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赵藩
近期,乌东局势日益紧张,可社会主流舆论之前却普遍断言俄乌之间不至于爆发战争。由于姚尧并未在公开场合做出预测,故而无意宣称自己曾经洞察先机。本文只是以事后诸葛的角度复盘,试着为读者剖析俄乌之战为什么不可避免。
2月23日,亦即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进攻的前一天,著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标题是《这是普京的战争,但美国和北约并非无辜的旁观者》(This Is Putin’s War. But America and NATO Aren’t Innocent Bystanders.)
在这篇文章中,弗里德曼认为虽然普京是乌克兰危机的肇事者,但美国在其中扮演了火上浇油的角色。弗里德曼说,乌克兰危机之所以愈演愈烈,关键在于有人朝着大火上添加了两根巨木。其中,一根是美国在苏联解体后,依然做出北约东扩的决定;另一根,也是更大的一根,是普京利用北约向俄罗斯周边地区的扩张,成功地将俄罗斯人团结到自己身边。虽然普京在经济治理方面是失败的,但他通过煽动情绪来掩盖了这种失败。换言之,问题的根源仍在于北约东扩。对于美国的这个决策,弗里德曼的评价是“ill-considered”,即不妥当的,欠考虑的。随后,弗里德曼又回想起了一件二十四年前的往事。
1998年5月2日,当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北约扩张后,弗里德曼立刻给乔治·凯南打了个电话,询问他对于此事的看法。乔治·凯南是美国最著名的俄罗斯问题专家,曾长期在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1946年,凯南利用美国驻苏联大使威廉·哈里曼回国,自己担任代办之机,亲自起草了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史称“长电”。在这份长电中,凯南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最终被美国政府所采纳的对苏战略,即围堵政策。1947年,凯南又以“X”的署名在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明确提出美国要对苏联的扩张倾向进行长期的、耐心的、坚定的和警觉的“遏制”。凯南的遏制战略,被称为是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战略的思想基础,凯南本人亦被称作“遏制之父”。
可是,当弗里德曼于1998年向凯南询问对于北约东扩的看法时,凯南却是明确反对的。他说:“I think it is the beginning of a new cold war. I think the Russians will gradually react quite adversely and it will affect their policies. I think it is a tragic mistake. There was no reason for this whatsoever. No one was threatening anybody else. This expansion would make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is country turn over in their graves.
“We have signed up to protect a whole series of countries, even though we have neither the resources nor the intention to do so in any serious way. [NATO expansion] was simply a lighthearted action by a Senate that has no real interest in foreign affairs. What bothers me is how superficial and ill informed the whole Senate debate was. I was particularly bothered by the references to Russia as a country dying to attack Western Europe.
“Don’t people understand? Our differences in the Cold War were with the Soviet Communist regime. And now we are turning our backs on the very people who mounted the greatest bloodless revolution in history to remove that Soviet regime. And Russia’s democracy is as far advanced, if not farther, as any of these countries we’ve just signed up to defend from Russia. Of course there is going to be a bad reaction from Russia, and then [the NATO expanders] will say that we always told you that is how the Russians are — but this is just wrong.”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认为这是一场新冷战的开启,俄罗斯将逐渐做出相当负面的回应,这将影响他们的政策。我认为这是个可悲的错误,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这样做。没有人在威胁其他人,这种扩张只会让这个国家的开国元勋们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宁。
