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体会到目前这套央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的问题。总之2008的麻烦,至今仍未消除,必须靠金融科技来逼迫银行瘦身,打破目前央行/商业银行二元体系,不然的话,马克思预测的金融危机基本无解。看硅谷这边怎么先做起来吧。ICO基本上就是把传统金融边缘化,同之前的路数一致。1.天使投资人先启动,目前就是andresson,oa,paypal帮;2.然后风投跟进,红杉这些;3.肯定纳斯达克这些要做ico市场,不然的话,人家自己交易所跑起来。
金融业主导,就是阉割成R3那种,或者ripple自己降格,去讨好银行业,或者IBM扯上云计算。如果科技主导,就是拜拜银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银行不死,百业将死。哪个大国,先从目前这种银行体系杀出来,就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领导者,日本确实有希望。他们现在推进的接受比特币支付,其实就是被中国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刺激的。但是比特币并不适合做支付系统,目前第一阶段,就是养成全社会接受比特币支付的生态系统,然后第二步,就转换成日本的J币吧,其实如果央行出法定数字货币,基本上以前的M0,M1,M2这些分别都会打破,甚至啥存款储备金,发放贷款创造货币,都会失效。
比特币是用来创造环境,之后J币替换就行了,你可以继续保持你的二元体制。我说过,优化的马车,去抗衡内燃机汽车,主要是社会扁平化,再加上共享经济,使用权将取代拥有权,当使用权更为经济,更为有效,那么之前的各种产权的经济架构会崩析,另外随着社会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从短缺到过剩,虚拟世界在人们生活里面比重会加大。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如果真推行,有可能将M0和M1/2/3全部抹平。商业银行可能就弱化为一个贷款代理,因为银行的中间高额利润,区块链体系会全部返回给实体企业。
编者注:钞票属于M0,零级货币井大写的比较简略,对于金融不是很熟悉的同学可以读读以下绿色字体部分,了解一下M0,M1,M2和M3都是什么。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各国对M0、M1、M2、M3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均是根据流动性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以此类
M0=流通中现金,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狭义货币)=M0+企业活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广义货币)=M1+企业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就是指M2,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
中国是储蓄率很高的国家,居民存款的很多用途不是消费,也不是现实购买,是做保值升值需要,居民储蓄的倾向高,而消费倾向低
余额宝底层是货币基金,投资货币市场,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等,按照定义,余额宝既不属于M1也不属于M2。
图片节选自:趣图 | 大家都在说M1、M2,你真的懂吗?
笔者要简要的介绍金融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由于现在很流行的把金融业解释成一种服务业,而且是很重要很时髦的服务业。这需要作一个简要的解释,把服务业和金融业,理顺清楚。一切经济活动,首先牵涉到的是两个过程,一个是生产,一个是消费。俺自己在家里养鸡,俺的鸡生了个蛋,那就叫生产。俺自己把那蛋拿来煮了吃了,那就叫消费。别看这里只牵连俺一个人,但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这个行为里完成了。所以,这就算一个简单但完整的个体经济。
