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资源分享
追寻中本聪先生的脚步

怎么给孩子说金钱的概念?孩子,让我们谈谈钱@叁里河

本文作者:lexi

金融企业家Sam Kawtharani曾在他的博客中写道,虽然我们的生活处处涉及钱,但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最初真的很难理解钱的含义。这就像让三岁的孩子“不要浪费食物”一样,“浪费”这个概念对他们如同成年人对量子力学一样陌生。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成本,从出生开始,父母给他们食物和衣服,亲友送他们礼物,他们什么都没付出,这些东西就存在了。”

根据金融机构Country Financial对美国父母展开的金钱教育调查,39%的父母表示宁可带孩子去看牙医,36%表示宁可与孩子谈论性教育,6%表示宁可帮孩子做消费决定,他们也不愿意和孩子谈论钱。

而与此同时,近 2/3 的受访者承认父母是孩子学习财务管理的启蒙老师。之所以自己不去教原因在于,多数人表示对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没有自信,在金融知识方面,46%的父母为自己打了C或更低的成绩。

但跟孩子谈钱似乎又是绝对必要的。

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用钱习惯在7岁时就开始建立,而对金钱的态度与一个人获得财富的能力和生活质量紧密相关。

这样的矛盾下,诞生一个庞大的金钱教育市场似乎理所当然。

1

国外各大购物网站的“热门礼物清单”上,针对2-4岁孩子的《儿童版大富翁》连续多年都是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这款产品比照成人版大富翁游戏,用更小的游戏币面额教授孩子们资金管理技巧,以游乐园的售票厅代替地产、房屋和旅馆,使孩子们对成人世界的交易、钱币有初步认识。

根据剑桥大学和Money Advice Service合作开展的儿童金钱概念调查,3岁的孩子其实已经能够理解钱的概念。按照财商教育专家的建议,学龄前儿童的金钱教育几乎一年一个台阶:

3岁可以辨认钱币,4岁则可以学习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到了5岁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理解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而且可以学习攒钱了。

甚至更宽泛金钱教育还可以把年龄再提前。今年《纽约时报》发布的学前儿童礼物指南中,存钱罐大受推荐,成功上榜。

作者写道:我在女儿还没学会走路时,就买了第一个小猪存钱罐,将硬币投入后小猪会发出欢快歌声,女儿很喜欢使用它。现在女儿长大了,前不久我看到她在向她的弟弟展示如何使用它。

彭博新闻最近报道过一个《孩子们加入投资潮流》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7岁的小男孩Emmanuel靠零花钱投资了178美元的任天堂股票。一起玩游戏的时候,如果朋友问Emmanuel为什么没有任天堂游戏机的时候,他会很骄傲的告诉对方:我有更好的东西,任天堂的一部分。

Emmanuel的财富故事是,每当他想买什么的时候,他们全家会跟他一起搜索这家公司的情况,然后决定要不要买点这家公司的股票。他最近一笔投资决策是在买了一个星巴克蛋糕后,把5美元零花钱剩下的部分买了星巴克公司的股票。

鼓励孩子成为低龄股民已经在一小群家长中成了风潮。最近几年,零股交易平台Public.com上关于如何为孩子创建账户、如何教孩子炒股的帖子每月都在猛增。他们的心态大多都跟Emmanuel父亲差不多:

“虽然这点股票不会带来很大的收益,但是他能感受到投资的乐趣,他能看到钱除了被消费掉,也可以生出更多的钱。”

2

除了股票交易平台,已经有很多金融科技产品是专门用来帮儿童进行理财实践的,比如RoosterMoney、Gohenry等,这些产品一般直接与家长的账户绑定,允许家长为儿童设置固定的零花钱额度,以及家务内容和酬劳,然后由孩子制定储蓄和捐款给慈善机构的额度,剩下的钱,孩子再自行做支出分配。

RoosterMoney上一位用户曾留言表达这些产品的神奇效用:

“女儿开始主动和家人聊,关于大家每个月能赚多少钱,为了养育自己每月支出了多少钱,每月能储蓄多少钱等问题。后来,女儿还在 app 中加入了家庭开支一项,并设置为迪士尼+流媒体的订阅付费,女儿说因为家里主要是自己在看迪士尼,应该由自己付钱,如果家人一起看的话,这项开支可以视为她作为家中的一员为家庭做的贡献。”

然而,正如这个留言所展示的那样,在儿童金钱教育中,无可避免会把成人世界关于金钱焦虑的那部分传达给孩子们。

BBC在几年前一篇报道《百万富翁夏令营》的文章中曾引用理财规划师及《如何教孩子理财》一书的作者利丝·弗雷塞(Liz Frazier)的话,”信用卡债务和学生贷款数额巨大,大多数成年人没有足够的储蓄来养老。”