“我们已经签署了要保护一大批国家的协议,尽管我们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意愿去以任何严肃的方式这样做。(北约扩张)只不过是一个对外交事务缺乏真正兴趣的参议院的轻率之举。让我感到头疼的,是整个参议院的辩论都是那么的肤浅和无知。我特别反感有些人总是喜欢把俄罗斯说成是一个渴望攻击西欧的国家。
“世人难道都看不明白吗?在冷战时期,我们之间的分歧在于苏维埃政权,而现在我们却要抛弃那些史上最伟大的通过不流血革命而推翻苏维埃政权的人。况且,俄罗斯的民主制度与我们刚刚签协议要保护的那些国家相比,即便不是更先进的,至少也是同样先进的。显然,俄罗斯会做出很坏的回应,然后(那些主张北约扩张的人)就会说,我们一直就告诉你,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但这真的是错误的。”
总而言之,凯南的观点就是,成立北约的目的原本就在于遏制苏联,现在苏联既已解体,北约的历史使命就已经完成,不应该再对俄罗斯咄咄逼人了。美国现在持续对俄罗斯施压,迟早会逼得俄罗斯强力反弹,可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些主张北约东扩的人就会说:“你看吧,我早就告诉你,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吧?就是得一直对他们施压的吧?现在他果然贼心不死了!”凯南认为,正是那帮不懂外交的人把俄罗斯逼到敌人的位置,然后反过来强调“俄罗斯就是敌人”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为什么北约东扩,会逼得俄罗斯不得不奋起反抗。
北约,全名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初是由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这十二个国家于1949年成立的。公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时,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冷战期间,先后有希腊、土耳其、西德和西班牙加入,成员数达到十六个。1990年,德国统一,成员数依然是十六个。1996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1997年7月,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1999年,正式接纳三国为北约新成员国。之后,陆续又有新的成员国加入。至2020年,北约的成员国数达到三十个,如下表所示:
下面这张地图,清晰地标示了北约自1997年以后吸纳的十四个成员国,从北到南按数字排列:
可以看到,北约的东扩已经推进至俄罗斯的家门口。可就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却还非得要加入北约,这岂能不让俄罗斯如坐针毡,奋起反抗?
或许有读者会提出疑问:“早在2004年,北约就已经东扩至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的边境线接壤了。为什么那时候的俄罗斯能忍下来,现在扩张至乌克兰就不能忍了呢?”
为此,我们有必要引用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一段精彩分析。布热津斯基是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曾经担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当时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操盘者,对于中美建交亦有重要影响。在《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一书中,布热津斯基写道:“
俄罗斯的内部危机和国际地位的丧失令人苦恼和不安,对俄罗斯的政治精英来说尤其如此。俄罗斯地缘政治形势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西部,由于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国界被十分令人痛苦地更改,地缘政治影响的范围大大缩小。自 18世纪以来,俄国一直控制着波罗的海诸国。现在失去了里加和塔林港,使俄罗斯进出波罗的海更受限制,且受失去冬天的不冻港之苦。虽然俄罗斯总算保住了对在形式上新获独立但高度俄罗斯化的白俄罗斯的政治主导地位,但也难保蔓延的民族主义最终不会在那儿占上风。在原苏联疆域之外,华沙条约组织的崩溃意味着以波兰为代表的原中欧卫星国正迅速倒向北约和欧盟。
最麻烦的是丢掉了乌克兰。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家的出现不仅迫使所有俄罗斯人重新思考他们自己的政治和民族特性的性质,而且也是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遭受的重大挫折。
乌克兰从300多年的俄罗斯帝国历史脱离出去,意味着俄罗斯失去了一大块潜在富裕的工农业经济和在种族与宗教上同俄罗斯人极为接近的5200多万人口。而这些本是足以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真正庞大而自信的帝国的。乌克兰的独立也使俄罗斯失去了它在黑海的主导地位,因为黑海的奥德萨是俄罗斯与地中海地区以及与距离更远的国家贸易的重要通道。
