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真正含义是?
疾病、自然死亡,这是什么?是天杀。在道德经里被喻为大匠之斫——也就是老木匠干的精细活儿,这活儿就他能干,一般学徒干不了,技术不行硬上就容易伤手还把料弄坏了。
上天司杀者是老木匠,人间官吏统治者是学徒木匠,像修理木头一样规置一个人,你有那本事吗?把一个人判刑杀了就等于代天执法,你配吗?人民能服吗?
没能力的人有了权,就会拿权力当能力去用,于是同样为人,他顶个自由民主的名,就能引领普世价值观了,你顶个法律的名儿,就能判决他的生死了。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要是老百姓总是不怕死你还能拿死约束他吗?
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要是老百姓总怕死,那遇不顺的我逮到杀掉还有谁敢不顺呢?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可要是老百姓都全体性地必然怕死或者我想让百姓一直怕死就得设个掌管生死的部门。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可一旦设立这部门就等于把老天爷的差事顶了,人民不服一反噬就要有人受伤了。
总有人推崇法制化,而老子的想法是我无为而民自化,所以他不愿代天行斫是正常的。按他思路去推想,你会发现废死论也有其道理——凶手杀了人是代大匠斫,我们判凶手死刑就不是吗?可杀了人却还能逍遥在世花纳税人的钱,这也让人气闷,就像姜文说的,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
老子不愿代斫,但他也没反对设司杀者,只是指出了其中弊病——稀有不伤其手者——你没法保证不出冤假错案,出一个就伤了手,出多了激起民变就伤身亡国。且代斫司杀之权太大,有权就有弊,没法不生腐化,就算人民不反噬,你自己内部堕落也是伤了。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帛本在民字后多个恒且,是“一直老/一直总是”的意思,加上了,就是基于可能性考虑将来要不要设司杀者的讨论语态,去掉后没有时态则适用性更宽,本章以代斫伤手为旨趣,其它小出入对理解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