从鸡生蛋到煮蛋吃,还有一个经济环节,叫做流通。在上面那个个体经济中,就是将鸡蛋从鸡笼搬到厨房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其中消耗的劳力和成本,比如说走累了,中间歇一下,到小溪边喝口水,这就导致了流通成本。其他如不当心打烂了一个鸡蛋,生产的一小部分产品最后没送进嘴里,这也是流通成本的一部分。那么当这个消费主体和生产主体的关系,不是俺的嘴巴去消费俺的鸡蛋,而是邻居阿二的嘴巴去消费俺的鸡蛋,那么就开始了不同主体的交换。阿二或者拿了一根萝卜换俺的鸡蛋,即易货交易,或者给了两个铜钿,即货币交易。在下一步,如果俺想把鸡蛋运到30 里外的芙蓉镇,卖三根萝卜或者6 个铜钿的价格,路远山长,中间或许还得在快活林酒家吃顿饭,成本自然上去了。可是谁在家里看那些鸡,保证生蛋呢?这就是流通主体的出现,即是临村的阿三,专门走乡串户,收购鸡蛋,然后运往芙蓉镇。这里就开始出现了一个价格差,即是俺鸡蛋卖给阿三的价格,必须要低于阿三在芙蓉镇的卖价,因为阿三要考虑到路途中的一些鸡蛋会打烂,要负担在快活林的饭钱,在悦来客栈的住宿费,而且阿三自己还要有利可图,为自己赚碗饭吃。当然阿三发觉,自己在镇子里找王大妈,李大姐等买鸡蛋,还不如卖给开杂货铺的阿四,让阿四去解决最后的和吃鸡蛋的那些口齿伶俐的嘴巴们打交道。当然阿四的进货价和卖出价,也必须有个差额,才可以解决他开铺头的杂费和有他的利润可赚。
所以说俺卖给阿三的价格就是出厂价,阿三买给阿四的是批发价,阿四卖给阿二啊王大妈啊李大姐啊的是零售价。自然阿二可以跑来我这里买些鸡蛋,就是俺也可以直销。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如果俺的直销价格低于零售价,搞得王大妈也想跑来买李大妈也跑来买,那么阿三和阿四就叫苦连天了。
生产商和消费者地理距离越远,产品和市场信息越闭塞,那么流通商,其中包括批发商,零售商,和各个中间倒卖的贸易商的优势就越明显。因为现代社会的分工越专业,越细致,就要求你生产商用你之长,好好生产,而销售商用他之优势,努力销售。
其实二战以后随着小商店逐渐为超级市场所取代,世界范围内的销售商对于生产商的优势越来越强,在许多情况下,生产商的利润最后只占了10%的利润,而90%的利润落到了销售商的手上。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大型的销售商,就可以挤压小而多的生产商,反过来,大型的生产商,也可以挤压小而多的销售商。
上述产业链条延生的形态中,有两个案例是两种模式的典型。一个是典型优势销售商沃尔玛超市,另一个是典型优势生产商戴尔电脑。沃尔玛就是以现代的库存管理体系降低其存货成本,然后以全球性的采购网络,向弱势的小生产商压价,把销售环节上分享的利益份额占到极限。
戴尔电脑,则是绕过各种中间销售商,以直接直销的方法面对消费者,而获取比较好的产品价格,使得自己在生产行业上的成功。把从生产到销售看成一条链条,沃尔玛就是中间环节极度膨胀的典型,而戴尔电脑则是上游环节掌控全局的例子。
企业管理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在销售上的广泛应用,也打破了传统的地理和信息上的阻碍,使整个流通领域的成本大幅降低。比如说一个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消费者,在家里向戴尔电脑买一个笔记电脑,几分钟后,信用卡已经完成了转账,订单已经在中国苏州的一家电脑生产商的生产线上装配,而运输公司,便知道第二天会来拿货。笔者上面的这几个小故事和案例,说明的是典型的服务业——批发和零售商业的来源与根基。其实笔者讲的是一个货币经济下的产业链条上下分化的过程。在只有俺一个人产鸡蛋吃鸡蛋的时候,就是一个既没分工,又没货币的简单的个体家庭实物经济。当阿二开始生产胡萝卜和俺交换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不同产品之间分工,但是仍然没有货币的简单的市场实物经济;而当阿三走街串巷收购鸡蛋,阿四开鸡蛋专卖店销售鸡蛋,从俺、阿三阿四、王大妈李大妈之间,就建立一套上下分工的产业链条,这个产业链条是高度分工的货币经济。现实社会中的经济,就是同时存在产品分工,和上下产业链条分化的高度分工的货币经济。很显然,这个鸡蛋例子中阿三挣到的那碗饭,其实是阿三为自己的专业化服务从而分到自己嘴里的一部分鸡蛋,也就是他的报酬。那么,像流通商业的这种服务业,其实是通过在分工中完成一个任务,从而在总生产的产品中瓜分一杯羹。所以服务业必须以生产制造业为基础。有一些学者不理解这一点,一看GDP 中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以为“一二三上台阶,服务业最高级”,生搬硬造,给一些咱地方的领导开药方,说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以笔者之见,现代社会第三产业在总产出中的比例持续增大,那是要以生产制造业的生产率在各种科技支持下高度发达,不再需要或可以容纳大批就业为前提,同时服务业出现各种创新模式,能让产品更深更好,花样翻新得得到应用为前提为契机。