从地缘政治上看,丢掉乌克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这使俄罗斯的地缘战略选择受到极大限制。即使失去了波罗的海诸国和波兰,一个依然控制着乌克兰的俄罗斯仍可争取充当一个自信的欧亚帝国的领袖,主宰原苏联境内南部和东南部的非斯拉夫人。但丢掉了乌克兰及其5200 多万斯拉夫人,莫斯科任何重建欧亚帝国的图谋均有可能使俄罗斯陷入与在民族和宗教方面已经觉醒的非斯拉夫人的持久冲突中。与车臣的战争也许仅是第一个例子而已。另外,由于俄罗斯出生率日益下降而中亚人口急剧增加,任何没有乌克兰而仅建立在俄罗斯力量之上的新欧亚帝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欧洲化色彩将不可避免地减弱,而日趋更加亚洲化。
丢掉了乌克兰,在地缘政治上不仅是重要的,而且起了催化作用。正是乌克兰1991年12月宣布独立以及在贝拉维扎的关键性谈判中坚持由一个松散的独立国家联合体取代苏联,尤其是乌克兰采取政变式的突然行动,强行夺取驻乌的苏军部队的指挥权,才使独联体没有成为仅是一个更加邦联化的苏联的新名称。乌克兰的政治自决使莫斯科目瞪口呆,并成为一个榜样,原苏联的其他共和国虽然开始时仍较胆怯,随后均纷纷仿效。
俄罗斯失掉其在波罗的海的主导地位的一幕在黑海重演,不仅是由于乌克兰独立,也是因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这些新独立的高加索国家,为土耳其恢复其一度失去的在本地区的影响增加了机会。1991年以前,黑海是俄罗斯海军力量进入地中海的出发点;到20世纪90 年代中期,俄罗斯在黑海仅剩一小条狭长的沿岸地带。为苏联黑海舰队的残余部分使用在克里米亚的基地,俄罗斯同乌克兰仍争执不休。俄罗斯眼睁睁地恼怒地看着北约—乌克兰联合进行海军和登陆演习,土耳其在黑海地区影响不断扩大。俄罗斯还怀疑土耳其向车臣抵抗分子提供了有效的援助。”
这,就是俄罗斯绝对不可能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原因所在。明白了这一点,读者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普京会在前几天的电视讲话中说:“我再次强调,对我们来说,乌克兰不仅仅是一个邻国:它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精神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是我们的战友、亲人,其中不仅有同事、朋友、前同事,还有亲人:是有血缘联系,与我们有亲情的人。”
可是,2018年3月,时任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居然提出修宪,要将其推动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方针通过宪法的形式加以确定。当月10日,北约承认了乌克兰的“申请国”身份。9月,波罗申科正式向乌克兰议会递交了相关宪法修正案。11月,乌克兰议会一读通过该修正案。2019年2月7日,乌克兰议会最终通过关于加入欧盟和北约方针的宪法修正案,把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并将该法案提交总统签署。2月19日,波罗申科签署该法案。
根据该宪法修正案,将在乌克兰现行宪法的前言中加入“确定乌克兰人民欧洲身份和乌克兰欧洲及欧洲大西洋方针的不可逆转性”字样;在宪法第85条中增加“实现国家获得欧盟和北约成员国资格的战略方针”字样;在第102条中增加“乌克兰总统是实现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战略方针的担保人”字样;在第116条中增加“保障国家加入欧盟和北约战略方针的实现”字样。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俄乌之战事实上就已经箭在弦上了。因为加入北约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不得出于战争状态,二是不得存在领土争端。而在《北大西洋公约》的第五条明确规定:“The Parties agree that an armed attack against one or more of them in Europe or North America shall be considered an attack against them all and consequently they agree that, if such an armed attack occurs, each of them, in exercise of the right of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self-defence recognised by Article 51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will assist the Party or Parties so attacked by taking forthwith, individually and in concert with the other Parties, such action as it deems necessary, including the use of armed force,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the security of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各缔约国同意,凡是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缔约国的武装攻击,均视为对于所有缔约国的攻击。因此,各缔约国同意,一旦有这种武装攻击发生,各缔约国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单独或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必要的行动,包括使用武力,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地区的安全。
