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公有链技术_陈菜根频道

半年前,每当给周边朋友说起区块链时,大家就像看待异类一样,避而远之;现如今,哪怕是躲进角落里,依然有人不胜其烦地问你关于区块链的林林总总。这三个字已经热的滚烫了,以致于成了现代商业里不可或缺的一种气体,总也躲不掉。

就像坊间戏谑的那样,区块链目前的主要功用还是“吹牛逼赚钱”,毕竟绝大部分项目的市值还缺少价值基本面的支撑,它更多的是承载了技术极客的新世界期望和疯狂投机客的暴富梦想。总之,距离“区块链技术改变世界”的社会愿景,还有一段漫长的等待期。

现阶段的区块链被夸大了

然而,赚钱的冲动和对新世界的幻想,其背后所蕴含的进取心和好奇心,一旦灼烧起来,就不会轻易停止,甚至还会透支现实世界的燃料,而这也导致了商业是非的分歧和市场利益的博弈。比如,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更多是二级市场的买卖和各种大会的人声鼎沸,媒体上传播的也多是价格涨跌和消息面的真假难辨,明面上看似的热火朝天,实际上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区块链应用,却难觅其踪。

一边是大众财富的轮番洗劫,一边却是技术落地的尴尬不已,这种违反了常识和规律的价值不匹配,成了区块链被诟病的关键。

任何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都会伴随一个伟大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在过往的时代里,耕种的土地、矗立的房子、轰鸣的蒸汽机、崛起的公司制度等,都扮演了推动时代兴盛的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角色,即使是进入互联网时代,Hotmail的流行也标志着PC互联网的开启,而移动支付的裂变式应用则把全社会领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

而区块链世界来临的标志又是什么呢?仅仅靠一枚涨跌不定的虚拟币,就能带动老百姓进入新时代么?远远不能。

杀手级应用必须是普世的,需求够紧迫,门槛够低,效率够高。可惜的是,目前几乎所有的区块链应用的体验,都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被“互联网效率”惯坏了的用户诉求,成了区块链规模爆发的体验障碍,而目前区块链的交易处理能力仅仅在10TPS左右,相比较而言,支付宝系统的每秒处理交易量则达到了25.6万。

高铁一样的外壳,牛车一样的速度,一次次把公链技术的提升推向潮头。公链的作用太重要了,它就像一个国家的领土,如果长期处于四分五裂和战争连绵,这个国家是没办法发展经济的;也像互联网操作系统,如果没有底层基础设施的承载,也很难长出花样繁多的互联网应用。

公链技术决定了Dapp生态的兴衰,Dapp生态的兴衰决定了区块链世界的模样,区块链世界的模样则决定了该世界居民的福祉。

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理论”
不可能三角理论

不可能三角理论

区块链世界的突破性建设,受限于一个著名的理论:“不可能三角理论”,即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三者不可兼得。

它就像一个紧箍咒,束缚了孙悟空的野心达成。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孙悟空上来就性格乖巧(安全)、充满爱心(去中心)和本事通天(可扩展性),这样的西游漫记,也就不会流传于世。

一个生灵的成佛历程,是见心见性的自我修炼,而一条公链的成熟,也是挣脱“不可能三角”的迭代过程。

数据安全性是公链的基础属性

目前区块链保证数据安全,主要靠三个动作:

  1. 依据时序性做数据块的连接,可以防篡改;
  2. 交易记录用加密技术进行签名保护;
  3. 数据分布在分散网络里,用共识机制防止双花攻击。

即使如此,区块链依然存在漏洞,诸如双花(双重支付)、战略挖掘(如多机挖矿)等。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与互联网的根本不同

去中心化存储和交易,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也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低门槛地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包括共享自己的算力、存储空间,同时,点对点传输也保证了网络安全性。但这种权力的下放,也使得部分共识机制出现风险,譬如依据算力多少来获取奖励的POW机制,使得挖矿成为很多大玩家的垄断行为。就拿比特币来说,全球200万台矿机集中在数十家矿池里,算力的垄断性控制背离了去中心化的初衷。

可扩展性是区块链的最大难题

互联网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我们甚至习惯了秒速的畅快,对任何一个需要7秒钟以上等待时间的产品越来越失去耐心,而这恰恰是区块链真正的自卑之处。基于这个痛点,公链玩家不断在侧链技术、闪电网络和分片技术等三大领域深耕,试图解决吞吐量低的难题,令人唏嘘的是,遍览诸多公链,绝大部分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从区块链的产业生态来看,公链技术的突破是解锁区块链世界的关键一环,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创业者,跻身于公链技术的探索中。然而,公链的竞赛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它对团队的技术要求太高了。

分享到:更多 ()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