没有这个意识,那么搞出来的服务业,恐怕不是过去二三十年的信息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创新,而是黄赌毒的歪门邪道。笔者以为,中国目前已经具备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潜质和需要,但在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想对头,正确理解GDP,不要走上旁门左道。
那么,金融业和这些有什么联系呢?在笔者讲的这个小故事里,胡萝卜与鸡蛋简单的实物交换,与生产-销售链条的货币经济之间,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这个社会逐渐变成由货币循环来支配。这个不同在于,我和阿二之间的鸡蛋换萝卜,为的是能吃到鸡蛋,吃到胡萝卜,目的是为了消费。货币循环呢,就不一样了。俺生产鸡蛋,阿三收购鸡蛋,阿四零售鸡蛋……咱们参与这个“生产-流通-消费”的游戏——为的是赚钱,而不是为了吃到鸡蛋。也就是说,虽然咱们赚的钱,都要拿去消费,拿去买鸡蛋来消费——这个买鸡蛋的钱又变成新赚的钱分配到俺、阿二阿三阿四的口袋里,客观上是以这个钱的循环,把社会生产的鸡蛋分配到大家的嘴里,可俺、阿三阿四们眼睛盯着的,却不是每轮到嘴的鸡蛋,而是每轮赚到口袋里的钱。这样,货币经济里人们的重点,就从商品本身,变成了赚钱。
如果俺的养鸡笼变成了养鸡场,规模扩大了,俺就要雇几个邻家刚长大的小伙子,帮俺天天喂食照料,打理养鸡场,俺自己就成了养鸡场老板;而如果阿三的货郎担、阿四的鸡蛋铺,长成了阿三运输大队、阿四生鲜超市,也雇了小伙子小姑娘来当司机、工作人员。这样,就有了两个群体,一个是眼睛仍然盯着赚钱的俺、阿三阿四这种雇主,一个是小伙子小姑娘这批拿工资拿钱的雇员。那么这货物的循环,又多了一环。咱这个游戏里构成购买力的钱,其实是由雇主赚到的钱,和雇员的工资共同组成的。这也就是马克思老祖宗说的“社会分工”——也就是这两群人之间的分工,不是生产不同产品这样的分工,而是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分工”。这还是一套货币经济。如果这个时候养鸡场变得先进,俺办的养鸡场,不是自然放养,而是有鸡笼、饲料……那么这一方面,等于是把产业链条拉长,需要有阿六阿七来办金属厂、饲料厂。另一方面,作为产业链条上的每一环,就需要为自己的生产进行投资,比如俺现在要生产,必须向阿六采购鸡笼,向阿七采购饲料。投资的钱从哪里来?也许是俺自己的钱,左手到右手,储蓄下来的货币花出去变成实业投资,也许是跟邻居街坊们借钱,甚至是跟自己的供货商阿六阿七借贷购买(变个词赊销),到期还本付息。那么客观效果,就是这些贷款人借这些利息份额,多了点购买力,也就可以多买点鸡蛋。从整体上来看,就是每批俺生产出来的鸡蛋,要多出一部分,给这些坐本收息的债主去享受。这些债主,其实就是小小的金融家。但是还没有进化完全。真正进化完全的,就是银行。也就是正经的金融业。
银行和这些街坊债主们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银行借给我的“钱”,很大部分并不是它本来拥有的“钱”,而是它“造出来的钱”。至于怎么造出来的,那就是银行一画符,给俺一张银行存单,里面有“钱”若干,算给俺的贷款——俺就可以拿去用了。普通的读者都会有些奇怪,这套说法,好像和通常的人们的传言(毕竟对于银行业务熟悉的人很少),以及那个大学里的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有所不同。通常人们的传言,大概是说银行是把存款用贷款的方式给贷款出去,银行只是“钱”的一个经手人。大学里经济教科书的说法,基本上和“银行的功能是把钱贷款”一样,只是多加了所谓“货币乘数”一说。