换句话说,一旦乌克兰决意加入北约,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赶在其加入北约之前开战。因为,一旦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乌克兰就无法加入北约。而一旦乌克兰加入北约,那么俄罗斯就再也无法对乌克兰开战了,因为那意味着俄罗斯同时面对北约三十个成员国开战。
所以,在波罗申科于2019年2月签署将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的修正案时,就已经埋下了日后俄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可当时正值乌克兰大选前期,波罗申科极有可能丢掉政权,俄罗斯当然不会选择在这时候动武。4月21日,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当选为新任乌克兰总统,并于5月20日就职,成为俄罗斯新的谈判对象。事实上,泽连斯基也是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只是半年后就爆发了新冠疫情,遂使得防治疫情变成了全球局势的焦点,自然就没人顾得上去讨论乌克兰加入北约这样棘手的话题。待到疫情的阴霾逐渐淡去,俄乌之间的局势就再次紧张起来,并最终演变成激烈冲突。
2022年1月26日,美国与北约以书面正式拒绝俄罗斯所画的红线,即北约承诺不再东扩,不让乌克兰加入等。且措辞非常强硬,要求俄罗斯撤军,不要侵略乌克兰。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其实就意味着俄乌之战将一触即发。只是,由于中国要在二月份开北京冬奥会,不宜被俄乌之战吸走全球关注的眼球。待到2月20日晚北京冬奥闭幕,俄罗斯21日就发表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宣布承认位于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了。三天后,俄乌之战正式打响。
种花家的兔子
被老牌流氓们逼到这种程度,还给兔子半个面子,忍到冬奥会闭幕、残奥会还没开的时候,大毛已经够意思了。
小墨鱼
华姐:五次将北约东扩至俄家门口,并且部署大量先进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地的后果?[呲牙]
小墨鱼
普京再次表态: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是基于一个将损失降到最低的解决方案,他们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作其他选择的机会,他们制造了如此多的安全隐患以至于我们别无选择。所有的尝试都失败了,失败了。说实话,我甚至很惊讶,我们在任何问题上都寸步难行。———把硬汉逼的都说出这样绝望的话[叹气]
https://mp.weixin.qq.com/s/zhckyeHy5OqfB07uVOYg-w
乌克兰战争 俄罗斯能赢吗?
俄罗斯为什么不会倒下?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有十天,以主流舆论的发展来看,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俄罗斯的前景感到悲观,认为他们没能如预期中的那样以闪电战的形式击溃乌克兰,逼迫乌克兰签订城下之盟。随着战争逐渐陷入胶着,又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在疯狂制裁俄罗斯,这极有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因经济崩溃而倒下。可是在姚尧看来,俄罗斯一定不会倒下,它一定可以撑得住。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和美国都不会让俄罗斯真正倒下。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说的是,中国和美国都不会让俄罗斯真正倒下!
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那就请你回顾一下英国人的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战结束后,英国人转而支持刚被自己打败的敌人德国。因为,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法国,将在战后称霸欧洲大陆,成为英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转而支持刚被自己打败的敌人日本。因为,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盟友苏联,将在战后称霸欧洲大陆,成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许多人在分析国际政治问题时,总是牵扯太多的道德和情绪,然后有意无意地选边站队。什么甲曾经帮助过乙,所以乙不能辜负甲;什么乙曾经欺负过丙,所以丙不能饶过乙。又或者虽然乙曾经帮助过丁,可后来又欺负了丁,所以需要辩证看待,该感谢的感谢,该报复的报复。最后扯来扯去,就变成了一本历史糊涂账,甚至演变成人身攻击。对于这些朴素的情感,我们都可以理解。可是作为政治家,即便不能完全抛开情感因素,至少也不应该因为情感而影响了算盘。
