相呢?
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到底要不要多生孩子,到底孩子对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很多人都考虑到了以后如果没有孩子,自己老了会不会没人养。人们也在考虑自己养孩子的成本,以及对自己人生目标的干扰,带来的麻烦等等。但是太多的人没有意识到,养孩子本身是对人生的完善,是对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很容易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伟大和渺小。
我们不仅要去打拼赚钱,要对孩子提供衣食住行,更要为他们的成长担忧。
我们既不想让孩子过分注重学术,又不想让他们不学无术。我们既想保护他们幼小的身躯,又想让他们去风雨中历练。
我们给孩子赋予很大的希望,又苦于自身的资源实在是捉襟见肘。
所以做父母的难点,更多的不是在身体的劳累,而是这个角色时刻都在对我们进行灵魂的拷问:
- 你有没有资格去承担另外一个(或几个)生命的责任?
- 你需要怎样做,才能配得上孩子对你的依赖和信任?
所以我想现代社会生育率下降,终身不婚不育者的增加,也是很大程度上因为受到了上面说的那些过度保护的人们,不乐意去承担自身以外的责任,而倾向于向社会,向父母,推卸自身的责任。
那么我们如何去教孩子承担属于他们自身的责任?
首先当然是我们自己要做到勇敢面对自己生活的真相,并且采取行动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然后我们还应该同样地让孩子认识到生活的真相。
这个过程并不是强硬地灌输,而是在他们发问的时候,告诉他们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让他们逐渐意识到生活充满了乐趣,同时也充满了危险。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学习,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生命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生命的美好可以是无限的。
真正快乐的人生,属于那些认清生活的残酷,人心的丑恶和世界的野蛮,却用积极的心理和乐观的态度去主动改变自己的人。我们做父母可能是为了传宗接代,可能是为了老有所养,但是做父母本身也给了我们很多乐趣,让我们自己有更多看清自己,获得成长的机会。
很多父母都要感激自己的孩子。是他们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