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微博是写给粉丝 1w+ 的 KOL 看的。我给你们安利一下 “小报童”,帮助强输出的 KOL 体面地赚钱。
小报童是我的朋友少楠的产品,他也是另一款今年大受好评的笔记应用 flomo 的创始人。小报童的定位很简单:你发表文章 > 读者付费订阅 > 在微信里推送给订阅者。可以粗暴地理解为付费公众号。
我自己运营一个《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 · 第三季》的小报童专栏,目前的订阅者是 3400人,售价 99 元。但这里边有一些打折促销,老用户合并之类的细节,总之今年 4 月到现在,我的小报童专栏收入大约是 24 万。
收入除开缴税与平台抽成,创作者到手 80%。
小报童的优势
1、和公众号长文不同,小报童更倾向于 500+ 字的中等篇幅,表达更轻盈,创作压力更小
2、和知识星球不同,小报童不需要 “社区运营”,只是纯粹的内容表达,并且提供了订阅制(付费期内可见)与买断制(永久可见)两种付费选择,我个人强烈推荐买断制
3、文章发布后,每晚 8 点通过微信服务号推送给用户,继承了微信生态内的阅读习惯
小报童的很多产品细节
都是为付费阅读而定制的,精巧易用。我只管:输出内容 > 每周打一次广告 > 收钱。
小报童平台不会推广你的专栏,你得在自己的粉丝里推广,所以只适合有一定粉丝的创作者,比如 1 万粉。但富有吸引力的专栏主题,也会带来出圈传播,我看别人的案例,也有粉丝较少的创作者,两三个月就赚了 5 万元。
接下来把我运营小报童专栏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你。这不是小报童官方的态度,仅仅是我作为用户的理解。
首先,你可以把小报童视为 “付费读物”,装订一本电子书。
它需要打动人的专栏主题,清晰的阅读预期,从这本读物中可以获得什么。
我自己并没有写书的想法,但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也就是《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每 60 篇一季,目前已更新到第三季。这样既有专栏写作的随性,又有一本电子书的阅读预期。各个领域的 KOL 可以参考这个方法,进行模糊主题的写作,但我更推荐你们设计一些更具体,感染力更强的专栏主题,然后把你的历史精华分门别类地放进去。
在整理专栏的过程中,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 “预付费出版物”,也就是一边收钱,一边输出,相当于铁粉们众筹你写完这本电子书,同时也给每周打广告提供了素材。我就是这么干的,从更新第一篇文章开始收钱,承诺写完每一季的 60 篇产品分析。
事实上,我更新的内容并不是全新创作,而是来自另一个私密产品社区 “犬校”。你可以理解为,把犬校里我的精华帖整理出来放进专栏。我也推荐 KOL 把你发布在微博上的精华帖,整理出来放进专栏。毕竟微博易逝,而专栏永存。这也是我说,小报童专栏是一本电子书的原因。
精华的健康与科普知识,精华的电影与美食推介,精华的段子与网文连载,只要不随着时间流逝而价值衰减,好的内容值得装订成一本读物。
同时赚到了钱。
这可能是强输出的KOL 最体面的赚钱方式。
小报童为 KOL 提供了装订电子书的工具,用极轻极简单的方式,让 “写书” 这件事落地,收入远远超过你写一本实体书。不断新增的订阅人数,每周提现的订阅金额,都是你创作一本读物的正反馈。在实时正反馈的激励下完成一本接一本的读物。
安利到此为止,有什么疑问的话,互粉好友可以私信我咨询,未互粉的朋友也可以评论提问(我收不到未关注人私信),知无不答。少楠是我的朋友,我愿意尽力帮助他的产品获得更多认可,并且我也相信,把自己的学识与创作装订成电子读物,既快乐,又赚钱。
小报童官方网址,也是你开通专栏的入口:https://help.xiaobot.net/
怎样运营专栏,你可以参考我的案例《纯银的 60 篇产品分析 · 第三季》:https://xiaobot.net/p/pmdogs3
最后再推荐一些别的专栏——目前互联网行业主题居多,很需要多样化的主题加入专栏创作。
购买量最高的专栏(4800+),怎样从碎片化信息中提炼更多价值:https://xiaobot.net/p/card?refer=5f6b24e0-c21b-409b-ba59-3d9a8f53581f
产品经理基本功手册,我不会为产品新人写文章,但可以看看别人的经验:
产品面试题解析,同上:https://xiaobot.net/p/community?refer=5f6b24e0-c21b-409b-ba59-3d9a8f53581f
怎样建立个人的内容品牌:https://xiaobot.net/p/mediabrand?refer=5f6b24e0-c21b-409b-ba59-3d9a8f53581f
浮不止:感觉互联网行业比较热衷知识变现,或者说受众广的行业?我所在的行业也有几个输出强度非常高的大佬,但很难想象他们会去开专栏。感觉他们的输出更多为了获得声望反哺本职工作,为了让自己的思想在行业传播。
纯银V:声望和变现一点都不矛盾,我输出产品分析十几年了,按你的话,过去十几年我就是这样的人。但我也不拒绝体面的表现。
纯银V:回复@浮不止:我觉得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对互联网这个工具用得更灵活,有更多的运营意识,同时你提到的这一点也很有道理,我们更容易吸引足够密度的话语受众,毕竟对行业话题感兴趣的人都在网上且容易扎堆
https://weibo.com/1134424202/MgfZVCG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