老读者或许都还记得,之前每次朝鲜半岛局势动荡,读者要求姚尧分析点评时,姚尧都会断言没什么大事。因为新闻虽然看似热闹,可是战略格局并未改变。什么是朝鲜半岛的战略格局呢?那就是,战略玩家只有中、美、朝、韩四家,且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已经逐步形成了朝鲜有枪无粮,韩国有粮无枪,中国为朝鲜供粮,美国为韩国供枪的四国平衡。四国中任何一方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都会很快发现无力收拾接下来的局面,所以又会主动回归到这种平衡中来。倘若朝鲜和韩国实现统一,那就意味着朝鲜半岛上将会出现一个经济发达而又拥有核武的强国。毋庸置疑的是,与之相邻的日本随后也将拥有核武。这样一来,不但会增加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全风险,而且也会导致美国海军无法在西太平洋立足。因此,中国和美国都不会允许朝鲜半岛统一,当然也就不会允许其中的一方倒下了。
其实,欧洲大陆又何尝不是个放大版的朝鲜半岛呢?现在的战略玩家就是中、美、欧、俄四家,且正在逐渐形成俄罗斯有枪无粮,欧盟有粮无枪,中国为俄罗斯供粮,美国为欧盟供枪的四国平衡。四方中任何一方试图打破这种平衡,都会很快发现无力收拾接下来的局面,所以又会主动回归到这种平衡中来。
都说俄乌战争的导火索是北约东扩,姚尧在2月25日推送的《俄乌之战为什么不可避免?》一文中也是这么写的。可是细究起来,俄罗斯反对的真的是北约东扩吗?普京在2月21日的讲话中谈到:“我现在要说一些我从未公开说过的话,我这是第一次说。当即将离任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2000年访问莫斯科时,我问他:‘美国对接受俄罗斯加入北约有何看法?’”直到这时,人们才赫然发现,俄罗斯历史上至少曾经有四次申请加入北约,一次是发生在叶利钦任内,三次发生在普京任内。
所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在苏联解体后的近二十年间,美国总统从共和党的老布什换成了民主党的克林顿,再从民主党的克林顿换成了共和党的小布什,又从共和党的小布什换成了民主党的奥巴马。可每当俄罗斯人殷勤地向美国人表达加入北约的渴望时,都遭到了美国人的冷漠和拒绝。
由此可见,俄罗斯并非真的反对北约东扩,它最好是北约一直向东,把俄罗斯也扩进去。可结果却是,北约扩到俄罗斯的西部边境线就不再准备向东了,而且要在俄罗斯的西部邻国部署军事设施。所以,普京在2月21日的讲话中不禁语带悲愤地质问道:“好吧,你不想把我们看作你的朋友和盟友,但为什么要与我们为敌呢?”
之后,普京又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 答案只有一个:不是因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或其他原因,他们只是不需要俄罗斯这样一个独立的大国。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它是美国传统对俄政策的来源。”
其实,普京的说法依然不够透彻,更加准确的说法是,北约不需要一个独立的俄罗斯加入,但是北约需要一个独立的俄罗斯作为敌人,否则北约自身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美国就无法藉由北约来操纵欧洲了。
这,就是我说美国不会让俄罗斯真正倒下的根本原因。一旦俄罗斯倒下了,欧洲就将逐步实现一体化,而这是美国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苏俄想以军事的方式统一欧洲,那么美国就以经济的方式来将其瓦解。
欧盟想以经济的方式统一欧洲,那么美国就以军事的方式来将其瓦解。
自大航海时代兴起的四百年间,欧洲列强是统治世界的绝对核心。可是待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完,欧洲列强已经沦落到与美苏平起平坐。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完,欧洲列强已经从一流国家沦落为二流国家。这时候,欧洲人大声疾呼,千万不能再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尤其不能再在欧洲的领土上打,否则我们就都要从二流国家沦落为三流国家了。而要确保战争不会开打,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经济上深度绑定,使得彼此之间都不想打也不敢打。
于是,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公布“舒曼计划”,建议将法国、德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也可参加。
1951年4月18日,西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意大利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
1957年3月25日,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旨在创造共同市场,取消会员国间的关税,促进会员国间劳力、商品、资金、服务的自由流通。
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随后,丹麦、英国、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相继加入欧共体。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2月7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1993年11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三大共同体纳入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
1999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动欧元。
1月8日,“科索沃解放军”对南斯拉夫军队的运输车队发动突然袭击并绑架了8名南军指战员,致使酝酿已久的科索沃危机正式引爆,欧安组织和北约随即介入。