笔者在这里把传统的教科书说法稍微概括一下,就是说有一个存款准备金的概念,即银行接受储户存入的“钱”以后,要保留一个比例作为准备金,其他的“钱”,再贷放出去。比如一个简单的例子,银行现在有10000 元存款,那么根据准备金5%来算的话,银行可以贷款9500 元出去给A 公司。A 公司再存进去该银行,这样存款额为19500 元,然后再扣除这9500 元的5%,再贷出去(A 公司当然可以不存在此银行而是存入其他银行,)。直到10000元都成了准备金,不能贷款为止。那么就出来一个货币乘数的概念,即最后弄出来的总存款除以准备金。5%的准备金对应的货币乘数就是20,也就是最后能倒腾出20 万的存款出来。这就是教科书给大家的学问,也是大部分经济学者学习的基本常识。这套说法其实是有不少问题的,笔者概括起来大概有三点:第一点是这套说法描述的过程和实际银行业务过程操作不同,有很大差别。
第二是这套理论是孤零零的一个故事,只是告诉我们“钱”一贷一存变成了好几倍,没告诉我们这和银行的业务——银行赚“钱”方法的关系,无怪乎受过此等教育的经济学家谈到银行业务都两眼一抓瞎。
第三是这套理论没把“钱”的概念说清楚,比如2007-2008 年危机以来,经常说某某银行“没钱”了,如果套用这套货币乘数理论来谈论危机,就不容易谈清楚这些现象。
那么真正形象的银行贷款、货币创造和银行业务的“赚钱过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里就涉及到“钱”的根本概念问题。
人们谈“钱”,谈“赚钱”,谈习惯了,很少停下来想一想钱是怎么一回事。平常的时候我们说钱,比如说我们赚到的钱,自然包括了现金和存款户头里的数字两部分。不会因为把钞票放到银行,就认为这钱(户头里的数字)不是我的了。
真正的广义上的“钱”(包括冷冻的贮藏的购买力方式都算作钱的话),可以从存款、长期存款一路蔓延到债券、保单、股票等等。但由于这些东西一般都不能作为交易媒介来购买东西,只能是先转手,提取成至少存款形态的钱才可以为咱们日常所用,所以钱这个概念的边界,一般都划在存款为止。但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货币市场基金也属于“钱”的一部分。
因为我随时可以提取,而且现在更多的时候直接户头之间转帐交易,所以银行账户数字就是钱,就是社会的货币的一部分(在专业术语里存款属于M1 或者M2,也就是“一级货币”和“二级货币”,与此相对应的,钞票属于M0,零级货币)。
所以,要正确理解,钱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是一个典型的倒三角形状,倒三角形的社会货币结构,由几层“货币”叠垒而成。这个货币结构的规律是底层货币(基础币)要支撑上面一层的表层货币(表层币)。因为表层币的信用——即社会里的人们把这个表层币当“钱”看,其前提条件是人们有随时可以把这个表层币兑成、提取出基础币的信心。这个倒三角结构中,人们一般谈及的最基础货币就是“现金”,即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或存在中央银行户头上的数字——你要提取的话随时可以印出纸币给你),越往表层、上层去,那么那个表层货币往往越发缺乏流动能力(比如定期存款,提取很麻烦),越像贮藏功能而非流通功能的“货币”。当然,中央银行的纸币理论上也有更基础的基础——在金本位时代就是黄金,在现代则是国债或其他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收进来的东西——比如外国货币71,这就是经济学家天天说的“某某本位”中的“本位”概念、“储备”概念,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就是这么来的(当然比较少人讲中央银行的“国债储备”罢了——大概是因为有个“债”字,听起来不好听,不好意思说成是“储备”)。
那么,银行和这个表层币-基础币结构,有什么关系呢?银行就是现代货币体系里最重要的表层币——存款账户数字的载体,是表层币的“载板”,而基础币如现金钞票,对于银行来说则是维持人们对自己这个载板信心的根基。这是现代银行的境况,因为现代的商业银真正的广义上的“钱”(包括冷冻的贮藏的购买力方式都算作钱的话),可以从存款、长期存款一路蔓延到债券、保单、股票等等。但由于这些东西一般都不能作为交易媒介来购买东西,只能是先转手,提取成至少存款形态的钱才可以为咱们日常所用,所以钱这个概念的边界,一般都划在存款为止。但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货币市场基金也属于“钱”的一部分。