利丝·弗雷塞将这一原因归咎于“缺乏金融理财教育”,解决办法则是:“显而易见,理财是你需要掌握的一种生活技能。”

这篇文章介绍的“百万富翁夏令营”是一个主要针对中产家庭设计的青少年财富教育课程。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年龄从10岁到14岁,他们在夏令营里学习如何做预算,如何储蓄和投资。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一部分,是每个人会得到1万美金的虚拟资金,参与模拟股票交易,孩子们在模拟交易中理解公司是如何运转和赚钱。

夏令营的组织者和设计者说:“来参加的孩子往往来自父母都要上班工作的家庭,所以他们已经明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他们来此要学的是,‘我怎样才能确保有足够的钱上大学,怎样才能确保我的生活没问题?’”

文章列举了很多类似夏令营:

美国丹佛,有一个名为“青少年理财”(Junior Money Matters)的夏令营,向10岁至12岁的孩子教授国际贸易理论。在奥斯汀,穆拉尤夏令营(Moolah U)提供的营地,让孩子学习创业,比如制作一种产品,然后卖出去并赚回钱来。而香港的儿童创业学院 (Kids Biz Academy)则开办了一个假日营,让8至14岁的孩子们从产品设计和创业投资开始,学习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总部位于印度加尔各答的青年企业家协会(Youngpreneurs)让现实生活中的企业家来给青少年现身说法。

这些夏令营、财富教育机构不仅受到中产家庭欢迎,也开始吸引一些经济不好的家庭。

原因也很容易理解,中产家庭寄望通过财商教育让下一代维持现有的生活,而经济不好的家庭则将此作为扭转改变家庭命运的神奇药丸。尤其是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世界,“投资”,“交易”,“理财”差不多天生就跟富裕沾亲带故,人们对此着迷毫不奇怪。

3

现在,几乎全世界都觉得财商教育不仅有必要而且总是有益的。科技圈的KOL们指导家长们在虚拟支付的时代,更有必要在消费的时候提醒孩子们,我们是在用钱交换物品,不然的话,孩子可能“一度以为手机就是钱,想要什么就用手机点一下,而且他们会以为钱是花不完的。”

金融家庭心理学家则建议家长学会引导孩子们思考“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孩子赚到钱后,即使一下子把钱都花光了也没事,“过几天后,问问孩子他是否还对这笔消费感到高兴”,“它物有所值吗?你的需求满足了吗?”

但是,大部分金钱教育都在教孩子们如何建立个人财富,而很少包含财富分配的含义。如BBC在文章中提出的疑惑:

这样的夏令营到底是巩固了因社会阶级而形成的身份地位,还是帮助了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获得竞争的优势?当许多家长都认为很难控制孩子所能接触到的信息之时,理财和全球金融体系是否应该被归入对孩子来说是“太多、太快”的信息范围?

所有关于儿童金钱教育的故事中,巴菲特的故事是一个足够正面的例子。巴菲特读小学的时候,被父亲领去了纽交所参观,十一岁时他进入股市,而后凭借敏锐的投资眼光,在二十六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

巴菲特在个人传记中表示,父亲对自己影响极深,而他本人也在自己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与他们谈论理财。

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小儿子彼得曾经把价值2亿美元的遗产低价贱卖掉。

这笔遗产是1977年巴菲特父亲的农场出售所得收益,巴菲特把钱转化为当时价值9万美元的公司股票给了19岁的彼得。

彼得当时是个在上大学的青少年,但他当时一门心思想退学去搞音乐,于是就把这笔遗产卖了,去追求音乐梦了。几年之后,彼得如愿以偿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音乐制作人,可是这些股票也已经涨到了2亿美元。于是有媒体跑去问他有什么想说的。

彼得回答说,

“我用股票换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我用它来争取时间。这段时间让我在我喜欢的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这是我在童年就学到的父亲称之为’财富伦理’的重要一课。他说钱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工作的重点也不是尽可能多地赚钱,而是做你真正热爱的事情,让你每天都开心地醒来的事情。”

可惜世界上只有一个巴菲特。

https://mp.weixin.qq.com/s/GRAndFvdiGqm8B2k7UlMBQ

叁里河
微信号
Sanlihe1
功能介绍
关于财富的一切

分享到:更多 ()

来评论吐槽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快手号:神吐槽shentucao

交易所地址更多手机免费挖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