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北约决定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代号为“盟军行动”。
5月7日,美军精准地“误炸”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记者牺牲,数十名工作人员被炸伤。
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在北约的持续轰炸下屈服,接受北约开出的条件而从科索沃撤军,由此失去了对科索沃的控制权。
6月9日,北约代表和塞尔维亚代表在马其顿签署了停战协议。南联盟随即开始撤离科索沃,科索沃战争由此结束。而伴随科索沃战争始终的,是欧元的持续下跌。
下面这张,是欧元兑美元自1999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走势图:
图片
可以看到,欧元兑美元在近两年的时间内,由最高1.18跌至最低0.82,跌幅高达三成,其试图替代美元的野心被彻底击碎。
那么,这次乌克兰战争是否也会对欧元造成类似的影响呢?请看下面这张欧元兑美元自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3月4日的走势图:
图片
熟读《姚尧股市形态学》的读者都能清楚看到,欧元兑美元构筑的是一个双重顶,两个顶点分别是1.2328和1.2251,颈线位在1.1731,于是,我们可以测算其跌幅满足位如下:
顶点到颈线的距离为:1.2328-1.1731=0.0597
第一跌幅满足位为:1.1731-0.0597=1.1134
第二跌幅满足位为:1.1134-0.0597=1.0537
第三跌幅满足位为:1.0537-0.0597=0.9940
1月28日,欧元跌至第一跌幅满足位后出现强力反弹。自2月4日开始,欧元开始重回跌势,3月4日盘中跌至最低1.08850。显然,这已经是有效跌破第一跌幅满足位,而奔着第二跌幅满足位去了。如果真的跌至第三跌幅满足位,那么欧元就会与美元平价了。
在《姚尧股市形态学》的序言中,姚尧写道:“对于不懂技术分析的人来说,新闻是最新披露的见闻。而对于优秀的技术分析者来说,新闻只是对于技术信号的迟来确认。”现在,当我们看到欧元的走势完全是在按照形态学的结构运行,而后再来回溯新闻时,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北溪二号。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这三年来与北溪二号相关的重大事件的时间脉络:
2019年1月13日,美国驻德国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Richard Grenell)向多家德国公司发出信件,并暗示可能会对支持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公司实施制裁。德国外交部建议这些公司,可以将其视为“挑衅”,不予回复。
12月20日,特朗普签署了2020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法案中明确提到要对参与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相关企业人员去美国旅行,以及冻结他们在美国的财产等。
12月29日,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了电话会谈,双方重申继续支持北溪二号项目。
2020年9月1日,默克尔在施特拉尔松市发表讲话时称,德国支持北溪二号的建造工作,并认为美国的制裁是不可接受的。
11月21日,德新社以一名美国高官为消息源报道,美国政府以制裁相威胁,要求一批企业和个人停止参与北溪二号。
由于当时临近美国大选,因此所谓制裁的事也没有人当真。而且当时许多人觉得特朗普整天嚷嚷着美国第一,拜登却是很注重维护与欧洲盟友的关系的。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拜登当选后,依然延续特朗普政府关于制裁北溪二号的政策。
2021年1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宣布对一家俄罗斯企业及其铺管船“福尔图娜”号实施制裁,理由是其参与了北溪二号海底输气管道项目建设。对此,德国方面表示“遗憾”。俄罗斯方面则批评美国的制裁非法,俄方希望北溪二号项目最终得以建成的立场不变。截至19日,项目超过90%已铺设完成。
1月21日下午,欧洲议会在全会最后一天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欧盟立即同俄罗斯停止“有争议”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欧洲议会在声明中称,随着多年来双方关系不断恶化,欧洲议会议员强调欧盟各国应认真审视与俄罗斯在外交政策平台及工程建设中的合作,其中就包括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声明还称,欧盟不应当继续欢迎俄罗斯“来路不明”的财富投资。
我们现在回头来看,欧元兑美元的第一个顶点,就是在2021年1月出现的。
4月2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以语音投票的方式通过了《乌克兰安全伙伴关系法案》,该法案向正在与俄罗斯处于军事紧张对峙中的乌克兰提供援助,并向参与北溪二号燃气管道项目建设的相关公司施压。这就是在一个以“乌克兰安全”为名的法案中,对北溪二号提出制裁。
5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方决定对参与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北溪二号股份公司(Nord Stream 2 AG)及其负责人(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瓦尔尼希予以制裁豁免,并称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北溪二号股份公司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附属企业,总部设在瑞士 。