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货币(基础货币,比如咱们日常见到的人民币钞票),从目前的数字来看,就是几乎可以说以美元等兑换收入的外币为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超过了中国的M0。当然,这是十分浪费一国资源的不当行为。银行行大部分不发行自己的纸币,纸币发行由中央银行垄断。所以对于银行,表层-基层取在了银行存款账户和钞票这两级。以前的银行——这历史并不久远,就在不到一百年前——的表层币和基础币,可不是取在存款和钞票之间,而是取在钞票和金属硬币这两级之间。因为那个时候银行是可以发行自己的钞票的(咱们国家的历史上,甚至外国银行都可以发行本地通用的钞票,比如日本正金银行汉口钞票、英国汇丰银行上海钞票,钞票上都印着“见票即兑xx 银元/国币(袁大头)”等等),你可以要么拿着这些钞票使,也可以不放心去换成袁大头银元使,就好象今天你买东西可以信用卡账户划账,也可以取出现金再花。
出现中央银行以前的19 世纪商业银行钞票,和账户功能类似。
表层币一般都远远多于基础币,表层币和基础币之间的比值,就叫货币乘数。
那么这个表层币是怎么个造出来,或者说流到社会上去的呢?主要是两种办法,一种是银行直接“创造”出来就花出去,这种在现代社会里比较少;一种是银行通过贷款的名义,给你的账户上加数字——就这么“造”出来了。换句话说,一个公司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它不是从银行里取出来成箱钞票,然后再存进去,而是直接有一个账户,上面数字蹭蹭蹭多了几千万,或者发一个该银行的银行卡,里面写着几千万。这可都是些数字货币——银行往这账户里加多少,社会上的货币量就增加了多少。类似的,百年前银行还是靠发钞票做生意的时候,那么贷款人获得的就是该银行的钞票,这银行发了多少银行券钞票,社会上也就多了多少货币。总之,真正的银行贷款,创造货币,不是教科书里说的“先有存款然后贷出,然后再存入再贷出”,而是根据自己的基础币总量,拈指一算,直接往贷款客户账户里“造数字”。不是先有存款后有贷款,贷款来自于存款,而是倒过来,贷款创造的同时就造出了存款。当然,这银行贷款不能乱贷,造“表层币”不能随心所欲胡造一通,——因为这些账户里你写进去的账面数字,随时可能会要求提取现金,你要有足够能力来应付。虽然现代社会越来越倾向于转账而非提取现金交易,但是,银行毕竟是要谨慎的,因为如果产生信心危机,那就是银行挤兑,恶性循环了。
所以很多国家,对于银行的放贷行为,都有一个准备金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国际协议叫巴塞尔协议,从所谓“核心资本充盈率”角度来约束银行的造币、扩张经营的行为。
银行准备金率,主要是通过银行收入存款再以此基础货币进行贷款,过程中由于谨慎随时应对提款需要而由法律规定的必须将一部分货币留存下来作为准备金的比例。其倒数为货币乘数的“上限”(如准备金率为10%,则存款货币最多为基础货币现钞等的10 倍——注意,是最多,经济恐慌的时候乘数可能远远小于该上限)。这种约束是从银行的“负债”(存款)的扩张能力来控制约束金融系统膨胀的规模。巴塞尔协定,正式名称叫“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协定”。是指国际银行界达成的协议,宣称的名义是为了保证银行经营的稳健,不能让自有资本金占经营资产的比例过低(可以认为,不能让自己过度“依赖”于他人的“钱”(储户储蓄的存款或银行发行的债券))。具体的算法是核心资本占“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重,即核心资本充盈率不低于4%,资本充盈率不低于8%。这种做法的原本目的,在于约束银行从事过多的风险性贷款、投资活动。因为银行的自有资本量一般是稳定的,规定一个比例,就规定了风险性贷款投资活动所累积体现的风险资产规模的上限。所以是从银行的“资产”扩张能力来约束控制金融系统膨胀的规模。
所以,客户在花旗银行开的户头上的存款,那都叫“钱”,是“表层币”的范畴。可是花旗为什么危机的时候天天喊“缺钱”,要去“融资”、“筹钱”呢,那花旗融的、筹的“钱”,基本上属于“基础币”的范畴。所谓银行去紧急扩充资本,也就是为了补充它的进行银行贷款(文雅一点叫货币创造)的基础。第一篇的时候,笔者提到美国的金融体系朽烂,就是社会的表层币创造功能在人人恍若惊弓之鸟的情形下受到了极大的损伤——银行不敢贷款了,不敢写账户数字了。那么这套表层币-基础币和银行的赚钱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准确的说,就是银行借自己的基础币为“底气”(随时作为存款客户提取的准备),靠贷款的模式创造出银行存款这种表层币。然后坐收这些贷款的利息,以这种货币流,作为收入。这里会联系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理论问题,就是这些利息从哪里来?社会的这个经济游戏,是如何使得欠债人能够还出比原来借的钱更多的货币(加上了利息)。第二个则是“伦理问题”,银行这样做,是不是特权?是不是空手套白狼?——毕竟“食利群体”这个帽子,在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美国,也是很难听的。