一个星期后,欧元兑美元见到了双重顶的第二个顶点。
9月1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外宣布,北溪天然气管道全段铺设完成。
随后,欧元兑美元开始持续下跌,且在有效跌破双重顶的颈线后,开启了一波更加惨烈的大跌。
11月16日,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联邦网络局宣布暂停对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运营的认证审批,在未获得审批之前,该项目无法合法运营。
一个星期后,欧元兑美元止跌企稳。
12月20日,据德国媒体报道,尽管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尚未获得运营许可,但该项目运营公司已经开始为第二条管道填充天然气。
显然,这是欧洲再一次违逆美国的意志。按照过去的惯例,欧元兑美元理应下跌才对。可令人讶异的是,欧元不但没有下跌,反而形成了小幅反弹的走势。直至2022年1月13日,欧元才结束反弹而重回跌势。
2022年1月26日,北溪二号项目正式在德国注册成立运营公司。
次日,欧元兑美元触及第一跌幅满足位而后出现强力反弹。
再然后,就是乌克兰危机急剧升温,欧元结束反弹后再次下跌。
2月21日,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承认位于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共和国独立。
2月2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在俄乌冲突升级的背景下,德国政府将暂时停止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程序。
2月24日,普京再次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出兵乌克兰。
当日,欧元兑美元出现暴跌,且跌破前期低点。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发现,2021年12月是个重要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每当北溪二号出现进展,就会招致美国的反对,就会导致欧元的下跌。每当北溪二号进展停滞,就会导致欧元的反弹。可是自从12月以后,北溪二号正在加速推进,可是欧元却不跌反涨。于是,就有了北约进一步激化乌克兰危机,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对乌克兰出兵,欧元则随之暴跌。所以,普京才会在24日的讲话中说:“北约进一步东扩,将军事装备部署在乌克兰境内于俄来讲绝不可接受。当然,问题不在于北约本身,北约只是美国的外交工具。”
那么,美国为什么一定要搅黄了北溪二号呢?
表面上看,这是个经济问题,牵扯到巨额的能源贸易。可实际上,这更是个政治问题。正如西欧因为经济一体化而实现政治一体化,且再也不可能引发战争一样。如果欧盟与俄罗斯因为能源贸易而导致在经济上的捆绑越来越紧密,那将来又有谁能阻挡其在政治上的一体化呢?至少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了吧?如果欧洲大陆不再有爆发战争的可能,那么北约还有什么存在价值?美国又拿什么来掌控欧洲?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那个四方棋局。虽然中美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竞争和分歧,但是两国对于欧洲大陆的战略思考是不谋而合的,就像两国对于朝鲜半岛的战略思考不谋而合一样。在中美争霸分出胜负之前,一个好的俄罗斯,是永远有枪无粮,而又不得不依靠中国救济粮食的俄罗斯。一个好的欧盟,是永远有粮无枪,而又不得不依靠美国带枪保护的欧盟。
中国需要一个独立的俄罗斯在西方为自己分担压力,但俄罗斯之所以愿意为自己分担压力,不是因为他们仰慕中华文化,更不是因为什么传统友谊,而是他们在美国的打压下不得不有求于中国。如果有朝一日,美国不再打压俄罗斯,那么俄罗斯就随时可能会再次与中国疏离。
美国需要将欧洲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欧洲之所以不得不听命于美国,不是因为他们仰慕美国文化,更不是因为什么普世价值,而是欧洲在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时不得不仰赖于美国的保护。如果有朝一日,俄罗斯不再对欧洲构成军事威胁,那么欧洲将立刻摆脱美国束缚。
既然中美两强都不会让俄罗斯真正倒下,那么俄罗斯当然就不会倒下,它只会在与欧盟的互相伤害中保持倔强。事实上,虽然俄乌战争尚未结束,可战争的赢家和输家已经非常明确了。在可预见的将来,欧洲都不可能通过北溪二号来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双方的关系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恶化,甚至恶化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荒谬滑稽的程度。欧盟在军事上势必会更加依赖美国,俄罗斯在经济上亦势必会更加依赖中国。试想,对于中美两强而言,是希望在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和一个强大的欧盟,甚至欧盟和俄罗斯进一步统一呢,还是希望在欧洲大陆上只有一个大号的朝鲜和一个大号的韩国呢?
https://mp.weixin.qq.com/s/56eEQIDoZHXxQtzCMogB_Q
公众号:姚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