对于利息从哪里来的这个理论话题,笔者的建议是看看前面那个鸡蛋小故事里面谈到的那些从事流通业的阿三阿四们“从谋生”到“赚钱”的演变的例子。其实银行家们的贷款利息,和阿三阿四们的利润一样,往简单里说,就是自己之前赚的的利息(阿三阿四们的情况是其流通商业的利润)花出去,购买现在的最终产品鸡蛋,再由俺这个鸡蛋生产者的支出流回自己形成现在的利息或利润。
当然,说整个机制,靠的是过去的利息收入当作银行家的消费,花出去转了一圈,给银行家买了鸡蛋,再最后变成生产者偿还贷款的新利息转回来,描述的是一个平静的、不搞扩大再生产的社会的情况。
扩大再投资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需要涉及货币基础本位的扩张——在过去是贵金属,在近现代靠的是国家信用——国债存量的无止境扩大,笔者在这里为了避免繁琐,不再傲述。
另外,也许有人会问银行靠贷款来创造社会的“表层币”——银行存款,那么会不会因为这些贷款要最终归还,使得这个表层币一会儿扩张,一会儿因为偿还贷款而收缩呢?答案是不会,因为在一批贷款归还的时候,仍然有新的贷款源源不断贷出来。所以社会依靠这源源不断的贷款流(和还款流),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表层货币池,带动社会的运转。社会是需要贷款这个发动机来带动运转的——除非有一天危机让社会只还不贷,结果是表层货币载板——银行的坍塌和社会生产的解体。
至于银行家这种依靠基础币为底气,为社会造出“表层货币”,坐收利息的商业手法,是不是符合道德标准?笔者只能说这是社会发展的某种必然——一个市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中的某些富商经营得法攒足现金(金属货币)之后,往往就会放弃实业,走上放贷业务之路,做它所在的那个社会里的银行家,古有平遥雷履泰从染坊开始办钱庄,今有四川新希望从饲料业进军开银行。钱多了,它就能一步升天,一举更上一层楼,掌握社会货币创造的主体,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摆脱的一个核心部件。但是在危机爆发的时候,人们积累了平常一肚子怨气,在清算华尔街模式的同时,也可能把正常的银行业原理拎出来一起“总清算”。不要以为笔者在危言耸听,在美国的民粹主义传统中,一直有一种情绪,这种情绪的矛头指向,就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这种情绪最新的表现,是艾伦·布朗写的《债务之网》一书。该书的大意,就是银行家给咱们提供贷款靠的是“无成本”的“虚幻货币”(fictituousmoney)——布朗指的就是银行贷款是往账户里刷刷刷造出数字这个事情。既然是无代价的虚幻货币,那么银行家就是空手套白狼,这利息挣的就是不应该,咱们得好好把这几百年的新账老账一块算了。这种观点的偏颇,在于忽视了银行保有基础货币应付提款所需要承担的风险,把必要的对华尔街经营模式的反思,无限上纲上线。
雷履泰,平遥商人,以经营染坊的获利,筹办日升昌钱庄、票号,进入金融业。新希望集团,参与了民生银行的创办。艾伦·布朗是美国加州一个为贫穷社区的债务人清算破产辩护的女律师。长期在社会中下层和中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工作,对社会底层人民的遭遇充满同情。在本次危机中她发表了著名的畅销书《债务之网》(Web of Debt)。该书与美国的另一批右翼基督教民粹主义者不同,那批右翼的基督教民粹主义者与经济的自由放任派结合,形成了鼓吹金本位制度的派别,在中国的表现即为《货币战争》。而该书相比于金本位鼓吹者的作品,正确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仍然误解了“部分储备制”(即银行只需要部分的基础货币作为储备即可制造贷款)的原理。该书的结论与1995 年的一部电影《货币主宰》(Master of Money)一样,主张恢复“林肯”绿背政府信用纸币制度,消灭依靠贷款利息过活的“食利阶级”。作者在该书初版中,因为某种善意的误解,把中国描绘成了一个与当代美国“相反”的,符合林肯、孙中山构想的理想国。
所以,最后客观实现的社会“生产-消费体系”,是银行作为社会的货币的载体,通过向俺的鸡蛋公司、俺街坊的笼子厂、饲料厂、超市提供贷款收取利息,让银行家们分享了社会购买力的一部分。如果社会的所有最终消费品就是俺生产的鸡蛋,那么就是阿八这个银行家,凭借其源源不断的利息收入,和阿三运输大队阿四生鲜超市阿六鸡笼厂阿七饲料厂一样,分享了俺源源不断造出来的社会产品流——鸡蛋流的一部分。这才是经济运转的真相。
所以,银行的“赚钱”,是一个很微妙的意义,因为银行既是“钱”的创造者,又是“钱”的追求者,只不过此“钱”和彼“钱”,所指并不相同。而笔者将社会货币原理展示一番,也可以看出,钱其实是一个数字概念。现代社会就是那么个数字驱动的游戏系统。所谓社会关系紊乱,其实就是货币这个数字概念的归属、流动出了毛病。比如说坏账,坏账是什么呢?有的人,包括很多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认为坏账好像是钱被人吃到肚子里消化掉没有了——比如说你借钱胡乱花费,结果还不上,“这钱就没了”。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所谓坏账,一定是还不上的贷款才是坏账,那么其本身其实是一笔发生过的贷款的记录。有贷款基本就等于创造了货币,贷款还不上,说明这批新创造的货币还留存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无非是流入茫茫币海,不见踪影而已。所以,坏账只是银行系统的某个部分转不动,使得没有货币循环回来填原来的到期债务而已。以笔者的看法,所谓循环失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应当循环回来的,没有循环回来。比如美国过去的过度消费者借贷,无法偿还,这是坏“坏账”,货真价实,不可原谅的坏账;另一种则是本来就无法循环回来偿还的债务,这种坏账,就是好坏账,通常在高速发展建设的时期出现。笔者在后面适当时候,再加以展开。
综合这个从生产鸡蛋消费鸡蛋的例子中,所衍生出来的流通服务性行业和提供货币支持社会生产运转的金融业的原理,可以看出,这些服务业和正常的金融业,不过是通过各自的社会职能,获得一份收入,一份购买力,最后来瓜分社会产出的消费品——鸡蛋的一杯羹。
但当我们用现代的GDP 统计方法来看事情的时候,事情看起来就发生了变化。在GDP 的统计数字中,由于统计的是产业的货币值(货币增加值),所以就掩盖了这些数字背后的实际物质生产-流转-消费过程。
让人看起来,好像这社会的产业,不是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那样串成一个链条彼此不可分割,而是搞成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仿佛砖头一样垒成GDP大厦这种错误印象。
这种具有迷惑性的“产业砖头”的看法,就容易把全社会的GDP 人为拆开,认为可以独立的去“全力”发展金融业。流通商业或金融业支配制造业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沃尔玛既是流通商业独大,占有产业链条中的大头的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业能够脱离生产制造行业而独立存在。
一个国家的确可能可以靠某种服务业立国,但这种国家往往是小国,而且建立在其他国家从事生产制造的基础之上。靠金融业支撑一个大国就更荒谬,不仅中国这种目前尚亟待发展技术的国家不可能依靠金融业立国。
美国过去20 多年的历程,到今天爆发危机的经验,就说明一个大国,倘若只想靠沃尔玛的低薪临时工职业,和各类金融业形形色色的服务费提取、高利息榨取、投机倒卖击鼓传花的账面收益维持社会运转,用自己内部私人贷款弄出来的账户美元数字换他国的货物来支持浪费性的生活水平,即使你有个别容纳不了多少科技人才的高科技行业,也是怎么撑也撑不住的。
严格的说来,这里的服务业以服务于流转(物流、商业)、或进一步深加工应用(一些生活服务业)为原型。信息技术产业,一般也归属于服务业,但这种产业具有单独早就需求的可能性,由设备制造-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服务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行业应当被定性为“准制造业”,不属于本文讨论的典型例子。
责任编辑:张沛作者:井底望天https://mp.weixin.qq.com/s/bFnl4UvPueEnLSw4wOQx0w